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精準醫療產業的下一步 建立且完善產業生態鏈以串接國際

0

6 月19 日,台灣精準醫療及分子檢測產業協會(PMMD) 與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舉辦「邁向下一步精準醫療」論壇,邀請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執行中心林治華行政長、台灣分子醫學會創會理事長曾嶔元醫師、台灣諾華(Novartis)張宏綱博士、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沈欣欣博士、KPMG安侯建業健康照護產業團隊蘇嘉瑞律師、Pacific 8 Ventures合夥人傅斯誠醫師等六位專家與大家一同探討台灣精準醫療產業未來發展策略,主題涵蓋檢驗、診斷、藥物、細胞治療、及投資等。

PMMD 李鍾熙理事長致詞提到,PMMD 至今已成立一年,目前有 70 家公司加入會員,期待未來有更多成員加入,大家一同關心及推動台灣與全球的精準醫療及分子檢測產業發展。此次論壇將聚焦於政府法規、投資、檢驗、檢測、藥物開發以及細胞治療,讓台灣的生技產業能看見未來的挑戰和機會,更期許未來有更長遠的發展。此外,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與美國 BIO 合作於 7月24 日至28日舉辦 BIO Asia,共有三天的亞洲生技論壇以及五天的展覽活動,其中精準醫療和細胞治療皆為展會的亮點, 以及透過展會特有 One-on-One Partnering,可與跨國公司尋求進一步的商業合作交流。

台灣精準醫療及分子檢測產業協會(PMMD)李鍾熙 理事長

KPMG 安侯建業寇惠植會計師表示,生醫產業界的努力加上台灣政府的五加二政策(含生醫產業)推動以及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等相關法規鬆綁,使得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前景看好。

KPMG 安侯建業 寇惠植 會計師

台灣精準醫療產業發展策略

林治華行政長分享,政府在2007年7月公布「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希望能藉由租稅優惠,創造誘因以促進國內生醫產業發展。更於 2018 年 9月召開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規劃全球生醫產業前瞻未來、新創格局、科技人才、法規環境、引資策略等主題式,期望台灣建立生技生態體系。同月,政府也發佈細胞治療特管法辦法,推動細胞治療發展。同年12月,食品藥物管理署訂定「精準醫療分子檢測實驗室檢測與服務(LDTS)指引」以提升分子檢測實驗室檢測與服務之品質。政府也將國家藥物審查中心設置條例、醫療器材管理法、再生醫學管理政策及相關法規列入優先法案,完善法規環境。此外,衛福部增加臨床試驗審查效益,提供一個好的臨床試驗環境,加速新藥進入市場,使台灣成為國內外投資的優選。從前端的基礎研發開始,完善的投資、商業經營、全球佈局,幫助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價值鏈串接國際。

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執行中心 林治華 行政長

展望2025年精準醫療

曾嶔元醫師認為可從方向、法規、行動(執行面)等三大面向來看台灣精準醫療的發展。首先,方向又可分為臨床效用(utility)和安全性(Security), 其中臨床效用主要是定序和檢測技術的進步,未來透過一滴血檢測血液的 DNA、microRNA,就能達到疾病早期篩檢的目標。再來是數據的安全性,透過區塊鏈系統,能不依賴第三方達到在系統內自動安全地驗證、交換數據且避免個人資料的隱私權濫用。法規面向,可從常規醫療和精準醫療等二個角度來看,與前者有關的法規包含臨床試驗規範、健保給付,以及其監管機關為食品藥物管理署(FDA)。精準醫療時代,則是依照科學證據,患者就能自費進行基因檢測,因此,曾醫師建議,醫師的臨床裁量權應由食藥署轉向醫事司管理。行動(執行面)面向,現今的常規醫療,醫師診斷每個患者時間平均約為 3 分鐘,主要是依賴經驗,而無法仔細地去診斷。然而,未來精準醫療時代的看診模式可能將大幅變動,拉長每位患者的看診時間,醫師平均一天就只能診斷  6-8 個病患,因此,醫院和診所就必須設立精準醫療特別門診,以達到精準診斷及精準醫療的目的。

台灣分子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曾嶔元 醫師

基因檢測大躍進,醫療保險該如何因應?

