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已病,治未病”– 台湾功能医学诞生之手 梁锦华医师 专访报导

0

现今医学的发展模式,都从病理层面出发,着重在“这个人为什么会生病?”同个问题不同问法,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梁锦华医师提供了很有趣的观点:若能逆向而行,思考“这个人为什么可以一直保持健康”,或许才能找出预防重于治疗的最佳途径。 

与功能医学的偶然相遇,开启20年行医转机

致力于推广功能医学逾20载的梁锦华医师,形容当初会投身功能医学这个领域,纯属“偶然力”(serendipity)。他从自己接受正统医学教育、实习、行医到担任敏盛医疗体系大园分院创院工作开始,娓娓道来他与功能医学的相遇。梁医师本身为肝胆肠胃专科医师,接受正规医学教育,在行医20年后于某次赴美参加研讨会上,聆听到倡议功能医学并创立功能医学研究所 (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Medicine, IFM) 的 Dr. Jeffrey Bland 演讲,猛然发现除了主流医学外,还有许多医学研究是以前从未了解过的。如同有些病患,透过精密的医学检验确认没有问题,然而身体的各种不适依旧存在,这样的情况可能是没有达到科学上“疾病”标准,但并不代表病患是健康的!当他体悟到这点后,便开始投身功能医学领域,广泛学习,并将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投稿至台湾的医学界期刊,希望借此抛砖引玉,让更多医师关注到功能医学。

功能医学是以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的网际(network)观念,结合“分子医学”与现代“营养医学”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临床医学,透过各种功能性检查以了解个人体内状态,除治疗疾病外,更强调身心动态平衡的维护,以达到长久健康的目标。钻研功能医学的医师,可以综观个人整体状况,透过各种营养素(食物或营养补充品)的摄取、生活型态的调整规划,以矫正细胞营养、改善器官功能,并维持/重获健康。

推广功能医学,在许多主流医学体系出生的医师眼里是天大异举,而梁锦华医师非但没有退缩,更将自己在正规医学训练中的所学融入功能医学,从营养、生活型态(lifestyle)切入,为游走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所谓“亚健康”民众寻找解方,也透过整体生活型态的改变,替民众打造健康好体质,这样的预防与健康模式走向,将是未来趋势。梁医师表示,现代人常见的健康毛病,几乎都是来自功能性、慢性或衰老性的问题,主流医学专精于急性处理及已发病的情况,但当面对亚健康阶段的“未病”和滚滚而来的“慢性病”(NCDs) 时,往往就显得无能为力。

从环境与生活型态下手,避免成为被疾病压垮的世代

梁医师解释,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全球性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列为未来全球最需要面对的目标。现今慢性病的爆发程度已经趋近于传染病的模式,甚至有学者认为,总体而言慢性病该被认定为一种大流行的疾病!若医学界持续以现有的治疗方式面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障碍等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未来将没有任何国家可以跨过 NCDs 疾病控制的坎。2010年在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上,统计数字呈现未来20年,NCDs 将在全球造成 47 兆美元支出,高占2010年全球 3/4 的 GDP,这是相当骇人的数字。简言之,我们不能以现在单从治疗下手的方式来面对慢性疾病,而应该尝试改从全面性、可持续发展的上游方法来应对目前NCDs的狂袭,才能避免医疗体系、全球经济体濒临崩塌的危机。

梁医师强调,所有慢性病都是与生活习惯(Lifestyle)、环境(Environment)、基因组成(Genetic makeup)三大板块形成环环相扣的三角关系。现在精准医学常过度聚焦在基因方面,易造成资源倾斜,轻忽了其他两大板块的影响力。基因确实重要,但若透过近年来流行病学的数据分析来看,可以发现在数十年内有大幅发生率变动的疾病像癌症、糖尿病、肥胖、神经精神性疾病等等,肯定不单单是基因的影响(时间太短不足以让总体遗传因子产生巨大变异造成演化上的差异),以过往研究为例:褪黑激素具有抗癌作用,而夜晚光亮会抑制褪黑激素的产生,近年来从流行病学比对城市夜晚的光害与乳癌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城市夜晚的灯光越亮,则该城市罹患乳癌的比例越高,可以明显看出是环境作用。谈到环境方面,梁医师在2015年曾出版了《无声海啸》一书,探讨随科技急速发展,日趋严重的电子雾霾和骤变的数位式(digital age)生活对大众健康的危害,犹如无声海啸,刹那间翻起滔天巨浪席卷而来。手机、WiFi、笔电、i-Pad等无线通讯产品所释放的人为电磁辐射(EMF),除了导致电磁辐射敏感症(EHS)外,亦可因为长期干扰细胞膜通透性、粒腺体功能及DNA等,造成慢性的健康伤害,包含改变心理认知功能、不孕、心律不整及失眠等问题。洛杉矶大学便曾于《Epidemiology》期刊发表过相关研究,指出,怀孕妇女只要每天用上手机2至3次,即足以令其学龄前幼儿行为障碍增加54%,而儿童于7岁前开始使用手机,则高达80%出现行为异常,包含25%的情绪障碍、35%过动表现以及49%的操行问题。由此可以推断,基因虽会影响一个人的患病率,但其实环境、生活型态等可借由改变基因表观遗传来影响疾病的发生,这才是更即时、更直接的影响因子。

