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塔人的粒线体变化,古 DNA 揭露未知混血秘辛

0

人类从何而来,如何演化成现在这个样子,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关注。西元 1856 年首度为人知悉的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尽管开始时没引起太大重视,却揭示了今日众所皆知的事实:我们智人并非独一无二,史前时代还有其他“人类”存在。

古代 DNA,看似矛盾的发现

已经灭亡的古代人种中,最早被发现的尼安德塔人,DNA 也是最早被定序成功的。1997 年发表在《Cell》期刊的划时代论文,比较尼安德塔人与智人的粒线体 DNA,得知尼安德塔人的变异落在智人族群以外,提供了“尼安德塔人不算是智人”遗传学上的证据。[1]

随着古代 DNA 研究的发展,如今尼安德塔人已有十余个完整的粒线体 DNA 发表,并且全都自成一群。而取得尼安德塔人的细胞核基因组之外,科学家还透过定序化石中的 DNA,意外发现另一种古代人种: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据细胞核基因组判断,他们更接近尼安德塔人,和我们较为疏远。[2][3]

暂且不管丹尼索瓦人,只看尼安德塔人与智人,估计两者粒线体分家的年代大概距今 40 万年;然而,细胞核基因组分家的年代,却是更早以前的 55 到 77 万年前。为什么同样一个人,两种独立遗传的基因物质,在历史上的分家时间点却不一致?[4]

假说:巨大又微小的遗传交流

尼安德塔人与智人,除了粒线体与细胞核 DNA 分家时间不一致外,还有一点令人困惑。住在西班牙胡瑟裂谷(Sima de los Huesos),距今 43 万年的早期尼安德塔人,古遗传学家克服万难取得他们的 DNA 后(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人类 DNA),惊觉其粒线体与丹尼索瓦人相似,可是细胞核 DNA 却较为接近尼安德塔人。[5]

换个说法,早期尼安德塔人的粒线体,比较接近丹尼索瓦人,可是晚期的尼安德塔人却更像智人;加上之前得知,粒线体与细胞核 DNA 分家时间不一致;可见古代人类之间,势必发生过数次遗传交流,才造成我们如今在线索有限下,看似矛盾的状况。

瞎子摸象的遗传学家提出好几种假说,试图解决以上矛盾。其中一种是,细胞核基因组反映的是主要源流,而 3 种古代人类大分家以后,尼安德塔人又经历过小规模的基因流动;其造成影响是,巨大到让所有尼安德塔族群的粒线体被更换为新版,却又微小到不太影响细胞核基因组。

尼安德塔人族群,比本来以为的更庞大

来推敲以上假说中,事情何时发生。它不能超过智人与后世尼安德塔人粒线体分家的时间点,也就是 40 多万年前;但又要发生在所有尼安德塔人粒线体尚未分化前,因为后世所有尼安德塔人全都带有新版的粒线体,无一例外。近期发表的论文,替此一假说提供了有用的线索。[6]

新论文的样本来自德国 Hohlenstein–Stadel (以下简称 HST)遗址,是于 1937 年出土的大腿骨,所以是个老样本的新应用。古遗传学家从中获得完整的粒线体 DNA,确认它属于尼安德塔人,却跟已知的其他同类都有最大的差异。

理论上,若族群愈大,族群内就愈有机会累积更多遗传上的变异;因此比较个体之间的差异程度,若是愈大,或许能反映族群个体数目也愈多。

根据以上原理,之前认为(尚未离开非洲前的)智人族群远大于丹尼索瓦人,丹尼索瓦人又比尼安德塔人多一点。然而加上新的样本比较后,结果相当令人惊讶,尼安德塔人的族群,竟然其实跟智人差不多大!意谓过往由于取样侷限,太过低估尼安德塔人的人口。

DNA_Neanderthals

延伸阅读:让基因检测更正确──从非洲探索失落的遗传多样性

 

神秘混血事件,不晚于 27 万年前

用分子演化学的方法,估计各样本本身的岁数。论文指出,出土于阿尔泰山遗址(就是出土过丹尼索瓦人的同一处)的尼安德塔人是最古早的,距今达 13 万年,而新定序,德国的 HST 则是 12.4 万年。

将已知的尼安德塔样本摆在一起画出演化树,并估计分家年代,论文发现尽管  HST 与阿尔泰的尼安德塔人,几乎生存在同一时期,他们却可以视为 2 个分化已久的支系:HST 自成一支,阿尔泰和其他尼安德塔人则属另外一支。两者共同祖先能追溯到 27 万年前(介于距今 21.9 到 31.6 万年之间),这也就是上述提及的假说中,尼安德塔人与未知人种上演遗传交流,最晚可能发生的年代。

此次研究虽然表面上只获得一个新的尼安德塔粒线体 DNA,却带来不成比例的关键新知:一、尼安德塔人族群,其实曾经与智人差不多大。二、带来新版粒线体的神秘混血事件,取平均值的话,发生在 27 到 40 万年前之间,将统计误差考虑进去,则是介于 22 到 47 万年前。

问题:是谁?何地?怎么会?

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探索,比方说,带来新版粒线体的是什么人?尼安德塔人在哪里碰上他们?混血后又要怎么达成“改变粒线体达 100%,影响基因组却逼近 0%”的反差?

以上问题目前仍没有答案。将粒线体传给尼安德塔人的神秘人,与智人分家 40 万年,意即他们还不是智人,却是智人所属演化分支中的某一成员;考量到考古证据,或许是原本住在非洲,海德堡人旗下的某个族群。

尼安德塔人没有到过非洲,表示双方碰面的地点在非洲之外的某处,这不见得是欧洲,像是中东、高加索等地都有机会。另外由于混血最迟可能发生在 27 万年前,神秘人或许也是在离开非洲一段时间后,才碰上尼安德塔人。

至于混血后,源自粒线体和细胞核 DNA 命运的极端反差,目前资讯少到连推论都太过冒险。假如该假说为真,如此罕见的案例,别说人类演化,即使摆在整个演化领域下看都很值得重视。乐观的想,古代遗传学研究进展飞快,也许不久以后,我们就能得知答案。

文 / 寒波

延伸阅读:延伸阅读:基因也环保 ?! 长链非编码 RNA 的诞生

参考文献:
1. Krings, M., Stone, A., Schmitz, R. W., Krainitzki, H., Stoneking, M., & Pääbo, S. (1997). Neandertal DNA sequences and the origin of modern humans. Cell, 90(1), 19-30.Reich, D., Green, R. E., Kircher, M., Krause, J., Patterson, N., Durand, E. Y., … & Pääbo, S. (2010). Genetic history of an archaic hominin group from Denisova Cave in Siberia. Nature, 468(7327), 1053-1060.
2. 丹尼索瓦人(上):尼安德塔人的神秘近亲
3. Prüfer, K., Racimo, F., Patterson, N., Jay, F., Sankararaman, S., Sawyer, S., … & Li, H. (2014). Th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a Neanderthal from the Altai Mountains. Nature, 505(7481), 43-49.
4. Meyer, M., Arsuaga, J. L., de Filippo, C., Nagel, S., Aximu-Petri, A., Nickel, B., … & Viola, B. (2016). Nuclear DNA sequences from the Middle Pleistocene Sima de los Huesos hominins. Nature, 531(7595), 504-507.
5. Posth, C., Wißing, C., Kitagawa, K., Pagani, L., van Holstein, L., Racimo, F., … & Krause, J. (2017). Deeply divergent archaic mitochondrial genome provides lower time boundary for African gene flow into Neanderth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的粉丝团《同名的粉丝团》,欢迎参观、拍打、与喂食)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