張宏綱博士提到,精準醫療需要仰賴大數據分析,綜合基因、環境與生活型態等影養因素之間的交互關係,才可對症下藥,除了作為治療醫用,同時也是預防的一環,過去一種藥醫百種人的模式已悄然改變。張博士以諾華進行的研究帶出精準醫療新藥與新療法開發的進展。其中最讓人驚訝的是其於研究過程中,發現標靶治療用藥竟會引發患者免疫環境的變化,這使得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之間的界線越趨模糊。且由於定序技術的進展,生物標記物的運用,未來的治療檢測、伴隨是診斷等,可能從現在關注單一基因的方式進展到多基因複合模式的檢測,這樣的轉變,將使醫師能更全面的掌握用藥成效與病程變化。然而這樣的檢測技術目前尚未納入健保,未來健保是否給付、又或者民間保險是否會介入完善保障,將是檢測於醫療體系中是否能被善用的關鍵。

台灣諾華(Novartis)張宏綱 博士

細胞及再生醫療的機會與挑戰

沈欣欣博士從全球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等產業動態講起,逐步帶出各國各自與共同的挑戰。沈博士指出細胞治療等由精準醫療衍伸出來的醫療技術,也應該要導入品質控管的部分。當前細胞治療過程中,面臨的許多品管問題,可大致區分為以下三大部分:

  1. 生產前品管(在醫院進行組織收取與分離成細胞細胞的過程,應管控規格)
  2. 生產過程中品管(細胞經培養放大過程中所使用的培養環境、設備等,應在過程中安排品管檢測,以確保品質、避免不同病患檢體之間的交叉污染)
  3. 出廠後的保存品管(包含運送過程的確效、執行治療的的SOP規範等)

以上這些規範還有賴於政府制定完善的審核標準。而對於產業界而言,細胞產品的商業化考量,除了安全性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療效。」確保產品的品質與療效,同樣必須在流程管理、製造技術、技術導入上等部分做到完善的管理。另一個細胞治療執行的重點則在於醫院層面的管理,當醫院不僅是醫療執行場域,而包含細胞治療產品原料採集(細胞取樣)的功能時,其執行的醫事人員以及整體管理規範都需要額外訓練與調整,以符合需求。沈博士表示,台灣目前公佈的特管法,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細胞治療法規,雖說如此但仍有許多待調整之處,由於目前特管法將細胞治療範圍限定在自體細胞,然而是否每位病人皆可取得合適的細胞來源?另外,來自病態的細胞還如何維持功效等疑慮是目前最大的考驗。而未來的細胞治療是否將走向異體細胞?若是,則如何維持品質一致性並量產?毒理分析、產品檢驗該做到何種程度?這些是全球都在共同努力解答的問題。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 沈欣欣 博士

從法規看未來精準醫療

蘇嘉瑞律師從產業需求切入,探討未來精準醫療法規的展望。精準醫療服務鏈由上至下包含檢測、診斷、治療、監測。每個環節都需要有完善的法規支撐。蘇律師指出,美國、歐盟與日本是台灣在制定法規時常會參考的對象,然後因為國家各行政層級職權劃分的不同,因此法規上多有不適用之處,比如美國劃分在FDA管轄的項目中,若在台灣可能有大多數不屬於TFDA的管轄範圍,因此法規的制定、改善需考量台灣醫療生態與產業實際的需求才能發揮最完善的功能。目前台灣特管法開放的自體細胞治療,尚未明確規範其屬於「療法」、還是「商品」?台灣在法規上,是採取藥品與醫療分流的方式,因此定義上的不同,將會影響細胞治療受藥事法或醫療法的法規規範,進而間接影響產業的後續動作,此外,目前特管法將細胞治療限制在自體細胞的範圍,然而異體治療才是產業真正能強力發展的範疇,也必將是未來法規要面臨的考驗,因此建議應從各方角度通盤考量,儘早確認法規各項細節,才能讓細胞治療在台灣發展更加順利、嘉惠更多病患。

