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界最新趨勢與亮點 2016台灣生技月會後報導

0

亞洲規模最大的 2016 台灣生技月(BioTaiwan 2016)系列活動於 7/21 – 24 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行,現場聚集超過 600 家國、內外知名大廠與 1300 個攤位參與,並舉辦近 350 場商機媒合會,共吸引約 10 萬人次參觀,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等國外專業人士來台共襄盛舉。此次活動的亮點除了癌症免疫治療,健康照護產業也正逐漸崛起,而台灣雖然擁有優良的醫療研發技術,但如何在法規與政策面、產業與學術界共同協助生技業蓬勃發展,將考驗著各界的智慧。

今年生技月系列活動除了「生物科技大展」外,亦舉辦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兩岸生醫產業合作研討會、國際研討會、商機媒合會。基因線上摘錄其重點內容,和大家分享生技產業的最新趨勢與台灣生技業未來可能的方向:

協助企業布局與兩岸臨床合作

副總統陳建仁出席亞洲商技商機高峰論壇(BBA, BioBusiness Asia Conference),表示 2015 年底台灣生技產業營收已達 3,000 億元,高達 1,900 家企業,並擁有 9 萬名員工,產業能量足夠,未來將以「六大行動」:人才開放、法規鬆綁、智財保護、國際接軌、選題具未來性與建構生醫大數據,協助新藥行銷與中小企業專利布局。

在兩岸生醫產業合作研討會上,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以下簡稱 DCB)副執行長陳文姬表示,台灣生技產業從 2006-2015 年,其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 4.29%,在 2015 年平均獲利為 93.6 億美元。由於政府政策支持,未來有望更加落實兩岸醫藥衛生合作,目前新藥臨床試驗的數據兩岸已互認,未來兩岸新藥公司可向各自有簽署兩岸合作協議的醫院申請臨床試驗,並以醫院的臨床數據向對方申請藥證,並透過慎選醫藥產品研發主題,打造東亞疾病的特殊健康照護。

新藥研發與癌症免疫治療

2016 生技中心暨廠商聯合成果發表會中,DCB 的產業資訊組劉祖惠博士表示,以製藥產業而言,2015 年全球藥品市場已達 1.07 兆美元,預期在 2016 年將突破 1.1 兆美元。其中,2015 年台灣藥品市場較去年成長 0.2%,規模為新台幣 1459 億。在精準醫療時代,精準診斷、精準用藥及預防疾病醫療需求將帶來新發展機會,而為了撙節醫療成本,各國鼓勵使用學名藥,將帶動學名藥市場成長。在癌症治療方面則以免疫療法最熱門,且其成效已有顯著進展。

負責藥理工作站的張嘉銘博士提到現今個人化醫療市場擴大,在抗癌藥物研發的部分,須特別注重疾病動物模式,在一開始就作對的檢測和投藥才不會錯失良機。在生物製藥研究所的吳忠勳所長表示,目前免疫治療藥物開發在 2011-2014 年以 Anti-CTLA-4 Ipilimumab 和 Anti-PD-1 Nivolumab,成功提高癌症病患存活率並有不錯的銷售成績,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未來將以雙特異性抗體為開發方向,讓癌症病患存活率有更顯著的提升。

在小分子新藥研發的部分,如國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新藥產品 Antroquinonol 能間接抑制癌細胞內致癌蛋白 Ras 及 Ras GTPPase 相關蛋白活性,進而使癌細胞凋亡,未來將針對 KRAS 基因突變的患者量身訂製,讓此類患者有更高的治癒機會。

在免疫療法的部分,目前以免疫檢查點 (immune check point) 最為熱門,富禾生醫表示免疫功能篩選在未來對健康照護產業也有所幫助;聯合用藥 (combined medicine) 將成為醫療新趨勢,結合immunomapping、病理檢查、基因檢測,和化放療、標靶治療或是獨特的免疫細胞療法,再推廣到臨床應用。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台灣 FDA、臨床試驗單位以及產業間合作,才能加強癌症免疫治療的進展與成效。

DSC06019_1

延伸閱讀:新癌症免疫療法:靠他人免疫細胞抗癌?

高齡化社會 健康照護湧商機

由台北市生物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舉辦的「未來醫療-生態健康與照護」論壇中,顧天倫醫師表示現今個人化癒病醫學需求擴大,台灣應建立全球癌症防癒病系統,並導入居家照護服務。未來健康照護產業將湧現巨大商機,而「防癒病醫學」是健康照護產業的核心技術,期望幫助大眾建立預防疾病的概念,邁向不生病的生活。

耀德生物技術也在 2016 生技中心暨廠商聯合成果發表會上,提到預防醫學是未來的趨勢,而台灣在 2008 年 65 歲以上的人口比率已超過 10%,估計未來七年養生照護產業之投資可達 3500 億。此外,雲端醫療/健康照護產業市場的部分,2015 年大陸在IT的支出費用達到人民幣268億元,比 2014 年成長 14.9%,預估 2017 年將達到人民幣 336 億元,顯示中國市場正在崛起,雲端醫療技術對健康照護產業的發展將十分重要。

中研院阿茲海默症最新研究

在高齡化社會,除了癌症,另一難解病症就是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AD)。它佔失智症的 60-80%,會漸進式的影響病人的記憶、思考、行為,且至今仍無治療方法。隨著人口老化,阿茲海默症病患人數急遽增加,若能延緩發病,將能降低病患家屬及社會的負擔。近年來,許多研究都表示調控腦啡肽酶增加對阿茲海默症的預防與治療有所幫助,中研院生化所的陳佩燁副研究員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餵食雙基因轉殖鼠(APPswe/PS1dE9)單羥基去甲基薑黃素能增加腦內腦啡肽酶的量,未來有望以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可取代薑黃素作為延緩阿茲海默症高危險群發病的健康食品。

不可或缺的醫材與軟體開發

在工研院生醫所 105 年度研發成果發表會中,工研院今年共有 19 項突破性的生醫技術,包括 20 分鐘即可讓腸病毒、流感、登革熱等傳染病「無所遁形」的「小型化分子診斷系統」,其準確率達9成,力求快速診斷、精確治療;首創的華人仿生皮膚「EPiTRI」,使燒燙傷患者不再害怕「揭開瘡疤」;全球唯一的長景深(EDoF)醫學影像鏡頭模組,無須對焦、可看遠與看近,更可顯示360度全景影像,全面協助醫療人員進行微創手術。

在醫療軟體器材開發的部分,創源生技舉辦相關研討會,由創源生技分子視算中心的專案副理梁應民演講醫療器材軟體確校服務,梁應民表示醫材的軟體開發最重要的是「安全」議題,因此在開發過程其品質確校計畫也要同步進行,並建立嚴謹的風險控管流程,保證患者安全、產品品質和資料完整性。

小結

綜觀此次2016生技月系列活動,可以發現新藥研發、免疫療法依舊是熱門議題,相關研討會座無虛席;生態永續、健康照護有關的產業逐漸興起,不僅是企業未來的投資標的,也是一般民眾的關心焦點;而大數據時代來臨,相關的醫材開發、軟體設計也相當重要。藉由這次生技月,台灣展現了創新研發的能量,期許未來在產、官、學、研能作更多資源整合,幫助開拓國際市場,也造福更多民眾的生命健康。

延伸閱讀:預測下一個生技世代的風貌(一):NGS次世代定序的見微知著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