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与病毒的竞速大赛:全球疫苗研发近况

0

2019 年底,中国传出非典型肺炎案例,在短时间内引发全球大流行,截至 5/3 为止,全球累积确诊已突破 340 万例,超过 24 万人死亡。在疫情严峻之时,世界各国提出各种锁国、封城、隔离等政策,虽有效延缓疫情,却也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创。中国首季 GDP 大跌 6.8%、美国 GDP 萎缩 4.8%、欧元区 GDP 下跌3.8%。在隔离政策奏效的地区,开始思考如何逐步重启经济,然而在安全及有效的疫苗问世之前,全球恐怕都还只能轮流维持“半正常”的生活型态。

生物技术进步让疫苗的研发更为快速,但即使如此,在疫苗正式上市前,仍然有许多的挑战需要克服。2003 年的 SARS 从基因定序到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便花费了 20 个月,COVID-19 爆发至今不到半年,却已有七支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如表一),而临床前试验的疫苗更高达 71 支。疫苗开发技术日新月异,以下带您了解 COVID-19 各式疫苗研发技术及进展。

开发单位平台临床试验编号临床进展同平台所开发的其他疾病疫苗
康希诺生技北京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载体疫苗ChiCTR2000031781 临床二期Ebola
北京科兴 (Sinovac)死毒疫苗
临床一期SARS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死毒疫苗ChiCTR2000031809 临床一期
Inovio PharmaceuticalsDNA 疫苗NCT04336410临床一期FilovirusHPVZika
Moderna TherapeuticsRNA 疫苗NCT04283461临床一期
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The Jenner Institute)病毒载体疫苗NCT04324606临床一期MERSinfluenzaZika
BioNTech 辉瑞 (Pfizer) 复星医药RNA 疫苗2020-001038-36
临床一期

表一、已进入临床试验的候选疫苗

延伸阅读:全球 COVID-19 疫苗开发现况!

  • 死毒疫苗 (inactivated vaccine)

死毒疫苗是透过将分离出来的活病毒株增殖,并经化学方式 (如:浸泡福马林) 使病毒失去复制能力,这个过程称为不活化,随后在配合适当的佐剂制作成死毒疫苗,是较为传统的疫苗制作方法,这类型的疫苗仅能诱发体液性免疫反应,此外缺点在于如果“不活化”的过程未处理得当,则病毒可能仍具有感染与致病风险。 

目前在临床一期的疫苗当中,有两支分别来自北京科兴 (Sinovac)、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及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便是采用死毒疫苗的技术为基础所开发,其中北京科兴所研发的疫苗更是采用与研发 SARS 疫苗相同的技术平台。

  • 减毒疫苗 (live attenuated virus vaccine)

减毒疫苗是由低致病性的活抗原制作而成,低致病性的活抗原有几种可能的制备来源,其一为控制培养条件下高代数继代而成,或经由化学突变法、基因工程改良等方式取得。减毒疫苗的抗原虽为低致病性却仍具有复制繁殖的能力,因此安全性是众多的顾虑原因之一。由 Codagenix 与 Serum Institute of India 合作开发 COVID-19减毒疫苗目前正在临床前试验阶段。

  • 次单位疫苗 (protein subunit vaccine)

次单位疫苗本身不具有活体抗原,仅包含病原体的部分抗原,因此在安全性上同样胜过传统疫苗。然而其疫苗的效力与选用的抗原部分有相当大的关联,这样的精选是有代价的,其代价反应在研发成本以及后续的免疫反应上,由于需要选择能够高效诱发保护性免疫反应的抗原,因此需要详细的挑选病原体上各个合适的抗原部位及组合,研发上的各式成本相对提高,此外即使能够诱发出足够的免疫反应,也无法保证能以正确的方式形成免疫记忆。

目前包含日本国家感染疾病研究所、大阪大学 / BIKEN / 国立生医创新研究所、Clover Biopharmaceuticals / 葛兰素史克 (GSK) /Dynavax Technologies、匹兹堡大学、加拿大的Vaxil Bio、Generex / EpiVax 、赛诺菲巴斯德 (Sanofi Pasteur) / GSK、Novavax、创升控股 (Innovax) / 厦门大学 / GSK、OncoGen 等多个单位皆尝试开发 COVID-19 次单位疫苗,且已进入临床前试验阶段。

此外,较为新颖的病毒载体疫苗 (Viral Vector)、DNA 疫苗 (DNA vaccine)、RNA 疫苗 (RNA vaccine) 等开发平台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 病毒载体疫苗 (Viral Vector)

