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 vs. COVID 以毒攻毒!用干扰型病毒击败新冠病毒

0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股 RNA,它可以快速复制产生大量病毒,更麻烦的是,当病毒快速增生累积 RNA 变异,就会出现越来越多变种病毒,包括席卷全球的 Alpha 变异株,以及目前全台努力防守的 Delta 变种。好消息是,科学家发现了用新冠病毒“狭持”新冠病毒的新策略。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团队合成一种缺陷型干扰(defective interfering, DI)的新冠病毒,它就像野生型新冠病毒的寄生虫,借由操纵新冠病毒的基因,干扰其正常运作导致新冠病毒自行死亡。研究成果发表于《PeerJ》。

病毒骇客:缺陷型干扰病毒(DI virus)

DI 病毒是自然中常见的病毒类型,它的特色是基因序列短、缺少许多重要片段,所以无法自行进行基因复制,但它会把自己缺陷的基因体注射到有完整功能的病毒内,利用别的病毒帮它产出所需的蛋白质。

该研究运用 DI 病毒生长的原理,在已感染新冠病毒的实验猴子体内,注射合成的 DI 病毒基因片段。

结果显示注射后 24 小时内,猴子体内新冠病毒量较对照组少 50%,且 DI 病毒基因序列比新冠病毒的多出 3.3 倍。也就是说,在 DI 病毒基因的干扰之下,新冠病毒会自行死亡。

未来若要发展以 DI 病毒攻击新冠病毒的治疗,还需要克服 DI 病毒在人体肺部生长条件,以及研发有效将 DI 病毒运输进人体的方法。该研究团队现在已经尝试用奈米粒子当作载体,显示新冠病毒量能在 12 小时内降低 95% 的功效。

以毒攻毒类似案例:病媒蚊防治

以干扰型病毒攻击新冠病毒或许是新鲜事,但在生物防治领域,这种手法并不罕见。例如今年 5 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大规模施放基改的埃及斑蚊,这些基改埃及斑蚊是不会叮咬人类的雄蚊,与野生雌蚊交配后,会使叮咬人类的雌蚊在幼虫阶段就死亡,雄性基改埃及斑蚊则继续繁衍,借此改变蚊虫的族群分布。

推行这项计划的英国公司 Oxitec 已有过成功案例:他们在巴西执行 4 年期释放基改蚊子,最终让野生蚊虫比例降低 98%。

短期来看这种蚊虫防治策略相当有效,但正如所有基因改造技术也引发不少议题。例如基改蚊子维持有效性时间多长,以及蚊虫分布数量改变会在物种生态、演化上造成什么影响,都需要更长远时间才能验证。

延伸阅读:比抗体更持久的免疫武器!记忆 T 细胞可抗 COVID-19 数十年?

参考资料:
1. https://news.psu.edu/story/663131/2021/07/07/research/fighting-covid-covid
2. Peer J, 2021; https://peerj.com/articles/11686/
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1186-6
4. https://www.oxitec.com/brazil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