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時間賽跑!基因檢測降低乳癌治療試錯、提升治療成效

0

隨著基因檢測使得精準醫療大幅邁步,醫師依據病人基因特性能及早確立診斷,並投以適合的個人化治療選項。以全球發生率第一高、也高居台灣婦女癌症第一位的「乳癌」來說,不論是有乳癌家族史的高風險族群或是已罹病病人,都能因基因檢測受益。

「藉由乳癌基因檢測,可以儘早篩檢出帶有 BRCA 基因突變、遺傳性乳癌的可能罹病者。如果是已罹病、已經接受治療的病人,基因檢測則能幫助分析藥物反應、抗藥性機制。」義大醫院一般外科魏敬庭醫師介紹乳癌基因檢測的兩大用途。

荷爾蒙陽性、HER2 陰性為最常見乳癌分型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20 年新增乳癌病例中約有 30% 年齡低於 50 歲,45-69 歲之間為好發年齡。常見乳癌亞型是依據 3 種基因表現分類,包含荷爾蒙受體 ER(雌激素受體)、PR(黃體激素受體),以及 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各類亞型的預後與治療策略有所差異。

在台灣,所有新診斷乳癌族群有 70% 都屬於荷爾蒙陽性、HER-2 陰性(HR+/HER2-)亞型,近 5 年比例更有逐步上升趨勢。

魏醫師介紹 HR+/HER2- 亞型現階段的治療主軸,是荷爾蒙藥物結合標靶藥 CDK4/6 抑制劑,而隨著藥物改良進展,荷爾蒙陽性族群普遍治療情形良好,治療週期相較其他亞型的延續得久,例如相比於棘手的三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存活期更長。但即使如此,荷爾蒙陽性族群可能因在治療過程中產生抗藥性反應、或者疏於篩檢追蹤,多年後仍面臨晚期復發與遠端轉移的風險。

藉基因檢測的精準治療與時間賽跑!

「針對 HR+/HER2- 的治療目標,目前是採取『堆疊』模式」魏醫師進一步解釋,「堆疊」指的是第一階段先透過荷爾蒙藥物控制疾病,使病人生活品質順利維持 3 年左右。下一階段隨著服藥產生抗藥性,而且也藉由基因檢測確定帶有特定突變,再轉換到下一代標靶藥,約可再疊加一年的疾病無惡化時間,藉由堆疊策略儘可能與時間賽跑。

因此在治療轉換過程中,確定病人帶有何種基因突變、以相應調整用藥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基因檢測的採檢方式可以直接取自腫瘤組織,或者在不易取得檢體條件下,以液態切片檢測進行。

HR+/HER2- 轉移性乳癌病人常見的基因突變型態有 ESR1、TP53、PIK3CA。ESR1 是荷爾蒙治療誘發的後天突變,會造成抗藥性機轉。TP53 則是抑制腫瘤生長的基因,突變會導致腫瘤異常增生。ESR1、TP53 兩突變發生機率都大約是 10~20%。

轉移性乳癌更常出現的是 PIK3CA 突變,發生率達 30-40%,其在 HER2+ 族群發生率約 30%、三陰性乳癌 10%。近年美國 FDA 已有核准針對 PIK3CA 突變的 PI3K 抑制劑藥物上市,因此一旦經檢測確定帶有 PIK3CA 突變就能盡快精準投藥,以延長下一線治療時間。

減少試錯與成本,帶來後線治療契機

「基因檢測在乳癌治療上扮演的角色是減少試錯。」

魏醫師總結道,儘管乳癌用藥進展快、國際上治療指引漸趨完整,但針對轉移性乳癌已使用過第一線標準治療者,後續的治療選項仍沒有那麼明確。因此下一階段特別需要進行基因檢測,判斷是否帶有 PIK3CA 突變,若有,這類族群接受 PI3K 抑制劑平均可維持 11-12 個月無惡化存活期;若沒有,則儘快再轉移到下一線化療。魏醫師也提醒不論何種乳癌族群,持續定期追蹤與治療都是維持生活品質的最佳管道。

延伸閱讀:基因檢測成治療利器!有效預防遺傳性乳癌及抗藥性基因突變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