老化,也是造成疾病的一项重要因子,许多老年疾病,其实从年轻时就开始累积病根。比如分子检测可在20多岁的年轻人体内检测到心血管疾病的征兆,代表抗衰老(anti-aging) 的观念与执行也是维持长年健康的重要方式。不过,这里讲的抗老,指的并不是一个人的岁月年龄,而是身体的功能年龄(functional age),减缓人体器官的耗损,维持良好功能,即是储备健康。

预防医学的真谛—“不治已病,治未病”

医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要“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与渐受重视的“预防医学”概念刚好相呼应。然而该如何达到这样的目标呢? 梁医师认为适当了解个人“基因”,是踏出第一步的可行之道,先找出个人先天的弱点,设法加以补强,才能防范未然。以现行的科学技术,透过基因检测分析,可以了解个人先天的基因缺陷,比如BRCA基因突变者,罹患乳癌与卵巢癌的机率大幅提升;又如解毒基因的变异(variant)会增加各种NCDs的发生率。有了这些先天基因资讯,才能针对个人健康弱点加强。先天基因无法改变,但却可透过后天的饮食、习惯、生活型态等,改变表观遗传(epigenetics),关闭不好的基因版本、并且打开好的基因片段,逆转局势。

而是否应该让新生儿接受全基因定序呢? 梁锦华医师认为这也许成为一个趋势,不过目前来说,除了有特定遗传病因并非全然必要,重点还是在于环境与生活习惯,与其分析婴儿的基因,不如从小教导好的生活习惯、给予健康、安全的环境,才是长久之道。另外梁医师亦认为,不能将基因组分析(genome analysis)当作精准医疗的唯一准则,提醒大众千万别过于盲目投入。

对于大众闻之色变的癌症,梁医师简短的用一句话总结 : 其实就是“基因上膛,环境扣板机”,除了要告诉大众基因与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子外,也想强调即使先天不足,但只要透过环境、生活型态的良好控管,最后子弹仍然不会发射、疾病不会发生。若已罹癌,从功能医学的角度,可以透过基本功能性检测了解病患体内环境,透过针剂、口服等营养及生物活性分子的补充,再搭配全面的生活型态调整,来调控病患细胞内的分子讯息途径,扭转患者体内环境,打造不利癌细胞生长的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借此帮助患者抗癌,并在康复后长期维持纾缓状态免于复发。

纳入主流教育,功能医学更显威力

除了透过演讲、写书、设立诊所等方式推广功能医学,梁医师也期望功能医学能被纳入主流医学教育之中,纳入功能医学的观念,可以让主流医学的医师有更多想法与方法协助病患,其实哈佛医学院便设有博士后(post-doc)功能医学相关课程,台湾教育体系亦可借镜。功能医学不只教育医生,同时也必须教育病患,梁医师一再强调,要有正确的观念,才会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因此必须教导病患正确的观念,打破过往危害健康的生活型态,还清健康负债后,重新建立正确的生活模式、打造好的环境,才能累积正向的健康储蓄。

最后,梁医师也语重心长的与我们分享星球健康 (Planetary Health) 的概念,在过去的40年间(1970-2010),整个地球因环境、气候的变迁,造成超过 50%生物灭绝,然而这种现象却多半被归类为环保议题,无法获得大众充足的关注。事实上每个人皆是星球的小缩影,物种灭绝也反映在人体“菌丛失衡”(dysbiosis),造成自体免疫、过敏性疾病与心智问题 (mental health) 等大幅增加,足以证明人类健康直接受到全球暖化的气候影响。因此呼吁人人皆应有星球健康的概念,共同维持生活环境水平,如此才能真正获得世代健康。

文/Alma Wu

延伸阅读:如何扭转基因宿命?专访基因营养功能医学专家 刘博仁医师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