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已病,治未病」– 台灣功能醫學誕生之手 梁錦華醫師 專訪報導

0

現今醫學的發展模式,都從病理層面出發,著重在「這個人為什麼會生病?」同個問題不同問法,就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梁錦華醫師提供了很有趣的觀點:若能逆向而行,思考「這個人為什麼可以一直保持健康」,或許才能找出預防重於治療的最佳途徑。 

與功能醫學的偶然相遇,開啟20年行醫轉機

致力於推廣功能醫學逾20載的梁錦華醫師,形容當初會投身功能醫學這個領域,純屬「偶然力」(serendipity)。他從自己接受正統醫學教育、實習、行醫到擔任敏盛醫療體系大園分院創院工作開始,娓娓道來他與功能醫學的相遇。梁醫師本身為肝膽腸胃專科醫師,接受正規醫學教育,在行醫20年後於某次赴美參加研討會上,聆聽到倡議功能醫學並創立功能醫學研究所 (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Medicine, IFM) 的 Dr. Jeffrey Bland 演講,猛然發現除了主流醫學外,還有許多醫學研究是以前從未了解過的。如同有些病患,透過精密的醫學檢驗確認沒有問題,然而身體的各種不適依舊存在,這樣的情況可能是沒有達到科學上「疾病」標準,但並不代表病患是健康的!當他體悟到這點後,便開始投身功能醫學領域,廣泛學習,並將自己在美國的所見所聞投稿至台灣的醫學界期刊,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讓更多醫師關注到功能醫學。

功能醫學是以系統生物學(systems biology)的網際(network)觀念,結合「分子醫學」與現代「營養醫學」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臨床醫學,透過各種功能性檢查以了解個人體內狀態,除治療疾病外,更強調身心動態平衡的維護,以達到長久健康的目標。鑽研功能醫學的醫師,可以綜觀個人整體狀況,透過各種營養素(食物或營養補充品)的攝取、生活型態的調整規劃,以矯正細胞營養、改善器官功能,並維持/重獲健康。

推廣功能醫學,在許多主流醫學體系出生的醫師眼裡是天大異舉,而梁錦華醫師非但沒有退縮,更將自己在正規醫學訓練中的所學融入功能醫學,從營養、生活型態(lifestyle)切入,為遊走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所謂「亞健康」民眾尋找解方,也透過整體生活型態的改變,替民眾打造健康好體質,這樣的預防與健康模式走向,將是未來趨勢。梁醫師表示,現代人常見的健康毛病,幾乎都是來自功能性、慢性或衰老性的問題,主流醫學專精於急性處理及已發病的情況,但當面對亞健康階段的「未病」和滾滾而來的「慢性病」(NCDs) 時,往往就顯得無能為力。

從環境與生活型態下手,避免成為被疾病壓垮的世代

梁醫師解釋,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全球性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列為未來全球最需要面對的目標。現今慢性病的爆發程度已經趨近於傳染病的模式,甚至有學者認為,總體而言慢性病該被認定為一種大流行的疾病!若醫學界持續以現有的治療方式面對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障礙等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未來將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跨過 NCDs 疾病控制的坎。2010年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上,統計數字呈現未來20年,NCDs 將在全球造成 47 兆美元支出,高占2010年全球 3/4 的 GDP,這是相當駭人的數字。簡言之,我們不能以現在單從治療下手的方式來面對慢性疾病,而應該嘗試改從全面性、可持續發展的上游方法來應對目前NCDs的狂襲,才能避免醫療體系、全球經濟體瀕臨崩塌的危機。

梁醫師強調,所有慢性病都是與生活習慣(Lifestyle)、環境(Environment)、基因組成(Genetic makeup)三大板塊形成環環相扣的三角關係。現在精準醫學常過度聚焦在基因方面,易造成資源傾斜,輕忽了其他兩大板塊的影響力。基因確實重要,但若透過近年來流行病學的數據分析來看,可以發現在數十年內有大幅發生率變動的疾病像癌症、糖尿病、肥胖、神經精神性疾病等等,肯定不單單是基因的影響(時間太短不足以讓總體遺傳因子產生巨大變異造成演化上的差異),以過往研究為例:褪黑激素具有抗癌作用,而夜晚光亮會抑制褪黑激素的產生,近年來從流行病學比對城市夜晚的光害與乳癌的發生率,結果顯示城市夜晚的燈光越亮,則該城市罹患乳癌的比例越高,可以明顯看出是環境作用。談到環境方面,梁醫師在2015年曾出版了《無聲海嘯》一書,探討隨科技急速發展,日趨嚴重的電子霧霾和驟變的數位式(digital age)生活對大眾健康的危害,猶如無聲海嘯,剎那間翻起滔天巨浪席捲而來。手機、WiFi、筆電、i-Pad等無線通訊產品所釋放的人為電磁輻射(EMF),除了導致電磁輻射敏感症(EHS)外,亦可因為長期干擾細胞膜通透性、粒腺體功能及DNA等,造成慢性的健康傷害,包含改變心理認知功能、不孕、心律不整及失眠等問題。洛杉磯大學便曾於《Epidemiology》期刊發表過相關研究,指出,懷孕婦女只要每天用上手機2至3次,即足以令其學齡前幼兒行為障礙增加54%,而兒童於7歲前開始使用手機,則高達80%出現行為異常,包含25%的情緒障礙、35%過動表現以及49%的操行問題。由此可以推斷,基因雖會影響一個人的患病率,但其實環境、生活型態等可藉由改變基因表觀遺傳來影響疾病的發生,這才是更即時、更直接的影響因子。

