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產業為創新產業 BTC 閉幕聚焦法規、人才等六大面向

0

為期 3 天的「行政院 2016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於 9 月 8 日舉行閉幕。科技政委吳政忠表示,BTC 會議已十年,而今年是轉捩點,此次針對「建構台灣成為國際生技醫藥產業重鎮」為主,並以「完善生態體系、以台灣利基推動焦點領域」為兩大焦點議題,未來將著重改善法規與人才吸引等配套措施,會議結論與建議也會提交行政院參考。

科技部與工業局提出的改善方針

科技部方面,科技部政務次長裘正健針對完善生態體系提出:

  1. 人才:攬才的部分,提供誘因延攬國際高階經營管理人才,協助生技產業推動。育才的部分,從學校教育著手,長期培育國內生技人才,加強學生商業、法規與市場開拓的技能,並鼓勵青年創業;生醫轉譯加值人才培訓計畫(如 SPARK、STB 計畫等)於學術研發早期培育研究人員商品化思維與觀念。
  2. 智財:成立藥品和醫材商品化中心,強調選題、臨床需求和商品化之連結。透過成立區域技轉中心,強化學研機構的智財佈局。
  3. 法規:包括現行法規鬆綁、制定與國際接軌之新法,並成立專責窗口即時因應協助生醫產業所遭遇的法規困境。
  4. 資金:透過種子基金和引進生技創投基金(smart money),引導投入新創公司,並擴大併購基金規模鼓勵公司買賣、合併,以擴大公司規模。
  5. 資源:串連生技廊帶,加速創新案源發掘及研發成果之驗證、產業化應用。並整合國內生醫相關巨量資料庫。
  6. 主題:發揮台灣利基,聚焦亞洲疾病。不可忽略產品最大的銷售市場(如美國),應建立機制提供相關市場資訊,以利產品研發上市,行銷國際。
    希望透過跨部會共同規劃,形成正向迴路,營造蓬勃生技產業發展環境。
科技部政務次長 裘正健

科技部政務次長 裘正健

經濟部工業局針對「醫材、藥品及健康福祉」等焦點領域,局長吳明機表示:

  1. 創新醫材:透過利基領域之資源整合,構築完整專利佈局,強化研發與臨床合作,加速醫材商品化,並強化全球鏈結,開拓國際市場。
  2. 藥品轉型與創新:在新藥的部分,聚焦亞洲特有疾病與精準醫療之新藥為發展標的,同時研擬合理的健保給付措施,鼓勵新藥開發。學名藥的部分,運用優惠措施,鼓勵學名藥廠轉型,並強化智財專利佈局,幫助其轉型為特色要廠 (Specially Pharma)。
  3. 健康福祉:串連社區與醫院,提供民眾健康資訊及更友善支持環境,以健康生活目標邁進。運用 ICT 技術及異業結合,開發產品與服務,並以永續經營的方式發展創新自費服務模式。
工業局吳明機局長

工業局吳明機局長

延伸閱讀:2016 年生技產業策略諮詢委員會 會後報導

BTC 委員的觀察與建議

會中,BTC 委員們針對生態體系、藥品轉型、創新醫材與健康福祉提出觀察與建議:

1. 完善生態體系
針對法規,生物科技產業應以效率競爭,查驗登記等程序繁雜且緩慢,委員們認為今年法規雖有鬆綁,但各部會仍欠缺共識,應加強執行人員心態調整,楊育民強調生技產業發展如「一步一滴血」,圖利罪等不當限制應限縮適用範圍,甚至取消,才能提升政府效能。且法規尚未與國際接軌,尤其是美國,建議加速 CDE 行政法人化、鼓勵學研機構設立衍生公司、建議每三年修訂「全民健康保險法」,改正目前的決議方式,已回復醫療專業的正常運作。

智財的部分,現有專利申請數量多,但缺乏關鍵技術,技轉成果不佳,應加強智財部局與管理機制。人才部分,肯定科技部的 SPARK 和 STP 計畫,但也表示台灣學生普遍不願出國深造,加上未來少子化衝擊將會造成人才大斷層,因此產業界需要跨國、跨領域、行銷、法規的人才,方能吸引最新的技術和資金進到台灣。選題部分建議歸納出八到十項的重大挑戰,「例如精準醫療裡很重要的課題是癌症,很有利基也很有意義。」建議推動整合型「癌症精準醫療」(Precision Oncology) 旗艦計畫,涵蓋分子診斷、新藥開發、生醫影像等,將台灣發展成獨具特色的「亞太地區癌症醫療中心」。

