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扭轉基因宿命?專訪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 劉博仁醫師

0

「對基因的了解越透徹,所面臨的難題也越多,但我們會盡力找到解決的辦法!」在明亮乾淨的診所中,身著白袍、風度翩翩的劉博仁醫師一語道出身為醫生的使命感。劉醫師擁有家醫科、耳鼻喉科、睡眠專科的豐富背景,擅長基因檢測與疾病預防,曾出版暢銷書《誰說疾病一定會遺傳?》探討基因與疾病的關連,並成功結合基因體學與營養功能醫學的概念,致力改寫病人的基因宿命。此次,他大方和我們分享基因體學的臨床應用、對基因檢測的看法、與營養功能醫學的整合,以及在精準醫療時代,如何發揮體學(omics)的智慧。

在翻轉基因宿命之前,你要先了解它

「病人常問為什麼自己會生病? 醫生就說,體質嘛!但什麼是體質,就是基因的遺傳密碼。」劉博仁醫師提到,在 2000 年人類基因圖譜解碼後,看著發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基因定序成果,內心相當感動,這項里程碑改變了醫療模式,許多研究也證實疾病和基因有密切關聯,然而,基因若不能被改變,得知這些變異豈又該怎麼辦呢 ?

劉醫師認為「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藉由基因的探索,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體質,甚至疾病的發生率;而得知基因的變異後,可透過生活飲食型態及營養的調整,來幫助降低疾病的發生。雖然基因不能被改變,但卻可以「被修飾」。他在《誰說疾病一定會遺傳?》書中也提到表觀基因體學(epigenetics)的概念,基因上有著可調控其表現的開關,如甲基化、組蛋白修飾等,這些開關會受到營養、睡眠、環境、飲食、運動、壓力、毒物等因素,影響基因表現的開啟、微調及關閉,進而左右你的健康,只要掌握上述因子就有機會可以扭轉命運。況且,面對基因突變導致的癌症,目前已可檢測出癌細胞突變位置,讓醫師可以使用各種合適的標靶藥物來打擊癌症,也是精準醫療時代的精神。

癌症基因檢測很重要,如何聰明面對 ?

癌症目前仍是全球威脅人類死亡的元凶,劉醫師的門診也以癌症患者數量最多,許多人都擔心自己是否為罹癌高風險群。自從安潔莉娜裘莉透過基因檢測發現 BRCA1 基因突變後,進行預防性切除手術,震撼全球,台灣許多民眾也思考接受癌症基因檢測的必要性。劉醫師表示,他通常會建議病人先進行癌症基因檢測,確認是否攜帶致癌基因,曾有一位 38 歲、擁有兩個孩子的婦女,診斷出乳癌一期,手術完後因為該名患者是 HER2 陽性,所以醫生建議放療加上標靶治療,沒想到放療三個月後局部復發,本來醫生決定再行局部切除,但病患很焦慮地轉向劉醫師求助,「我幫她做基因檢測後,發現她帶有 BRCA2 基因變異,建議要全部切除較安心,後來她的臨床醫師也認同;再者,該患者有 ER 陽性,所以有服用抗賀爾蒙藥物泰莫西芬(Tamoxifen),因泰莫西芬可能導致子宮內膜增生,引發子宮內膜癌,所以我建議她去看婦產科追蹤,後來發現卵巢有 3 公分的囊腫,因為她 BRCA2 基因突變,所以我請她特別留意卵巢癌的可能,因考量到她已育有兩子,所以我也建議做卵巢腫瘤切除,她也同意,後來病理報告居然發現是卵巢原位癌,幸好該患者有做遺傳腫瘤基因檢測,提早發現變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另一位膽囊癌併發肝轉移患者,治療到最後已無藥可用,劉醫師幫他做液態切片(liquid biopsy)後,發現可用乳癌藥物賀癌平(Herceptin)治療,病人的醫生也接受此建議,結合化療與賀癌平雙管齊下後,腫瘤居然獲得暫時性控制。

對於基因檢測的必要性,劉醫師表示,曾遇過有家族性乳癌病例的患者,擔心自己也罹癌,但做完基因檢測後結果是陰性,終於如釋重負。所以他認為,除非天生容易緊張的病患會不建議做基因檢測,一般人的接受度其實很高。現在癌症基因檢測項目漸趨多元,劉醫師認為,人人的確有權利得知自己的基因資訊,但務必經由合格醫師取得檢體,最後則須要具專業解讀能力的醫師,才能提供較佳的參考,避免造成無謂恐慌。

延伸閱讀:液態生物檢體的多重檢測:CDx在腫瘤學上的實際應用

基因體學搭配營養功能醫學 開啟疾病治療的另一扇窗

劉醫師在自己的從醫生涯中,發覺疾病治療都是以藥物為主,雖然可即時解決病人當下的問題,長期來看卻不盡然如此。1995 年,他就讀營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也專攻營養介入,逐漸了解營養醫學(nutraceuticals)的奧妙 ── 結合基因體與代謝體學的知識,再透過營養素導入讓病人身體的功能恢復正常,且傷害性較傳統用藥更低,讓劉醫師相當振奮,希望將這樣的概念推廣給更多人。然而,營養醫學並不被台灣現行醫療體系所接受,健保也沒有給付,但在美國,以各種營養素來調理體質、恢復功能的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早已相當熱門;2014 年,功能醫學在大陸漸受重視,劉醫師多次獲邀去演講,但回到台灣卻發現台灣醫界在這塊靜悄悄地,讓他感到十分不甘,「所以我希望建立一個平台,讓台灣民眾有機會享受到營養醫學的幫助,這是我的小小使命」劉醫師說,也為後來「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的成立,埋下了種子。

