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寻根记:基因分析揭露万年遗传史

0

波罗的海是被陆地围绕的海。它的西方是瑞典、挪威,东方是芬兰、俄罗斯、艾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南方则是丹麦、德国、波兰。位于欧洲北部的波罗的海周围相当寒冷,西侧的斯堪地那维亚半岛,是整个欧洲最慢有人类移民之处,农业建立也比其他地区更晚。

波罗的海地图,来源:Wiki。

波罗的海地图,来源:Wiki

近来古代 DNA 分析技术,成为研究历史的新利器。直接由各年代的古人遗骸中取得 DNA,能够比较不同时期人群的遗传变化,也能认识移民、融合、文化转型等议题。最近发表的论文,由波罗的海周围 25 个遗址中定序出 38 位古人的基因组,他们生存的年代介于距今 2200 到 9500 年之间;再加上附近地区,之前发表的数百个古代基因组,一同探讨波罗的海周遭人群的遗传史。[1]

没有农业,采集渔猎的中石器时代

一万多年前肥沃月湾的居民发明农业,转型进入新石器时代(Neolithic);不过同时期的北欧没有农业,仰赖采集、狩猎、水产资源维生的居民,被归类为中石器时代(Mesolithic)。冰河时期的斯堪地那维亚十分寒冷,无法住人,要等 11700 年冰河时期结束后才有人入住,是全欧最晚的。

中石器时代,最初的北欧居民称作“斯堪地那维亚采集狩猎族群(Scandinavian hunter-gatherer,简称SHG)。他们来自何方?遗传上看来,他们可以视为两个族群的合体,一群是源自其西南方,来自欧洲的“西方采集狩猎族群(Western hunter-gatherer,简称 WHG)”,另一群则来自俄罗斯,也就是其东方的“东方采集狩猎族群(Eastern hunter-gatherer,简称 EHG)”。

有趣的是,乍看之下波罗的海东侧,似乎地理上与 EHG 较为接近,离 WHG 较远;然而波罗的海东侧的采集狩猎族群,遗传上却与 WHG 非常相似。另一方面,近期发表的另一篇论文指出,波罗的海西侧的 SHG 尽管都是两个族群的合体,不同地区源自 EHG 的比例却不一致,而且反而是离俄罗斯较远,大西洋沿岸的 EHG 祖源较高。[2]

综合起来推论是,WHG 与 EHG 是途经两条不同路线进入北欧。一方面,WHG 由波罗的海的西南方北上,分别迁徙进入波罗的海的西侧与东侧。东侧的移民,后来形成波罗的海采集狩猎族群;另一方面,来自东方的 EHG 沿着东北大西洋沿岸,绕过挪威,后来接触到西侧的 WHG 移民,两者融合形成 SHG。

GENEx_Patent

多元文化纠缠的新石器时代

寒冷的欧洲北部,将近 7000 年前才引进农业,进入新石器时代,比欧洲南部慢了超过一千年。之前研究指出,早期欧洲农夫遗传上大部分可以追溯到中东,也就是说欧洲的新石器时代,是由外来移民带动的生产方式转型。

然而欧洲东缘,波罗的海东侧的新石器时代居民,例如属于 Narva 文化的遗骸,遗传上却缺乏中东祖源,显示当地的新石器时代,是由本地居民直接转型所致。这次研究提出了更多证据,使以上论点更加稳固。[3][4]

不过波罗的海西侧和东侧又不一样。整个斯堪地那维亚半岛最早的农村,位于瑞典南部,与德国很近的 Saxtorp 遗址,距今约 6000 年,被归类为新石器早期的 Funnel Beaker 文化(德语 Trichterbecher,所以简称是 TRB)。此处遗骸的遗传组成,与其同时期欧洲中部的农夫十分雷同,却与更早的北欧居民截然不同,表示波罗的海西侧开始发展农业,是外界移民引进的结果。

这边的文化交流很有意思。当农夫移民进入斯堪地那维亚南部时,当地已经存在以采集渔猎过活的 Pitted Ware 文化,此一文化应该是继承自本地更早的居民。原本的采集者与外来的农夫,两者在同一时期的同一地区成为邻居,遗传上却呈现明显的区分。

混血增加,差异减小的青铜时代

约 5000 年前起,欧洲由新石器转型为青铜时代;古代遗传学则告诉我们,文化改变还伴随着移民狂潮,能追溯到东欧大草原族群的 DNA,在这段期间席卷了欧洲绝大部分地区,而波罗的海东西两侧也不例外。[5]

波罗地海西侧的族群,从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多出源自草原族群的祖源,显然是外来移民与本来居民融合所致。此一现象于波罗地海东侧也有上演,然而除了草原祖源以外,也出现能追溯到欧洲新石器农夫的 DNA。看似合理的推论是,移民并非直接源于草原,而是与欧洲东部分布广泛的绳纹器文化(Corded Ware culture)有关。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的移民与文化交流,让波罗的海周围本来分隔的族群,彼此在遗传上更加相似了。研究团队接下来的目标,摆在随后的铁器时代,以及鼎鼎大名的维京时期,令人期待。

文 / 寒波

延伸阅读:16 世纪中美洲古文明毁灭者-伤寒

参考文献:
1. Mittnik, A., Wang, C. C., Pfrengle, S., Daubaras, M., Zariņa, G., Hallgren, F., … & Furtwängler, A. (2018). The genetic prehistory of the Baltic Sea reg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9(1), 442.
2. Günther, T., Malmström, H., Svensson, E. M., Omrak, A., Sánchez-Quinto, F., Kılınç, G. M., … & Munters, A. R. (2018). Population genomics of Mesolithic Scandinavia: Investigating early postglacial migration routes and high-latitude adaptation. PLoS biology, 16(1), e2003703.
3. Jones, E. R., Zarina, G., Moiseyev, V., Lightfoot, E., Nigst, P. R., Manica, A., … & Bradley, D. G. (2017). The Neolithic Transition in the Baltic Was Not Driven by Admixture with Early European Farmers. Current Biology.
4. DNA溯源欧洲农业 (下):另一种转型适应之道
https://geneonline.news/index.php/2017/08/11/dna-of-farming-in-the-ancient-near-east-part2/
5. Mathieson, I., Lazaridis, I., Rohland, N., Mallick, S., Patterson, N., Roodenberg, S. A., … & Sirak, K. (2015). Genome-wide patterns of selection in 230 ancient Eurasians. Nature, 528(7583), 499-503.

(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的粉丝团《同名的粉丝团》,欢迎参观、拍打、与喂食)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