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革新制药业:药物发现与临床试验的变革性方法

0

随着 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问世,让人们再度关注 AI 的无穷应用潜力。在 2024 亚洲生技大会(BIO Asia-Taiwan 2024)的“AI for Pharma”专题论坛,邀集各界专家探讨 AI 在制药产业的当前应用,特别是亚太地区的落地实况。讨论内容包含优化分子设计与抗体工程、加速识别候选药物、改良临床试验设计与预测药物的交互作用等。借由国际合作与创新技术,有望彻底改变制药研究与开发的效率、准确性与成果。

BIO Asia-Taiwan 2024 专题报导(基因线上国际版)

AstraZeneca 深度学习方法与产业合作,提升药物发现的 AI 分析预测能力

阿斯特捷利康剑桥人工智能中心主任 Tom Diethe 博士(摄:基因线上)

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本文简称 AZ)剑桥人工智能中心主任 Tom Diethe 博士首先谈到“医疗资讯交换国际标准(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FHIR)”的出现,成功让医疗资料具有可搜寻、可访问、可交换与可重复使用等四大特性。AZ 的整合性资料从药物发现、潜力标的识别、临床试验到上市等不同时期的多种资料,包含基因、病人、仪器量测甚至到市场资料,显示 AZ 能够产出与触及较以往都更加多元且全面的资料。

在研发流程方面,Diethe 博士解析 AI 能辅助生物制剂(Biologics)制造、药物开发的视觉化、电脑视觉模型建立、病人筛选、真实世界资料甚至是加速商业开发。他简述深度学习方法如何精简药物发现过程,例如借由自动化传统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任务,AI 可以加速分子设计和抗体工程。机器学习算法与 FHIR 资讯平台的整合帮助缩短时间和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候选分子的品质与多样性。最终目标是通过抗原表位(Epitope)与即插即用(plug-and-play)抗体模组的快速合成来加速生物制剂的 de novo 设计。

Envisagenics 通过 RNA 剪接充分利用高通量免疫疗法药物发现的量能

Envisagenics 共同创始人兼技术长 Martin Akerman 博士(摄:基因线上)

Envisagenics 共同创始人兼技术长 Martin Akerman 博士表示,RNA 的剪接错误可能产生肿瘤特异性的异构物(tumor-specific isoform),并编码出新的抗原表位。因此 Envisagenics 透过 AI 技术进行 RNA 剪接分析,借此识别新抗体表位以进行癌症新疗法开发,例如新型抗体药物复合体(ADC)。

针对外显子,Envisagenics 可以罗列大量的剪接可能组合,因此提高发现新药物目标的可能。此法在具有高度剪接失调的癌症中特别有效,尤其是乳腺癌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Martin Akerman 举例,利用旗下 SpiceCore 技术,找到非小细胞癌(NSCLC)特异性抗原 ENV-417,实验中也证明多数 NSCLC 病人中,大于 40% 的肿瘤细胞中可以发现 ENV-417 的存在。

AIffinity 核磁共振与人工智能增强药物发现

AIffinity 创办人 Thomas Evangelidis 博士(摄:基因线上)

AIffinity 创办人 Thomas Evangelidis 博士,探讨核磁共振(NMR)如何与 AI 整合以强化药物发现的能力。NMR 是一种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分子相互作用的有力技术,但其缺点是分析较为复杂且需要大量资源与成本。在进行蛋白质 NMR 实验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四个基本限制,首先是样品的准备,这包括从样品获取到适当处理。其次是实验设置与光谱处理,这包含如何设计与执行 NMR 实验并处理获得的数据。第三个问题是化学位移的分配,即将观察到的化学位移与特定的原子或分子片段进行配对。最后一个问题是确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通过解析 NMR 数据来获取蛋白质的精确三维构象。

而 AIffinity 的 4D-GRAPHS 技术通过一个 4D 光谱数据来鉴定蛋白质结构,过程分为三个主要步骤。首先,进行化学位移分配,以确定光谱中各种化学位移的对应关系。接着,进行 NMR 限制优化,优化蛋白质结构中各种核磁共振限制条件。最后,生成 3D 结构模型,这一步由 OpenFold 技术支持,将优化后的数据转化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模型。整个过程依赖于中程和长程核奥弗豪泽效应(NOE)距离限制,确保生成的结构模型准确可靠。这项技术有效地将单一 4D 光谱数据转化为准确的蛋白质三维结构,提供精确的结构资讯以支持后续的科学研究和应用。

另一方面,AIffinity 的药物设计技术具有多项独特优势,首先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即使在低浓度下也能进行检测,因此特别适用于聚集获或无序蛋白质的筛选。其次,此技术的筛选快速,每天可筛选高达 1,500 个样品。此外,这项技术还可以提供对于药物设计很重要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小分子(配体表位)的原子资讯。AIffinity 同时开发了生成式 AI 和虚拟筛选技术,有效结合配体表位的资讯,因此能够更精准高效地进行药物筛选与设计。

安宏整合 AI 技术以设计和发现新型蛋白质降解剂,时间快 3.8 倍且成本省 560 倍

安宏生医科学长陈淑贞博士(摄:基因线上)

安宏生医(AnHorn Medicines,本文简称“安宏”)科学长陈淑贞(Shu-Jen Chen)博士,深度分享 AI 技术在发现与设计蛋白质降解剂(Protein Degrader)的应用。蛋白质降解剂是一种新型疗法,利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借由识别、泛素化以降解不需要的蛋白质,在治疗效力与应用广泛性皆较传统疗法更具优势。

安宏的 AIMCADD 新药研发平台将 AI 技术与人类专业知识结合,负责标的探索、E3 连接酶选择、蛋白结构预测、配体生成、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接与组装降解剂库,并由生物化学团队协助合成与评估。善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 GPU 高速运算,安宏将药物发现时间缩短至 14 个月,比传统方法快 3.8 倍,成本则低于 120 万美元,节省超过 560 倍,烘托出 AI 药物开发的巨大潜力。

Medidata 通过 AI,在临床开发计划中做出更明智的数据驱动决策

Medidata 解决方案销售专员 NaHyun Kim 博士(摄:基因线上)

Medidata 解决方案销售专员 NaHyun Kim 博士表示,临床试验面临日益复杂、患者招募困难等挑战,而 AI 和机器学习(ML)技术则为此带来解决希望。Medidata AI 拥有全球最大的临床试验资料平台,整合营运与临床资料,提供模型预测、情境模拟、研究设计优化、参与者选择与试验站点监测,有效应对招募延迟和绩效不佳等问题。

以 AI 驱动的整合性资料在探索性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保护资料隐私。通过历史资料与 AI/ML 技术,可以优化试验设计,包括选择适应症、患者群体、合格标准,并缩短试验时间。而外部参考资料如 PubMed 与 ClinicalTrials.gov 提供的站点资料,也有助于进一步建立预测模型并分析站点拥挤程度,以提升试验效率。

总结来说,这次演讲充分呈现出 AI 在制药业的变革潜力,借此了解深度学习方法、产业合作和创新技术如何改变药物发现和临床开发流程。但是演讲者都强调,AI 不会取代人类专业知识,但它显著提升制药能力,加速流程并促进研发成果。

延伸阅读:BIO Asia-Taiwan 2024 专题报导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