37007241 - molecule body concept of the human dna

營養醫學檢測直搗黃龍,減少用藥也能找回健康

在還未納入基因體學時,最早的營養功能醫學檢測是從代謝體學著手,檢測葡萄糖、脂質、胺基酸等體內和生化代謝反應相關的指標,從各環節中找出問題所在,再透過營養介入來導正。現在,營養功能醫學更納入基因體學的觀念,透過疾病與基因的關連性研究,再結合營養介入,最終目的是讓病人能夠減少用藥,同時找回健康。劉醫師舉例,通常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服用葉酸,但和調控葉酸代謝功能有關的 MTFHR 基因其實有不同的 SNP,會影響該功能運作,進而影響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的指數,若能進一步了解病患是否帶有該變異,就能給予合適的營養素,將失序的功能撥亂反正。

他曾經手一位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 60 歲女病人,裝了兩個心臟支架,服用阿斯匹靈、史它汀類藥物(Statins),雖症狀暫時受到控制,但深受藥物副作用之苦,後來做基因檢測發現該病患的 MTFHR 基因有變異,無法光靠史它汀類藥物(Statins)治療,必須改用「活性 B 群」來導正,以降低同半胱胺酸指數及動脈硬化的速度;再者,該病患的維生素 D3 含量也過低,而維生素 D3 和骨質疏鬆、癌症、心血管、甚至憂鬱症的發生都有密切關連,因此便幫她加強補充維生素 D3;另外,在檢測環境賀爾蒙毒物後,發現病患體內塑化劑濃度偏高,藉由排毒及導入正確營養素,已成功調節患者的生化功能各指標。

超級英雄需要聯盟 ── 體學(omics)概念崛起

隨著基因科技的進步,從產前基因篩檢到癌症基因檢測,為人類的生命健康帶來許多希望,但是隨著對基因了解愈透徹,面臨的挑戰也愈多,且分子生物學的奧妙,也並非從單一領域就能看到全貌,因此體學(omics)概念興起,透過將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代謝體學等跨學科整合,將疾病的探索推向新境界。

對於體學的看法,劉醫師以製鞋業比喻,從藍圖設計、找皮料廠商、附件廠商到裁剪、縫製,到包裝及運送,整個過程中有人專注皮革選擇、有人專注黏膠選擇、有人則在乎縫製技巧,而消費者在意的是鞋子最終成品好看及好穿與否,所以還牽涉到行銷,整個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有特殊人才,如同專注於自己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彼此各有專精但可能對其他領域不甚了解。例如,一般臨床醫師對體學所知不多,除非有做相關研究,而一般體學研究者可能對轉錄體、代謝體有興趣,但對基因體學不熟悉,所以體學,就是要各環節的人才了解整體產業鏈的全貌,當找到消費者(病患)的真正需求,再告訴各環節的人如何互相配合,劉醫師以心血管疾病或腎臟衰竭來說,可透過代謝體學找出資訊,提早告訴臨床醫師,而不是只靠簡單的數值來判斷,所以體學可說對預防醫學提供非常重要的價值。為了跨領域之間的溝通,劉醫師投入兩、三年的時間,籌備「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希望從中扮演橋樑的角色,讓臨床醫師了解如何應用學界的研究,也讓學界了解醫師的需求。

拋磚引玉──成立「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的初衷

提到該學會成立的初衷,劉醫師有感而發:「多年來,看著醫界陸續成立許多不同的小型醫學會,但參與到最後總覺得大家各有目標、各自為政。我從寫書到出書的過程中,發現本來擔心把自己一身絕學公布會影響門診數量,沒想到反而引起廣大迴響,甚至還促進更多醫療人員的投入,讓我漸漸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所以建立這個平台,因為基因體學與營養功能醫學的整合對人類生命健康真的幫助很大。」每個專業人員雖然能在自己的領域出類拔萃,但任何學科都難免有侷限,例如營養師或許有個很不錯的概念,但可能被醫生所忽略,所以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主要目的是希望提供一個平台,把醫師、營養醫師、醫檢人員、學者、藥師等對營養功能醫學有興趣者集結在一起,以「分享」為主軸,提供彼此交流的空間。未來,也會舉辦基因體學相關教育訓練給一般醫護人員和健康管理師,並策劃相關論壇讓基因體學研究人員有發表的機會,彼此互相切磋,激盪出對病人更好的新觀念,促進台灣在精準醫療、營養功能醫學的長足進步。

劉醫師語重心長地說:「現在基因科技的發展已為疾病治療帶來長足進步,僅管不是每個病人都能找到突變位點及對應藥物,但這樣的起步已令人欣慰,為我們在精準醫療的道路上提供很大的鼓舞,但我們不會因此滿足,現在體學概念興起,基因體學、代謝體學等進展神速,未來有機會,或許真的能讓癌症變成慢性病。」

延伸閱讀:光學與基因體學的新火花:專訪英國 Optalysys 創辦人暨執行長 Nick New 博士

劉醫師小檔案

Dr Lui現任
● 台北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營運長
●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
● 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營養醫學門診主任
● 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
● 教育部定助理教授

學歷
●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科學研究所博士
● 弘光科技大學營養醫學研究所碩士
● 美國西太平洋大學醫務管理碩士
●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採訪撰文/ Thomas Huang, Jane Lee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