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AC、奈米抗体如何成为新兴生物疗法?挑战与机会?

0

DNA 受损、老化、免疫力下降等因子会使我们生病,如肿瘤、糖尿病、心脏病等。许多生物疗法,也根据这些因子对症下药,进行研发。2020 亚洲生技大会(BIO Asia-Taiwan)亚洲生技论坛的 Session 10 “New Frontiers in Therapeutics”,聚焦于新兴生物疗法的发展。

Pfizer 全球商业发展商务总监 Toru Seo 提到,目前新颖的生物治疗包含抗体药物复合体(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和奈米粒子、双特异性抗体、CAR-T、鲨鱼 VNAR 单域抗体、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 PROTAC)等来治疗癌症或其疾病。

蛋白质水解标靶嵌合体(PROTAC)可进行高效特异性的蛋白降解

其中,PROTAC 技术也是近年来各大药厂专注的领域。该技术利用人体自身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实现对标靶特定蛋白的降解,只需要小分子药物短暂地与特定的蛋白结合、给蛋白打上“泛素化”的标签,就可以实现高效特异性的蛋白降解。

奈米抗体比传统抗体更稳定,但成本过高

骆驼科动物(包含骆驼与羊驼等)的 VHH 抗体以及鲨鱼 VNAR 单域抗体,皆属于新型微小抗体。科学家利用这些微小抗体制造出更小的奈米抗体。与传统抗体相比,超小分子量的奈米抗体能快速且更高剂量累积于组织中,使结构更稳定,具有口服或吸入给药的潜力,进入体内未结合之奈米抗体易被清除,使毒性较低。然而,目前有一些障碍,例如抗原决定位找寻,成本过高问题。

在研发这些新疗法时,需考虑细胞裂解、胞噬作用(phagocytosis)、抗体依赖毒性、补体相关细胞毒性、细胞激素释放症候群等安全性疑虑。若能解决上述问题,再提升抗体差异性、选择性,以及杰出的商业策略,可望帮助这些疗法成功。

结合 IOT 和 ICT 等技术 提升新疗法开发成功率

一般来说,开发生物新疗法的挑战在于研发时间长(10 年以上)、投资金额、研发成功率低,仅 12%~30%。但若能可结合 IOT 和 ICT 等技术来提升新疗法的长期效率和安全率,并且找到对的病人,有好的商业策略,法规的松绑,有好的化学制造管制(Chemistry, 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s, CMC)及供应链,来提升新疗法成功的机会。

延伸阅读:特定突变患者少,临床试验成本高!癌症精准医疗的挑战与机会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