2. 藥品轉型
對於新藥研發,委員們認為生態環境在過去五年已略有改善,但新藥目前大多自國外引進,應增加華人特有疾病、自行開發創新藥物。而串連北、中、南生技廊帶是好策略,但各區域環境不同,應先作各區域之 SWOT 分析才能進行密切配合。

目前健保法不允許差額給付,會影響新藥開發,且健保價格會影響國外價格,連帶影響出口利潤及困難度。

另外,學名藥的部分,老藥新用或轉型是重要議題。針對學名藥創新在市場及行銷,政府所受限制太多,如何行銷東南亞、印度才是關鍵,可結合衛福部、經濟部和東南亞國家聯合成一個大市場,彼此分擔新產品之利用。

3. 創新醫材:
台灣現行相關法規不利資金募集與人才招募,應先確立未來產品主要市場,以訂定法規方向,並盡速完成醫療器材專法立法。

在資源整合的部分,建議成立醫材商品化中心,加強育成機制,協助台灣醫材商品拓展國際市場。並優化台灣醫材之臨床試驗環境及建置與國際接軌之法規。

目前醫材產業政策仍以製造業思維為主,導致營運模式未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在設立 KPI 時不應侷限在傳統的產值,而是以公司所能創造的價值為主。

楊育民 委員

楊育民 委員

4. 健康福祉:
因應高齡化、少子化,健康福祉產業將有龐大需求,須要有相對應的產業來支持。但目前照護產業發展遲緩,產業規模小且品質低,民間投入嚴重不足,多仰賴外勞照顧。且委員們觀察到未來的照護人力極端不足,待遇低且工作辛苦,專業形象未建立,年輕人多半不願參與。

而雲端運算、機器人、大數據、創新醫材是未來趨勢,可結合台灣 ICT 產業的優勢,導入智慧化工具,如此便能使工作更容易,降低壓力並提升專業形象。

政府應建立環境、創造誘因、減少管制,多鼓勵民間參與,透過專業經營可藉由自由市場競爭來發展優質且永續的健康福祉產業。政府部門也應建立資源整合平台,將健康促進概念融入所有的政策中,並輔導產業提升創新思維,為全民的健康福祉加值。

最後,楊育民表示:「很多議題以前都在 BTC 討論過,這次希望新政府能真正有所作為,採取行動,創造出有台灣特色的生技產業。」

行政院長林全:生技產業首重創新 人才與資金為關鍵要素

BTC1-5

總結時,行政院長林全表示,政府之所以將生技產業列入五大新興產業之一,是因為生技產業屬於創新產業,而創新需要高階人才,因此如何吸引高階人才及培育本土跨領域人才為首要課題,在法規與智財上的改善就相當關鍵。針對主要幾個領域,林全提到新藥研發的部分,台灣擁有優秀的海外人才願意回流深耕,且學研單位與醫院也具國際水準,希望能跟本土人才作結合,加速提升產業能量。另外,南港生技園區已漸成氣候,有些資源整合平台也能幫助新藥向前走。

在學名藥方面,林全認為學名藥門檻很高,相信在國際上一樣有競爭力和市場,呼籲台灣學名藥廠向上發展並結合新藥,以形成完整產業鏈。不過,台灣市場規模小,所以東南亞與印度都是很好的機會,但因為他們也有保護機制,因此拓展並不容易,也許可透過策略聯盟或參股的方式來突破、取得雙贏。

醫材的部分,有很大的潛力,但須要跨領域投入,而台灣在光電、機械等領域發展完整,相信對醫材產業發展有所助益。至於健康照護產業,林全表示早在 520 就職前,行政院已開始推動以社區為中心的長照體系,由政府主導、民間參與,希望推動商業化模式經營,讓年長者受到良好照顧的同時,創造更多經濟價值與增加勞工就業率。

延伸閱讀:從基因找到出路 基因科技的臨床應用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