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新世代的油田!國外健康數據產業經驗如何助台灣煉出有用數據?

0

2020BTC 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展開,第一場主題為「後疫情時代催生產業新格局」 。美國范德堡大學計量科學中心主任及醫學院生物統計學系石瑜主任分享健康和生科數據科學的發展、精準健康數據科學產業化,數據科學產業化於未來十年可能遇到的挑戰。

美國范德堡大學計量科學中心主任及醫學院生物統計學系 石瑜 主任

精準醫學計劃「All of Us Research Program」

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於 2015 年啟動美國百萬人前瞻性精準醫學計劃「我們大家」(All of Us Research Program,簡稱 All of us),藉由基因體、人口統計、環境和生活方式等數據,來綜合評估健康與疾病的風險和機制,進而幫助大家能達到「增加療效、較少副作用、改善預防策略以及較佳的整體健康」的最終目標。

美國政府也資助 71.6 億美金來支持范德堡大學的 All of Us 數據和研究支持中心。該研究團隊將這些受試者的數據存放到范德堡大學 All of Us 數據和研究支持中心的雲端資料庫中,然後由相關研究單位進行後續分析。再來,再將分析後的數據分享給受試者,若患者數據顯示有疾病風險,研究團隊會告知他,以便他能及時採取治療或預防措施。截至 8 月 31 日,該計劃已招募 35 萬 6 千名以上的受試者參與,其中 27 萬 1 千以上的受試者已完成該計畫的起始階段,其中有 其中更有 40% 以上的受試者年齡在50 歲以下(18-49歲),代表該計畫可持續追蹤(follow up)這些人 20~30 年以上的數據,甚至追蹤 40 年以上的數據。他們也正規劃讓未成年也能參與這項計劃,以讓他們收集到更廣的受試者資料。然而,因 COVID-19 影響使得受試者增加趨平緩。

All of us 有二個重要的角,第一個是數據透明。該研究團隊開放其資料庫讓受試者可以直接查詢,讓他們了解自己和整體受試者的電子病歷(病史、用藥狀況、禁忌症)、健康數據、問卷及研究團隊的研究結果,進而增加受試者的參與意願。第二個角是很深入的做研究,他們利用 Workbench 平台,每個 All of us 的研究者都可閱讀註冊者數據,分析且交換資訊。

精準健康數據科學產業化

再來,石主任分享 7 家健康數據科學公司,其中 3 家是從學校老師出來創立的公司,4 家是中大型企業。第一個由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創立的 Darwin Health,透過演算法來辨識患者腫瘤中的弱點(關鍵轉錄因子),並建議醫生選擇標靶藥物。第二個是由哈佛大學醫學院老師創立的 Aetion,是一家真實世界數據分析公司,與 FDA 合作進行 7 個第 4 期臨床試驗,以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data, RWD)取代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第三個是由范德堡大學老師創立的 Nashville Biosciences 利用真實世界中的臨床和基因體數據(BioVU)推動新的、更個人化的治療和診斷方法的發現和開發。

另外 4 家中大型企業,分別是 Google 旗下的生命科學部門 Verily、芝加哥精準醫療新創公司 Tampus、被 Roche 收購的 Flatiron Health、腫瘤數據分析公司 Cota 等。

Verily 與學術研究機構、生命科學公司、醫院和衛生系統合作,將其數據分析和臨床專業知識相結合,不僅能幫助患者掌控自己的健康狀況,也能幫助醫生和護理人員可提供更有證據且個人化的照護。Tampus 打造全球最大的臨床分子診斷資料庫及其操作系統,包含基因定序、圖像辨識、臨床數據結構化以及生物建模等服務。Flatiron Health 癌症患者電子病歷整合平台遍布美國的大型社區腫瘤實踐網絡和學術醫學中心,分析腫瘤相關大數據,並且理解臨床需求,再進而研發產品。Cota 專注於腫瘤數據分析,為醫師提供臨床和財務數據,讓醫師在管理成本時,能改善患者護理。

數據科學產業化於未來十年可能遇到的挑戰

石主任提到,未來數據科學家必須投資於細胞、微生物、藥物和環境改變等 3 項交互作用的方法學和可視化工具分析,例如單細胞分析技術來改善免疫療法。

另外,因 COVID-19 改變人類許多的生活習慣以及科學研究方向,就算未來疫情消失,這些也不會在短時間再改變回來。數據的收集、分析,都需要進一步更新。

數據就是新世代的油田

最後,石主任表示,數據就是新世代的油田,開挖且優化出有用的數據,就如同最後精煉出來的汽油,非常有價值。台灣擁有相當好的健保資料庫和資通訊(ICT) 技術,應該讓這些數據加以應用,讓這新世代的油田發光發熱。

延伸閱讀:防疫科技產業新思維:零接觸經濟、零距離創新、零傳染風險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