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和基因療法 30 年內成主流?聚焦於載體效率和安全性、個人化細胞療法

0

目前疾病治療仍以小分子藥物和抗體為主,但隨著細胞和基因療法的進步,能進一步解決更複雜或更精細的問題,例如細胞互動失調、基因異位、突變等,可望在未來與小分子藥物和抗體並駕齊驅,甚至超越它們。

BIO Digital 的「The Next Generation of Medicine: Cell Therapies, Gene Therapies and Beyond」邀請到,Roche 全球製藥夥伴總監 James Sabry 博士、Spark Therapeutics 研發長 Federico Mingozzi 博士、Adaptive Biotechnologies 創辦人兼研發長 Harlan Robins 博士共同討論不同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的趨勢和生技醫藥公司合作夥伴關係,並且深入研究新一代的細胞和基因療法,以及其他領域的未來前景。

細胞和基因療法重要性逐年增加,且可望在 30 年內取代小分子和抗體療法?

Sabry 博士一開始就提到,從現在起約 30年,小分子和抗體療法仍在醫藥領域扮演相當重要角色,但它們的重要性也將逐漸降低,細胞和基因療法將在未來占主導地位。在關注醫療照護產業的未來時,Roche 正在對小型公司的創新進行投資。他們們不僅對於改進抗體療法或小分子藥物感到興趣,而且對於可能主導格局的細胞和基因療法感興趣。他們在先前與 Spark 和 Adaptive 達成的交易是從往後 10 年、20 年,甚至 30 年,讓細胞和基因療法成為未來醫藥領域的主流。

更有效且更安全的病毒運送載體?

Mingozzi 博士提到,Spark 也正在廣泛研究包含血友病在內的單基因疾病基因療法,而且他們也正在驗證其基因治療平台,期望將其用於治療許多更複雜的疾病。其中,新一代的載體能克服目前細胞和基因療法的障礙,將這領域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使它們能在治療更多且更複雜的疾病。目前,仍然有巨大的機會使用他們的病毒衣殼(viral capsid)當作載體,使傳遞的基因更具專一性。另外,有很多方法可以使腺病毒載體(adenoviral vectors, AVV)能更有效且更安全,並驅動治療基因的表現,然後使其能更好控制。若能進一步改進基因運送平台,可能擴展其治療適應症。甚至,未來 AVV 可能會被更有效的傳遞系統取代。

延伸閱讀:COVID-19 衝擊細胞與基因療法臨床試驗設計、申請和審查?-BIO Digital 亮點

基因編輯於免疫診斷和治療之應用

Adaptive 已將其免疫驅動藥物的方法從診斷學應用於治療學。Robins 博士提到,免疫系統並沒有像人們所做的那樣,在治療方法和診斷方法之間做出區分。他們的公司專注於 T 細胞和 B 細胞受體,與病原體或病原體的一部分結合,或者在癌症的情況下,與基因的突變片段結合。這種結合是免疫系統發現問題且引發免疫反應的方式。 因此,對同一個分子來說,同時是診斷和標靶分子。與眾不同的是,就發展而言,推動治療發展所需的能力,比診斷學所需的能力更為強大。在這種情況下,其合作夥伴 Roche 將提供他們強大的動力和能力。

個人化細胞療法的可行性?

三位專家也一致認為,「如何加強基因操作」尚未達到其局限性,但是仍有很多障礙。例如,設定特定目標,尤其是在癌症領域,仍然是一個障礙。為了克服這一問題, Robins 博士建議使細胞本身更強大,但他也擔憂其安全性。

對此,另一種方法是為每位患者制定個人化細胞療法,藉由即時為個體制定療法,來重新定義個人化醫學。這不僅需要考慮細胞和標靶機制,還需要考慮細胞形成的整合且相互作用與關聯性的網路。

Sabry 博士則建議,一旦他們開始重新建立正常的免疫調節,對於細胞療法過於強大或不夠強大的一些擔憂就會消失。其原因是您將使用「免疫系統內建的調控方式,以及細微的調節系統來調節其功能和變化」。

大型製藥與新創相互合作 共同承擔開發風險!

Sabry 博士提到,若要完成「開發出成功的細胞和基因療法」的目標和預測,需要每一個團隊共同承擔所有風險。目前,大型製藥公司主要透過與較小型的新創公司合作或收購它們,來實現這一目標。但是,在收購中,還有另一個風險是,較小的公司將被納入,並失去其創新動力。因此,Sabry 博士堅持建議,最重要的是新創公司在被收購後,仍必須獨立營運,例如,Genentech 和 Spark 在被 Roche 收購後,都獨立營運。

Mingozzi 博士也補充:這是一個平衡問題,你不能自己做任何事情。

延伸閱讀:法規跟不上細胞和基因療法技術的發展? FDA 如何面對?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