老化,也是造成疾病的一項重要因子,許多老年疾病,其實從年輕時就開始累積病根。比如分子檢測可在20多歲的年輕人體內檢測到心血管疾病的徵兆,代表抗衰老(anti-aging) 的觀念與執行也是維持長年健康的重要方式。不過,這裡講的抗老,指的並不是一個人的歲月年齡,而是身體的功能年齡(functional age),減緩人體器官的耗損,維持良好功能,即是儲備健康。

預防醫學的真諦—「不治已病,治未病」

醫學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要「不治已病,治未病」,這與漸受重視的「預防醫學」概念剛好相呼應。然而該如何達到這樣的目標呢? 梁醫師認為適當了解個人「基因」,是踏出第一步的可行之道,先找出個人先天的弱點,設法加以補強,才能防範未然。以現行的科學技術,透過基因檢測分析,可以了解個人先天的基因缺陷,比如BRCA基因突變者,罹患乳癌與卵巢癌的機率大幅提升;又如解毒基因的變異(variant)會增加各種NCDs的發生率。有了這些先天基因資訊,才能針對個人健康弱點加強。先天基因無法改變,但卻可透過後天的飲食、習慣、生活型態等,改變表觀遺傳(epigenetics),關閉不好的基因版本、並且打開好的基因片段,逆轉局勢。

而是否應該讓新生兒接受全基因定序呢? 梁錦華醫師認為這也許成為一個趨勢,不過目前來說,除了有特定遺傳病因並非全然必要,重點還是在於環境與生活習慣,與其分析嬰兒的基因,不如從小教導好的生活習慣、給予健康、安全的環境,才是長久之道。另外梁醫師亦認為,不能將基因組分析(genome analysis)當作精準醫療的唯一準則,提醒大眾千萬別過於盲目投入。

對於大眾聞之色變的癌症,梁醫師簡短的用一句話總結 : 其實就是「基因上膛,環境扣板機」,除了要告訴大眾基因與環境都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子外,也想強調即使先天不足,但只要透過環境、生活型態的良好控管,最後子彈仍然不會發射、疾病不會發生。若已罹癌,從功能醫學的角度,可以透過基本功能性檢測了解病患體內環境,透過針劑、口服等營養及生物活性分子的補充,再搭配全面的生活型態調整,來調控病患細胞內的分子訊息途徑,扭轉患者體內環境,打造不利癌細胞生長的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藉此幫助患者抗癌,並在康復後長期維持紓緩狀態免於復發。

納入主流教育,功能醫學更顯威力

除了透過演講、寫書、設立診所等方式推廣功能醫學,梁醫師也期望功能醫學能被納入主流醫學教育之中,納入功能醫學的觀念,可以讓主流醫學的醫師有更多想法與方法協助病患,其實哈佛醫學院便設有博士後(post-doc)功能醫學相關課程,台灣教育體系亦可借鏡。功能醫學不只教育醫生,同時也必須教育病患,梁醫師一再強調,要有正確的觀念,才會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因此必須教導病患正確的觀念,打破過往危害健康的生活型態,還清健康負債後,重新建立正確的生活模式、打造好的環境,才能累積正向的健康儲蓄。

最後,梁醫師也語重心長的與我們分享星球健康 (Planetary Health) 的概念,在過去的40年間(1970-2010),整個地球因環境、氣候的變遷,造成超過 50%生物滅絕,然而這種現象卻多半被歸類為環保議題,無法獲得大眾充足的關注。事實上每個人皆是星球的小縮影,物種滅絕也反映在人體「菌叢失衡」(dysbiosis),造成自體免疫、過敏性疾病與心智問題 (mental health) 等大幅增加,足以證明人類健康直接受到全球暖化的氣候影響。因此呼籲人人皆應有星球健康的概念,共同維持生活環境水平,如此才能真正獲得世代健康。

文/Alma Wu

延伸閱讀:如何扭轉基因宿命?專訪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 劉博仁醫師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