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一種導致致命性運動神經元退化的罕見遺傳疾病,而基因療法諾健生(Zolgensma)的問世,為患者及其家庭帶來前所未有的希望。近(16)日,第 27 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與「SNQ 國家品質標章」頒獎典禮,台灣諾華醫藥學術部部長王兆寧醫師深入探討 Zolgensma 的科學原理、臨床進展及其在全球及台灣的應用現況,展示基因治療的新里程碑。
Zolgensma 於 51 國獲批,超過 3,700 患者恢復部分運動功能
王兆寧解釋,SMA 是一種由 SMN1 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 1)突變或缺陷導致的遺傳疾病,該基因負責生成維持運動神經元正常運作的 SMN 蛋白(Survival Motor Neuron Protein)。當 SMN 蛋白表達不足時,患者的運動神經元將逐步退化,導致漸進式肌肉無力和萎縮,並最終喪失吞嚥、呼吸等基本生命功能。特別是最嚴重的 SMA 第一型患者,若未接受治療,絕大多數無法活過 2 歲,因為失去運動神經元是不可逆的,必須藉由根本性的基因補充來延緩或阻止病情惡化。
王兆寧指出,Zolgensma 透過重組型第 9 血清型腺相關病毒載體(AAV9),以單次靜脈注射的方式將功能完整的 SMN1 基因送入患者的運動神經細胞中,實現恢復 SMN 蛋白表達的目標。Zolgensma 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針對 SMA 的基因療法,自推出以來已取得多國藥證,並成為 SMA 治療的標杆。截至目前,Zolgensma已經在 51 個國家獲批使用,並成功幫助超過 3,700 名患者恢復部分運動功能,甚至擺脫呼吸器依賴。
Zolgensma 的優勢主要在於幾項技術突破,首先是此它使用 AAV9 載體,這種載體擁有穿透血腦屏障的能力,可以將基因直接送入中樞神經系統的運動神經元細胞,實現治療的精準性。其次,與需要持續施打藥物的傳統治療方法不同,Zolgensma 只需單次治療即可達到長期效果,顯著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吞嚥及呼吸能力。其三,Zolgensma 使用的基因載體不會插入患者的基因體中,降低基因修飾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確保治療安全性與耐受性。王兆寧表示,在臨床試驗中,接受 Zolgensma 治療的 SMA 患兒的存活率顯著提高,多數患者的運動能力有明顯改善,達到可以自行翻身、坐起甚至行走的階段。
Zolgensma 去年納台灣健保,高品質製程與昂貴價格帶來挑戰
2023 年,Zolgensma 正式通過台灣藥證審核,並於同年 8 月納入健保給付,成為台灣首款基因治療藥物。根據台灣健保給付條件,6 個月以下、經基因檢測確認患有 SMA 第一型的嬰兒可接受治療。截至目前,台灣已有超過 15 位患者接受治療,且效果顯著。根據王兆寧展示的數據,首批接受治療的台灣患者均在短期內改善吞嚥能力,並逐漸恢復部分肌肉力量,幫助家屬大幅減輕照護壓力。
Zolgensma 的引入給台灣醫療體系帶來新挑戰,尤其是高品質基因製劑的製造與冷鏈運輸。王兆寧介紹基因製劑的生產流程挑戰,包括在生物反應器中加入質體 DNA 以生成高純度的 AAV 載體,以及進行多階段純化以去除雜質和非目標基因,確保製劑的安全性與活性。此外,製劑在運輸過程中需嚴格控制在 -60°C 以下的冷鏈條件下,以保持治療載體的穩定性。
談到未來發展,王兆寧指出,雖然 Zolgensma 已經為 SMA 患者提供突破性治療,但高昂的治療成本仍是一大挑戰。在國際市場中,Zolgensma 的價格高達 200 萬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昂貴的藥物之一。如何降低治療成本並提高全球可及性,是未來亟需解決的問題。
此外他也指出,基因治療雖然目前集中應用於罕見遺傳疾病,但其技術潛力遠超當前範疇。隨著基因編輯工具(如 CRISPR)的進步,未來基因療法可能在更多常見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作用,開創全新的醫療模式。
延伸閱讀:一文看懂 SMA 基因療法:各國醫療給付現況©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