病毒载体疫苗是将选定的抗原基因片段,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嵌入高安全性的病毒载体中,再以此重组的病毒载体作为疫苗的一部分,注射后能在体内产生特定抗原并诱发细胞性与与体液性免疫反应,病毒载体分为可复制与不可复制两种。康希诺生技 (CanSino Bio-B) 与北京生物技术研究所合力开发的 COVID-19 疫苗便是采用病毒载体的技术,目前进度独步全球,已完成临床一期试验进入临床二期阶段,相当值得期待。由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The Jenner Institute)开发的疫苗 ChAdOx1 nCoV-19 上月底也在欧洲展开临床试验,其病毒载体能在人体内产生 SARS-CoV-2的棘状蛋白(spike protein)诱发免疫反应。其他包含 GeoVax / BravoVax﹑杨森制药、ReiThera、Altimmune 、Greffex、Vaxart、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 (University of Manitoba)、西班牙国家生技中心 (CNB-CSIC) 、印度制药公司 Zydus Cadila 等开发的病毒载体疫苗则在临床前试验阶段。

  • RNA 疫苗 (RNA vaccine) 

RNA 疫苗是将筛选过的 mRNA 片段包裹进微脂粒 (Liposome) 之中,在人体内微脂粒会经由胞吞作用,将 mRNA 片段带入细胞质,并让 mRNA 片段在细胞质中被转译产生特定抗原、再被降解成小片断,经由抗原呈现进一步诱发细胞性与体液性免疫反应。全球首支进入临床试验的 COVID-19 疫苗“mRNA-1273”,便是由美国 Moderna Therapeutics 所开发的 RNA 疫苗,目前仍在临床一期阶段。而德国 BioNTech 与辉瑞 (Pfizer) 、复星医药共同合作开发的候选疫苗 BNT162 也是采用 RNA 疫苗平台,在近期同样进入临床一期试验。其他包含中国复旦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RNACure Biopharma、日本东京大学、俄罗斯 BIOCAD 以及德国 CureVac 等单位皆有 RNA 候选疫苗在临床前试验阶段。

  • DNA 疫苗 (DNA vaccine)

由于基因工程的进步,让 DNA 疫苗更能运用自如,DNA 疫苗打破以往用抗原直接或间接制作疫苗的方式,改为将携带可编码成部分抗原的 DNA 的片段作为疫苗的基础,比如带有真核细胞启动子与特定病毒基因的质体、或是直接透过聚合酶连锁反应(PCR)放大的特定 DNA 序列片段,其可在体内诱导细胞性与体液性免疫反应,使得保护性免疫反应更加广泛。此外, DNA 疫苗容易大量生产、具备容易保存等特性是其最大优势。针对 COVID-19 的疫苗研发,目前 Inovio Pharmaceuticals 采用 DNA 疫苗所研发的“INO-4800”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他包含 AnGes / 大阪大学 / Takara Bio、Sanofi / GSK、瑞典卡罗琳学院 (Karolinska Institute) / Cobra Biologics、Immunomic Therapeutics、Zydus Cadila、泰国 BioNet Asia、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 等所研发的 COVID-19 DNA疫苗皆在临床前试验的阶段。

虽然现阶段的疫苗开发与过往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新兴疫苗技术,真能引领候选疫苗快速达到通过核准、成功上市的目标吗? Moderna 曾发下豪语将在今年秋季备妥 20 万剂的疫苗供医护人员施打,但仍须等到相关临床试验确认疫苗的安全性及效果后才可行。虽然前景看好,但是科睿唯安 (Clarivate) 运用 AI 模型预测疫苗研发结果,却认为 Moderna 疫苗开发成功机率仅为 5%,且可能需要 5 年才能通过 FDA 核可。另外,上月一篇发表于 biorxiv.org 的论文指出,在印度发现的 SARS-CoV-2 病毒株出现与棘蛋白相关的变异,由于许多疫苗抗原选择皆环绕着棘蛋白相关的片段,也因此这样的突变可能使得许多疫苗的研发变得徒劳无功。看似百家争鸣、竞争激烈的疫苗竞赛,除了是国际各厂间的比拼外,更是生物技术与病毒之间的较劲,值得持续关注。

延伸阅读:科学实力给你强大佛系免疫力

Reference:
1. https://www.who.int/blueprint/priority-diseases/key-action/novel-coronavirus-landscape-ncov.pdf?ua=1
2. https://www.benzinga.com/analyst-ratings/analyst-color/20/04/15875749/a-deep-dive-on-coronavirus-vaccine-plays-moderna-inovio
3. https://vk.ovg.ox.ac.uk/vk/types-of-vaccine

撰文 / Alma Wu
审稿 / Thomas Huang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