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改写生物医药的跨领域新星

0

随着 2010 年后科技飞速的进步,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俨然已成生物技术领域的新星;其涉及的领域之广,举凡食物、药物、生质能(biofuels)都沾得上边,透过创新的生物工程技术给予生物学系统一个崭新的定义,更有学者将其视为颠覆生物经济(bioeconomy)的技术,能为全球的医疗保健、农业、制造业,甚至是环境能源提供创新、革命性的解决方案,也早已取得许多亮眼成果。

根据生医商品化中心(BioMed Commercialization Center, BMCC)于 2022 年的报告指出,合成生物学于 2021 年的全球市场规模已然趋近 150 亿美元,更保守估计至 2026 年时,将以 35% 的复合年增长率攀升超越 650 亿美元。一篇于 2020 年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 的文章大胆预言,等到 2030 年来临时,我们的所食、所穿、所用及所治疗之产品,将皆会拜合成生物学技术所赐。由此可见,合成生物学已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基因线上隆重推出此次特别专题“合成生物学”,将带领读者一览该领域应用的无穷潜力。本篇文章将首先切入合成生物学定义,简介多方面应用的层面,并在下一篇中深入探讨其于微生物治疗(microbiome therapy)的发展;最后,我们也将介绍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角逐的企业与新创公司,以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市场要角,共同掌握本世纪最令人兴奋的科学领域。

当代生技产业的创新制造力:合成生物学(基因线上国际版)

合成生物学为何物?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所提供的定义: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涉及生物改造的科学,使其赋有新能力,如合成特定物质、侦测环境等。

广义来说,合成生物学结合了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再透过生物工程的原理重新为生物系统设计新功能,让科学家能够任意研究、改变、复制、甚至创造出复杂的生物路径、DNA 基因序列与生物系统,进而为医学、制造业及农业等多方面向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某些情况下,合成生物学与基因编辑(genome editing)十分相似,因两者皆与生物基因编码的改变有关,但科学家对于前者通常特别着重于 DNA 的接合,并将其植入于特定生物的基因体中,以让其细胞表现特定功能;而后者则偏向生物体内 DNA 的微小修饰,透过小片段基因的删除或加入以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

“合成生物”学:从无到有合成一生物,可能吗?

合成生物学,真的能从无到有,合成出生物体吗?此答案是肯定的。2002 年,美国的科学家就成功完整地从零合成出小儿麻痺症病毒(poliovirus)的核酸基因,并产出具活性的病毒颗粒,此举向全球揭示了合成生物学的强大力量。2008 年,马里兰州的科学家更成功合成出首个细菌基因体-生殖道霉浆菌(Mycoplasma genitalium)的 DNA;2017 年同批科学家再次验证合成生物学的威力,合成出用于制作面包、酿酒的酵母菌部分基因体。而自此至今,学界仍在致力了解基因体运作的模式,以尝试更进一步拓展 DNA 合成技术的极限。

然而,近期有一刊登于 Nature 期刊上的英国研究似乎已完成此创举。来自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生理学与神经发育学系(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Development and Neuroscience)的研究团队突破性地模拟三种小鼠干细胞的交互作用,培养出小鼠胚胎细胞来形成大脑、跳动心脏及其他体内器官的发育基础。此研究成果已经超越其他干细胞实验的境界,也将合成生物学推上生物医疗道德上的浪尖。

合成生物学的革命性应用

不可否认的,合成生物学正大力推动着整体生物科学的进步,并不断地颠覆了各领域科学家的研究思维。以下根据合成生物学的两大宗应用领域介绍其革命性的潜能。

基因改造细胞:改造细胞本身以实行特定功能

1. 基因疗法

以癌症疗法 CAR-T 细胞为例,透过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技术,可改造癌症患者的免疫 T 细胞,进而达到识别与攻击癌细胞的作用。而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病毒,现今也已用于多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的缺陷基因编辑载体,如严重复合型免疫缺乏症(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SCID)。

另外,也有研究正将患者的体细胞重新编码(reprogram)成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期望能使其增殖、分化成不同的细胞类型,以修复疾病损伤。除了能拓展我们对疾病的了解,同时降低动物实验的使用,并为个人化疗法、细胞疗法的开发铺路。而新基因载体的研发,可使其乘载更多的基因序列到标靶组织上,进而增加疗法或疫苗的疗效,并降低抗性与副作用的产生。

