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12),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與展昭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於 14 : 00在世貿一館第二會議室舉辦生技月開幕前記者會。
亞洲生技產業最大盛事-第16屆台灣生技月五合一系列活動將在下週7/18 – 22 於中國信託金融園區及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今年生技月承襲往年規模擴大舉辦,由近百位全球知名生技產業專家擔任講者,其中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ioBusiness Asia Conference, BBA)增加為3天9大主題,探討議題涵蓋國際創投、精準醫療、生物藥品及兩岸與東南亞市場商機。此外,43 場公司展望說明會(Company Presentation)及一對一商機媒合會(One-on-One Partnering)的參與陣容更不乏國際知名廠商,創投機構,線上預約的媒合場次更是即將爆滿且已創歷史新高。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李鍾熙理事長首先以幽默的口吻表示,世界盃足球賽下週一凌晨產生冠軍,並不會影響台灣生技月的進行,也希望颱風不要來攪局。他接著表示,因為台灣生技市場很小且發展有限,所以台灣生技發展一定要和國際接軌,互相交流。對此,本協會與台灣各生技產業先進於十五年前共同創立台灣生技月,期望不只讓國內生技廠商、學研單位互相交流,更透過與國際交流,促進台灣生技產業發展與增加能見度。轉眼間,台灣生技月今年邁向第十六年,因此擴大規模舉行,首先展場方面,吸引中、日、韓、澳、德、瑞、美、加等各國生技業者大陣仗來台參展之外,更首度增設雙層展廳,聚焦醫藥醫療、基因與生技服務、金融投資與服務、高階設備與實驗室檢測儀器、產學合作等 12大主題專區,超過 35 間上市興櫃知名企業、共計 600 間參展商,展出 1400 個攤位,規模歷年之最。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 李鍾熙理事長
李鍾熙理事長表示,台灣生技月研討會和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BA)等研討會議程從二天增加到三天,其中第一天(7/18)第一個會議就邀請到 1993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 Sir Richard John Roberts 博士蒞臨演講,分享基因改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GMO)及其帶給未來生技產業、經濟社會的重要影響,以及多名國內外生技學者專家,就全球最新生技技術、精準醫療、創新科技、一同分享與交流。此外,今年生技月也邀請多家創投專家齊聚分享,公司自新創至成長過程所需天使基金、創投、私募甚至於併購至上市資金取得的秘訣。更配合新南向政策,生技月更一次邀集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等國廠商舉辦東南亞新興市場商機論壇,讓台灣業者一次接觸最多潛在合作國家廠商,泰國更有生技製藥代表團與會,希望助台灣開拓東南亞市場一臂之力。秀傳亞洲微創手術中心「B.E.S.T」國際研討會也首度在生技月壓軸舉辦,由多位世界頂尖醫界、科技工程專家共同探討創新醫療器材研究發展之全球新思維。
經過長達三個月的專業評審,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今日(7/12)宣佈“2018傑出生技產業獎”得主,其中「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 由正瀚生技、太景生技獲得,二家公司皆具備優異研發生產能力及策略佈局,而且營收穩健成長,為主要獲獎原因;「潛力標竿獎」由逸達生技及台灣微創醫療器材獲得,二家公司則致力發展特色新藥、創新醫材,具雄厚的發展潛力,故此獲獎。此外,「年度產業創新獎」看重的是創新及創意產品,期望帶給生技產業一股活水,分別由安盛生技開發的“伊必測排卵檢測系統”、杏國新藥開發的「抗癌新藥 SB05/EndoTAG-1」及泰合生技開發的「TAH4411 癌症化療止吐口溶膜」獲選。
李鍾熙理事長對此表示,凡是績效卓越和深具潛力的生技企業或創新技術都應得到鼓勵表揚,以作為未來發展標竿,引領更多企業及資源投入,才能開創更具規模、水準和效益的生技產業。
現場採訪報導/Parker Yang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