KPMG安侯建業健康照護產業團隊 蘇嘉瑞 律師

從投資看未來精準醫療

Pacific 8 Ventures 合夥人傅斯誠醫師從本身行醫經驗到轉投入創投行業的經歷說起,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有潛力的公司把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傅醫師認為精準醫療的下一波巨浪,將來自於數據收集、明確的生物指標、以及個人化治療。定序技術的進度、電腦運段能力的改善、行動設備等突破造就了許多公司的成功,亦讓許多公司急於增加更多的數據,包含:人類基因組數據、單細胞解析數據、微生物基因體、動物基因體等,除了這些新產生的資訊之外,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evidence)亦漸受重視。然而光有數據的累積,就真的值錢嗎?現實狀況是,現在新數據的產生太過快速,因此擁有數據並不等於價值。要能從數據中找到可用的生物指標,才會發揮數據的價值。比如Mammoth Biosciences利用CRISPR技術,開發基因搜尋診斷試紙便是將數據轉化出價值的方式。而最終目的,莫過於從檢測、診斷到治療皆能更加精準,實踐個人化醫學嘉惠患者。最後,傅醫師也表示在診斷與治療外,更重要的是持續的追蹤,若能有長期的數據資訊,將有機會找到更明確的生物指摽、開發更好的治療,這才是精準醫療的正回饋。

延伸閱讀:《生技投資》不一樣的生技引路人: Pacific 8 Ventures 聚焦醫療科技大未來

Pacific 8 Ventures 合夥人 傅斯誠 醫師

專家論壇:下一步精準醫療的機會與挑戰

林治華行政長提及電子產業和生技產業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不一樣,生技醫療有很強的屬地性,不是只有消費者和廠商的關係,還有醫師,甚至政府健保給付的關係。過去台積電也經過四十年的努力加上台灣政府的支持設立竹科園區,海外人才回流等,成為國際電子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同樣地,生技產業,也需要一段時間,塑造一個環境來推動生技產業,引進新活力,建立友善的資本市場,並且透過產學合作,將學術成果融入新創產業中,並且搭配相關法規,凝聚產官學的共識,建立台灣生態鏈,打破學術和全球新創的區隔,連結國際。

張宏綱博士表示,停損點(cut-off)的標準建立是生技藥廠面臨的最大難題。一個罕見疾病或癌症的臨床試驗是非常燒錢的,需要當地政府和產業之間彼此的支持,例如:韓國有比較普及的基因檢測案例,醫師能主動詢問病患是否進行檢測,主動幫助收案。此外,若國家的數據庫能公開給企業或學術共用,像是健保資料庫和生物銀行數據庫,若能結合且公開,對產業來說,絕對是一大助力。

沈欣欣博士以間質幹細胞為例,解釋細胞分離、增殖、分化、儲存、運送等每一步驟都必須無菌品管,此外,實驗器材、所有落塵落菌實驗室、人員進出都要嚴加控管。

關於在患者可能罹患癌症但還無法確診時,醫師是否給予仿單核准適應症外使用(off-label use)的問題,蘇嘉瑞律師回應,醫師可先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ow-dos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若再加上有文獻證明,醫師有裁量權給予抗癌藥物,在法律上是允許的。

傅斯誠醫師表示,大量的醫療病例必須從頭來做,需要時間整理,才不會成為垃圾數據。然而,有一些病例的真實世界數據準確性不高,例如醫師雖然有開診斷口服藥物,但患者不按照醫囑吃藥,會使療效數據不太準確,針劑反而會比較準。鼓勵新創公司,來整理這些醫療病例的大數據。此外,關於目前創投在投資公司前考慮的條件,以精準醫療為例,首先會評估的是對於病人的立即突破影響力以及後續價值有多大,例如,感染性疾病和癌症分類的診斷技術的突破創新,可立即縮短診斷時程,使病人傷害最低,這是他們會投資的對象。此外,團隊組成、熱情和願景都是他們進行投資時,會審慎評估的項目。

延伸閱讀:台灣癌症聯合學術年會會議報導 (下):腫瘤突變負荷量(TMB)檢測標準化、AI 醫療影像診斷、RNA 奈米技術與腫瘤醫學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