2. 异种移植

器官移植在临床上向来存在着庞大的需求。人类的免疫细胞可用于辨识与去除病原体,同时也是细胞与器官移植的一大阻碍。为突破这层障碍,科学家耗费多年在了解患者与移植器官、细胞的免疫反应,而借由加入合成生物学的基改技术应用,加速推动更安全、有效的移植案例。国际上在近一年内,陆续达成将猪肾、猪心移植于人体内的首例,为异种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写下里程碑。

 3. 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

另一个令人振奋的合成生物学进展,是可生成侦测疾病进程、并对疗效产生反应的诊断治疗(theranostic)细胞株。透过改造细菌、哺乳类的细胞,达到即时诊断、治疗疾病的效果,并能对个体引发最小的侵犯性。目前此类的微生物疗法可应用于癌症、自体免疫疾病与代谢性疾病等治疗,已于临床试验展现了极大潜力。

合成生物学的临床应用:生物传感器(microbial sensors)可透过监测生物标记物(biomarkers)的表现,应用于早期、即时的疾病诊断。(图片来源:Nature

细胞合成工厂:改造细胞以生成特定物质

随着代谢学工程(metabolic engineering)的进步,现今科学家已成功将天然合成的途径转移到生物性的生产平台上,如酵母、细菌、甚至是人体细胞中。利用基因转殖、基因编辑或酵素转移等方式,改造过的细胞能生产多种药物分子,并朝着高通量的大规模生产路途中迈进。

1. 酵母制成的各类型药物

可用于酿酒、制面包的酵母菌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由于其基因组的特征明确、生理学也已被了解透彻,加上其具有强大的同源性重组机制(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意味着参与重组的染色体 DNA 具高相似性,但不一定为同源染色体;而此类型的 DNA 重组机制在原核与真核细胞都有可能发生),使其成为合成生物学发展的最佳工具。

透过基因改造酵母菌,开启了酵母菌生产工厂的无限可能。目前科学家已藉其生产出抗生素、抗癌药、鸦片类止痛剂及抗氧化物等多种化合物,并且还在持续开发其潜能。酵母的合成生物学不仅展现天然产物的丰富多样性,还有望解决人类未来的健康危机与挑战。

酵母菌目前可用于生产的物质丰富,包含抗微生物剂、抗癌药、止痛药、抗氧化剂及蛇毒等多项应用。(图片来源:Genes

2. 疫苗与抗体生成

疫苗的目的是让人体能在接触到病原体之前先产生抗体,进而降低感染机率,或感染后造成重症、死亡的机会。疫苗技术自问世以来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有趣的是,多数药物都是使用标准化的化学工程制成,疫苗却需要透过全细胞生产,因此较难以标准化。而引入合成生物学的辅助,透过 mRNA 技术可近乎无限地合成衍生物,突破了疫苗量化生产的阻碍;再加入菌株工程与分子设计,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优化、系统化疫苗的生产,成为合成生物学大展拳脚的一大领域。

目前应用于疫苗生成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包含基因密码子去优化(Genomic codon deoptimization,让原核蛋白质表现系统中顺利合成目标蛋白)、DNA 疫苗及 RNA 疫苗。

从在大肠杆菌中创造开关,到现今用于疫苗大规模开发、高通量诊断及癌症疗法,合成生物学在过去的 20 年以惊人速度在发展,并随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蛋白质工程及系统生物学的进步不断精进。而科学家也不断将电场、磁场、更复杂的遗传学及生物计算等学问加入这门领域,以成就下一个改变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而无论具体应用如何,合成生物学将持续带领市场步伐迈向更高的境界,为生物医学企业带来长远、持久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合成生物学也是一把双面刃。尽管其在多方位的应用上带来无限益处,能解决全球的要紧需求,却可能潜在对自然、环境与人体产生致命风险。而政府在面对日渐茁壮的合成生物学的多方面应用,不论是生物能、疗法或食物,都应有相对应的规范与对策,让合成生物界能在扩大投资研发与道德伦理上取得最佳的平衡。

延伸阅读:借助细菌组装人工细胞,合成生物学又一新突破!

参考资料: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20122-2
2. https://www.genome.gov/about-genomics/policy-issues/Synthetic-Biology#:~:text=Synthetic%20biology%20is%20a%20field,in%20medicine%2C%20manufacturing%20and%20agriculture.
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246-3
4.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287079/
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070867/
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834237/
7.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2100060X
8. https://doi.org/10.3389/fbioe.2019.00175
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6-021-00383-3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