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 X 突破】對於未來醫療的想像

1

抗生素盤尼西林(又名青黴素,Penicillin)的發現,至今不到百年(蘇格蘭生物化學家 Sir Alexander Fleming 於 1928 年首次發現青黴菌),它主宰了人類與傳染病之間生死搏鬥的近代生物史,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得以延長。到今天,抗生素仍是人類對抗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

然而過度依賴與濫用抗生素,導致抗藥性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有越來越多的細菌感染無法用已知的抗生素對抗。且抗生素醫療的發展,遇到嚴重瓶頸,已有近 30 年沒有新的抗生素被發現。直到 2015 年,藉由 iChip 裝置新技術,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的科學家們才得以直接從泥土中分離培育目標細菌,研發出一種名為 teixobactin 的抗生素新藥。然而除了繼續研發新的抗生素對抗越來越頑強的超級細菌,下一代的醫療,還可以開創出怎樣不同的可能與面貌呢?

未來的醫學發展走向,究竟有哪些創新藥物或技術突破,還有生技醫藥值得我們期待?能為世界帶來更多更美好的改變?本文整理出一些近年來在產學界引起熱烈討論的最新趨勢,和大家一起分享與展望,醫療科學的下一步發展契機。

求人不如求己?罹癌靠自己的免疫力救?

諾貝爾獎得主,生化學者凱利 • 穆利斯(Kary Mullis)的朋友在抗生素失效的細菌感染中過世, 他在 TED 演說中提出革命性的概念,利用人類的免疫系統來治病。他的團隊研究發現,人們的身體對 α-Gal 抗原表位 (Alpha-Gal Epitope) 有免疫反應,這在豬的心瓣中有很多, 這就是為什麼豬的心臟很難移植到人體。如果人的免疫系統偵測到抗體黏在 α-Gal 抗原表位, 免疫系統的細胞就會進行攻擊而且吃掉牠們。只要利用這個人類免疫系統的自然天性,將 α-Gal 抗原以人工的方式加到某些壞菌上,便能激發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打擊壞菌。這對於驅除某些已知抗生素已經束手無策的超級細菌來說,真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療法。簡單來說,科學家只要把這個分子跟 DNA 適體 (DNA aptamer) 結合,用來定位在壞菌身上,不需要等 6-7 天,我們的免疫系統就後馬上攻擊這些細菌,這就如同對患者的免疫系統下了指令去追殺這些細菌。而在被炭疽病 (Anthrax)感染的老鼠實驗結果也證實這是可行的。

近年來這個論點已經通過許多臨床實驗證明並成為主宰的觀念,激發人類的免疫系統,用生物能力去攻擊癌症是可行的。研究人員終於對免疫系統的功能有越來越清楚的掌握,知道如何操控部分的免疫系統,打擊疾病。諸如像黑色素瘤(Melanoma)、肺癌(lung cancer)、白血病(leukemia)等癌症,患者已經可以服用新研發出來的免疫增強藥物,促使免疫系統攻擊,對抗腫瘤。讓致命的癌症,從此有了治療的希望。這是一個思考轉移的過程,傳統的癌症治療針對的是異常腫瘤的切除或縮小,卻忽略了腫瘤寄生的這個環境「人」本身的問題。當我們將焦點回歸到人的身上,重新思考癌症是什麼?為什麼人的身體免疫系統會失調?從根本來治癒癌症,未來的發展潛力將會是無窮的。

當然這個療法也並未萬能,目前還有很多困難需要突破。癌症之所以難治,在於癌細胞很會躲避身體的免疫功能(tumor-derived immunosuppression)。因此有效的免疫系統療法,也須一併思考,如何針對個別癌症的免疫抑制能力與之抗衡,才渴望能徹底消滅癌細胞。

Kary Mullis TED 演講影片:

如果有一天,病人再也不需要吞藥丸?只需用細胞治病?

如果你家裡有需要長照的老人或病人,就會知道,他們一天需要吞下多少為數驚人的藥丸。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癌症權威醫師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提出新論點,過去我們不斷尋找藥物,想要依循染病、吃藥然後除病這個千篇一律的模式,對抗所有的疾病,是不是從根本,設定方向就錯誤了?

穆克吉醫師的團隊從關節炎研究中發現,幹細胞能自行製造軟骨修復損壞的骨骼,然而隨著人類的年紀漸老, 體內的幹細胞數目會以十倍,五十倍速度急劇減少。如果能靠人工的方式植入軟骨到受創傷的地方進行修復,那麼便能倚靠人體的自然修復機制對抗疾病。這個實驗從細胞、生物丶環境的方向來思考,顛覆以往的研究取向。喚起一連串有趣的思考與提問,能否以此思維,製造出友善健康的環境讓疾病本無從發生?未來的用藥可否是細胞,而不是藥丸? 如果細胞不受控制生長時,怎麼做才可以阻止惡性幹細胞生長? 可否把自殺式基因植入這些細胞,阻止它繼續增生?可否把自體細胞製造的器官當成藥,入體內? 如果器官需要有記憶呢?以神經系統疾病為例, 有些器官乘載記憶。那麼如何才能把記憶植入到那些器官中呢? 這些接踵而來的問題都還沒有明確的答案,需要科學家更多的研究證明可行性與確認進行方式。

穆克吉醫師也認為,今天的醫學,是從基因組開始,推動個人化醫療。基因組只是一個最小的單位,細胞就是首個由基因所組織的組織。所以從個人化細胞治療開始, 然後是個人化器官治療, 最後是個人化虛擬環境治療。個人化治療也會一直發展下去。

當然以上這些觀點與嘗試都只是一個個開始,一個個小小的起點。在回頭檢視目前醫學的困境同時,勾勒出未來醫療可能的面貌。更重要的是,當我們能用創新的思維與熱誠,採取翻轉的角度看待未來醫療,發展出新的模式來打擊疾病,或許將能提出更多具體可行的策略,讓更多人擁有健康與長壽。

延伸閱讀:抗藥性基因促進鏽蝕,抗生素寶劍不再鋒利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參考文獻
http://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health-and-families/health-news/first-new-antibiotic-in-30-years-could-be-key-to-beating-superbug-resistance-9963585.html
www.ted.com/talks/kary_mullis_next_gen_cure_for_killer_infections?language=en
www.ted.com/talks/siddhartha_mukherjee_soon_we_ll_cure_diseases_with_a_cell_not_a_pill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report/the-future-of-medicine-2016/

圖片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ary_Mullis_at_TED.jpg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