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募資到 IPO:世界與臺灣生醫資本市場展望與挑戰

0

近年來,台灣生技醫療產業在全球市場中逐漸嶄露頭角,特別是在創新醫療、精準醫療與資本市場表現方面。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黃珮娟介紹的「新創募資到 IPO:台灣生醫資本市場展望」報告中,詳細探討台灣生技產業如何從初期募資階段逐步發展到首次公開發行(IPO)的過程,並展望未來的發展潛力。

台灣生醫產業 IPO 活躍度創新高

台灣生醫產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有目共睹。自 2014 年至 2024 年 9 月間,台灣生技醫療類股 IPO 掛牌公司數量從 108 家逐步增加至 139 家,市場市值則從 6,351.54 億新台幣大幅成長至 1 兆 4,650 億新台幣。這樣的增長,反映出台灣在生技製藥、醫療設備及新興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快速發展。

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全球對精準醫療、基因治療及疫苗研發的高度關注,台灣生技產業因此受益,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推動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持續擴展。同時,隨著更多生技新創企業的興起,這些公司選擇在台灣掛牌上市,藉此取得研發與業務拓展所需的資金支持。

美國與香港生技市場指數對比:不同的挑戰與機遇

除了台灣市場,黃珮娟會計師的報告也對美國與香港生技醫療股價指數在 2020 年至 2024 年的表現進行詳細比較。美國 Nasdaq 生技指數自 2020 年疫情爆發後迅速上升,在疫苗和治療藥物研發的推動下,指數於 2021 年初達到 5,000 點以上的高峰。然而,隨著美國進入升息週期以及市場對高估值股的預期調整,生技指數開始回調,至 2024 年逐步下探。

相比之下,香港恒生生技醫療指數則更多受到中國政策與監管變動的影響。2020 年疫情初期,受中國生技企業的帶動,恒生生技指數一度上升。然而,2021 年後,隨著監管加強及政策變動,市場投資情緒轉變,指數逐步下滑並在 2023 年後持續低迷。

整體而言,美國生技股指數的波動更多受研發進展及利率政策影響,而香港市場則更具政策敏感性,反彈能力較弱。這樣的市場特性對投資者而言,無論是進入美國還是香港市場,都需審慎考量風險與潛在回報。

台灣生醫 IPO 募資趨勢:資金回流、信心提升

台灣生技產業 IPO 的募資表現也備受矚目。根據報告,2019 年至 2024 年 9 月的募資金額呈現顯著波動。2019 年台灣生醫 IPO 募資總額約為 2,726 億新台幣,2022 年則上升至 1,827 億新台幣,顯示出資金對生技醫療產業的關注與支持。特別是 2024 年 9 月,募資總金額已達 8,083 億新台幣,創下新高,反映出台灣資本市場對該產業的強勁支持。

然而,2023 年的募資平均金額曾一度下降至 391 億新台幣,反映出當年市場對生技產業的投資熱情有所減弱。隨著全球經濟回穩及市場對生技創新技術的重視,2024 年募資金額顯示出回升跡象,平均金額也重回 808 億新台幣,顯示出投資者對於台灣生技產業前景的樂觀態度。

台灣生技公司上市後股價表現:多數呈現正面走勢

在台灣資本市場中,新上市生技公司的股價表現也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之一。報告顯示,自 2019 年至 2024 年間,台灣多數生技公司在 IPO 上市後 30 天內股價表現較為正面,顯示出台灣市場對於生技產業的熱情與資金支持。例如,昱展新藥在 2024 年上市後股價上漲達 176%,台生材自 2019 年上市後也穩步上升至 109%。

然而,也有部分公司在上市初期面臨挑戰,如 2024 年上市的沖罡,上市後股價下跌 7%。這些情況顯示出台灣生技產業雖然整體呈現成長態勢,但各公司在面對市場挑戰時的表現有所不同,投資者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美國與香港生技 IPO 市場:多家公司面臨股價挑戰

對比台灣市場,美國和香港的生技公司在 IPO 上市後的表現則相對不穩定。特別是在美國,2023 年至 2024 年間,多數生技公司 IPO 後股價出現下跌。儘管如 Structure Therapeutics 和 Apogee Therapeutics 等公司的股價分別上升至 153% 和 140%,但更多公司如 MANGOCEUTICALS、Lucy Scientific Discovery 在上市後股價跌幅達到 -100%,顯示出市場對於新藥研發高風險的顧慮。

香港市場方面,2023 至 2024 年間,無盈利生技公司在港交所的股價表現也普遍低迷。例如,君聖藥業醫藥-B 在上市後股價下跌至 1.18 港幣,反映出市場對於其未來盈利能力的擔憂。相比之下,同源康醫藥-B 的股價則從上市首日的 5.79 港幣升至 31.95 港幣,顯示出其癌症治療小分子藥物的市場潛力。

次產業組成:創新藥物與再生醫療領域成為市場焦點

在生技產業的次產業組成方面,無論是在台灣還是美國,創新藥物和再生醫療皆為市場熱點。美國自 2012 年至 2024 年間,共有 19 家小分子新藥公司及 15 家再生醫療公司成功 IPO 並募資超過 1 億美元。這些公司的技術創新及市場潛力使其成為投資者眼中的亮點。

台灣生技產業則在 2007 年生技新藥條例實施後,逐步形成創新藥物和再生醫療的發展態勢。2020 年至 2024 年間,台灣在基因治療和細胞療法領域的進展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成為資本市場的投資焦點。

政策支持:強化生醫產業國際競爭力

台灣生醫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2023 年,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TC)建議台灣加大對生醫產業的投入,包括參考 OECD 國家標準,將醫療保健支出占 GDP 的比例提升至 8% 以上,並推動新藥基金和健保沙盒,以支持新藥研發與上市。這些政策有助於加速台灣生醫產業的創新步伐,提升國際競爭力。

此外,政府也在 2023 至 2024 年間推動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修正草案,擴大台灣生物資料庫應用範圍,並透過「三同價、同效價」等藥價政策,增強醫療保險的覆蓋率,進一步降低民眾醫療負擔。

結語:前景廣闊、挑戰與機遇並存

台灣生技醫療產業在疫情後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從資本市場的穩定成長到創新藥物的國際授權,再到政府政策的支持,這些因素使台灣在全球生醫市場中占據重要位置。未來,隨著新技術的持續推進和資本市場的支持,台灣生技產業有望在創新與國際合作方面實現更多突破,成為全球生技創新的重要推動者。

然而,面對全球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及國際競爭壓力,台灣生技產業也需持續提升自身技術能力和市場適應性,才能在快速變化的生醫領域中保持競爭優勢。透過政府、產業和資本市場的共同努力,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仍然被廣泛看好。

編按:

本篇報導內容,係參考 2024 年 10 月 16 日,社團法人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舉辦之「生技創新茁壯之路」論壇中,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黃珮娟,針對「新創募資到 IPO:台灣生醫資本市場展望」進行之主題演講。

延伸閱讀:疫後時代的生技產業趨勢與創新—從精準醫療到永續發展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