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榮教授血液檢測新技術 獲邀美國抗癌登月計畫

0

來自台灣,目前為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分子藥理系(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Medical Pharmacology)的曾憲榮 (Hsian-Rong, Tseng) 教授及其團隊所研發的血液檢測晶片「奈米魔鬼氈(NanoVelcro)」,日前與美國知名醫療中心西達賽奈醫院(Cedars-Sinai)合作,由陳玠甫醫師帶領,透過血液篩檢即可捕捉癌症病患血液中的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協助醫師對腫瘤的變化作更有效率的監控與調整治療方案。而曾教授創辦的 CytoLumina 生技公司也於今年被甄選參與美國癌症登月計畫(The National Cancer Moonshot Initiative,為莫大殊榮。

洛加大曾憲榮教授(圖中第三排右二)與 Cedar Sinai 泌尿腫瘤科主任埃德溫 ‧波薩達斯醫師(Edwin Posadas)(第二排右二)共同參與美國癌症登月計畫的血液分析圖譜專案會議。(來源:曾憲榮教授提供)

洛加大曾憲榮教授 (第三排右一) 與 Cedar Sinai 泌尿腫瘤科主任埃德溫 ‧波薩達斯醫師(Edwin Posadas)(第二排右二)共同參與美國癌症登月計畫的血液分析圖譜專案會議。(來源:曾憲榮教授提供)

偵測癌症新技術 – 奈米魔鬼氈(NanoVelcro)

「奈米魔鬼氈(NanoVelcro)」是以「液態生物檢體(Liquid biopsies)」為概念,將病人血液流過僅有郵票大小的檢測晶片,晶片上佈滿比髮絲細 1000 倍並包覆抗體的奈米晶柱,可辨識並捕捉循環腫瘤細胞,協助醫師更方便地定期監測患者,根據病情給予適當治療,相關研究成果曾於 2015 年 1 月 27 日刊登在《ACS Nano》 期刊。研究團隊表示,某些更加惡性的癌細胞有較小的細胞核,而在患有晚期高侵襲性前列腺癌的患者血液裡,都可以檢測到這種具有非常小的細胞核的循環腫瘤細胞,這類循環腫瘤細胞與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肝和肺轉移或癌症擴散有關,而這項技術就是在癌症轉移前,即可檢測到這樣的癌細胞存在,因此在疾病進展早期,若能準確檢測出這些癌細胞,就可以幫助確定哪些患者的癌症更致命或有更高的擴散和轉移風險。

擁有台灣大學化學系博士學位赴美的曾憲榮教授,多年來致力於研發癌症篩檢技術,他表示此次與 Cedar Sinai 合作,是希望藉由這項新的血液檢測技術,幫助癌症的早期發現與治療,提升醫療效率。曾教授提到:「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藉由有效的檢測手段,引導先進抗癌藥物的使用,進而大幅改善癌症病人的預後;而我們現在已經發展了一項極度靈敏的新工具。」

基因線上在去年四月份舉辦的「2016 亞洲胞外體與液態生物檢體研討會」(Exosomes and Liquid Biopsies ASIA , ELBA) 邀請到曾教授分享他的研究。

基因線上在去年四月份舉辦的「2016 亞洲胞外體與液態生物檢體研討會」(Exosomes and Liquid Biopsies ASIA , ELBA) 邀請到曾教授分享他的研究。

延伸閱讀:液態生物檢體國際權威齊聚一堂 2016 ELBA 會後報導

參與美國抗癌登月計畫 幫助早期診斷和治療

與曾教授長期合作的 Cedar Sinai 泌尿腫瘤科主任埃德溫 ‧波薩達斯醫師(Edwin Posadas)表示,該技術讓醫師可透過每個月抽一管血就能監測病人的病情改變,即時調整治療方案,補足了傳統外科侵入性腫瘤採樣無法多次採檢的缺陷。他舉例說,儘管大部分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進展相對緩慢,對病人構成的風險較小,但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疾病卻是致命的;也因此前列腺癌長久以來都是男性癌症中的大宗。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預測,2017 年全美國將有近 2 萬 7 千名男性會死於此種癌症。因此,動態監測並提早確定病人所帶有的癌症生物學特性,已成為相當重要的研究方向。

而這項研究也已獲邀加入美國前副總統拜登(Joseph Robinette “Joe” Biden Jr.)發起的癌症登月計畫(U.S. Cancer Moonshot program)。該計畫是美國政府為了對抗癌症,集結學術界和生醫產業界所發起,包括頂尖藥廠、大學與癌症研究中心及生技公司;曾教授所創辦的 CytoLumina 生技公司也參與其中。

過去五年來, 曾教授與波薩達斯的團隊從癌症患者收集了血液樣本,以分析循環腫瘤細胞的組成分子,幫助了解前列腺癌和其他癌症的演變,他們及其團隊都期望這項研究成果,有助於為各種類型的癌症開發有效且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在癌症登月計畫的血液分析圖譜 (BloodPAC) 專案,研究團隊將從 1000 個以上的循環腫瘤細胞中所收集的顯微圖像資料與臨床數據進行分析。

塞繆爾奧斯欽綜合癌症研究所(Samuel Oschin Comprehensive Cancer Institute)的副主任,也是血液腫瘤科主任羅伯特‧菲林(Robert A. Figlin)指出:「微創方法(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s)可透過簡單的血液檢測來追蹤癌症發展,並提供了一種獨特和新穎的方式,幫助早期診斷和治療。」道出了這項新檢測技術在癌症登月計畫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此外,基因線上在今年 6 月即將舉辦「2017 亞洲胞外體與液態生物檢體研討會」,匯集歐、美、亞洲重量級專業人士,而曾憲榮教授也是講者之一,想更加了解液態活檢技術的最新進展,或對曾憲榮教授的研究感興趣者,歡迎蒞臨指教,詳情請見 :  http://conference.geneonline.news/

延伸閱讀:美國總統向癌症宣戰! 全力推動抗癌登月計畫(Cancer Moonshot)

圖片來源:
首圖為洛加大曾憲榮教授與西達賽奈醫院(Cedars-Sinai)合作血液活檢腫瘤新技術的「奈米魔鬼氈(NanoVelcro)」晶片,來源: Image courtesy of Cedars-Sinai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