2016 NGSC 會後報導系列(四):台灣精準醫療未來何去何從?四位國際專家的理想與願景

0

基因線上 GeneOnline 於 2016 年 12 月 01-02 日在台北六福萬怡酒店主辦「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Asia 2016: Clinical Applications」國際研討會,並邀請全球定序與精準醫療的關鍵產官學研代表分享其經驗與研究。

在首日會後的圓桌討論中,編輯群選擇拋出這樣的議題請教在場的多位國際專家:現在台灣新政府上任約莫半年,未來尚有三年多的時間為台灣社會和精準醫療產業做出關鍵改變。各位專家分居產官學研界的要職,請問您對台灣相對應的領域有什麼建議?台灣應該施行哪些政策或措施,才能夠吸引更多外資和人才的投入,進而提升整體的產業價值?

Panel Discussion 與談人由左至右為:台灣精準醫學學會秘書長 王子豪教授、貝瑞和康(Berry Genomiscs) 腫瘤事業部 總經理 王簾讀、德州大學聖安東尼校區健康科學中心副教授Alexander Pertsemlidis、全球最大智慧財產權律師事務所 Finnegan, Henderson, Farabow, Garrett & Dunner, LLP (飛翰) 合夥人暨智財律師Barbara Rudolph、Illumina 腫瘤學產品行銷與市場開發事業部副總裁John Leite、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的亞太暨日本區腫瘤事業部總裁 Joe Daniel

由左至右為:台灣精準醫學學會秘書長 王子豪教授、貝瑞和康(Berry Genomiscs) 腫瘤事業部 總經理 王簾讀、德州大學聖安東尼校區健康科學中心副教授 Alexander Pertsemlidis、全球最大智慧財產權律師事務所 Finnegan, Henderson, Farabow, Garrett & Dunner, LLP (飛翰)合夥人暨智財律師 Barbara Rudolph、Illumina 腫瘤學產品行銷與市場開發事業部副總裁 John Leite、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的臨床定序暨液態生物檢體事業部總裁 Devin Dressman

官:Barbara Rudolph 律師 — 台灣可打造有條理的專利保護環境
現任全球最大智慧財產權律師事務所 Finnegan, Henderson, Farabow, Garrett & Dunner, LLP (飛翰) 合夥人暨智財律師

目前美國和歐洲的氛圍是更嚴格限制專利的適格性與有效性,專利的保護機制則逐漸成為次要考量。台灣現在有機會打造亞太地區最專業、有條理的專利保護環境,而且如果能簽屬條約讓各種智財判決獲得國際認可,這將會是外資選擇在台灣進行投資和研發的重要考量。最理想的狀況,就是台灣可依美國專利商標局、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歐洲專利局、和歐洲專利法院的相關裁決和原則,建立一套條理清晰而原則明確的審理機制,同時透過國際合約讓這套機制所得到的判決在世界各地也能被接受。當然,政府也需要發展有效的判決執行機制。這樣將可吸引具有創新能力的國際組織和人才選擇以台灣作為亞太地區的發展機制,因為他們有信心新創發明可受到重視和保護。

產:John Leite 副總裁—台灣可建立全人口的基因體定序資料庫
現任定序巨擘 Illumina 腫瘤學產品行銷與市場開發事業部副總裁

Illumina 的專長是定序,而現在進行人類全基因體定序非常簡單,成本也持續在下降。不過最大的瓶頸就在於如何活化這些定序資訊,得到真正能提升臨床照護的有效資訊。台灣有完整的健保資料庫,記載每位國民的就醫記錄和用藥,甚至可勾畫出病情發展和併發症的產生。如果台灣能推動全國人民的基因體定序,並與健保資料庫結合形成一個研究平台,這一定會吸引大量的頂級研究人員、醫師、藥廠、和精準醫療廠商進駐,可讓台灣一躍成為全球精準醫療的先鋒。台灣的研究可應用在占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華人族群,相關研究結果也可能套用至其他族群,對全人類都會有相當的貢獻。

延伸閱讀:2016 NGSC 會後報導系列(一):亞洲次世代定序與臨床應用研討會 聚焦腫瘤與生殖醫學領域

產:Devin Dressman 總裁—台灣應該再深入發揮 IT 經驗和專長
現任生醫儀器/耗材一線大廠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的臨床定序暨液態生物檢體事業部總裁

國外產業界對台灣的印象,多是半導體產業和電腦/手機零件生產的科技之島。過去台灣在這方面發展非常成功,而這種成功其實源自台灣與國際社會的密切接軌。科技產業的先驅多在國外求學、就業,吸取最尖端的產業經驗後,再回到台灣應用高水準人力和交通樞紐的優勢,逐步打造紮實的產業聚落。現在台灣似乎出國留學的人數在減少,生技產業難以跟上國際最新的研究和開發腳步,畢竟學界還是產業界的搖籃。另外,台灣在 IT 產業累積的豐碩硬體經驗也很有機會運用在生醫產業,讓台灣能在這個領域重新建立自己的國際產業定位和價值。

學研:Alexander Pertsemlidis 副教授—台灣該思考基礎研究的經費分配問題
現任德州大學聖安東尼校區健康科學中心副教授

近年來,美國的基礎研究經費大幅縮減,可獲得每年超過十萬美金政府經費的教授已從 45% 降至 20-25%,近年甚至降低到 7%。在此同時,一些「明星」教授的研究經費卻可能是一般研究人員的數十倍,形成極大的落差。很多好的基礎研究也因為經費萎縮而消失,現在正出現一種點子和人才的大斷層。政府希望盡快看到成果是可理解的,但不斷要求基礎研究人員與產業接軌是不切實際的。基礎研究人員擅長發掘生活現象的奧妙和機轉,產品開發人員才最適合做商業化和應用性的研究。舉例來說,德州 M.D. Andersen 癌症中心的 James P. Allison 教授是基礎研究人員,他在 T 細胞調控機制的研究看似與產業毫無關係,卻奠定當今最熱門的癌症免疫療法之相關基礎。若三十年前政府因為無法想像 Allison 教授的研究之未來應用潛力而刪除他的經費,現在就不會有免疫療法。同理,若當時政府一直逼迫他想辦法將研究商業化,或許就只能得到一些應用價值甚低的 biomarker 或細胞研究試劑,不可能將整個 T 細胞調控機制研究得很完整。現在美國已流失許多好的基礎研究科學家,每年選擇投入基礎科學的學生和學者也愈來愈少。未來產業界的靈感和點子來源將從何而來,非常令人堪憂,希望台灣不要重蹈美國的覆轍。

延伸閱讀:2016 NGSC 會後報導系列(二):美國近年診斷與精準醫療專利判決 (上)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