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BTC 大會:張幼翔指罕病基因細胞療法優勢、並發揮「外包中心」角色

0

2024 年的 BTC 會議中,細胞基因療法的發展成為焦點之一。臺灣生物醫藥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張幼翔強調,細胞基因療法的市場在全球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根據市調分析,全球細胞基因療法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在 2027 年達到 400 億美元,年成長率高達 27%。這樣的成長主要由於細胞療法(Cell Therapy)、基因療法(Gene Therapy)以及組織工程(Tissue Engineering)領域的技術突破。

然而,儘管市場潛力巨大,張幼翔指出,臺灣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尚需進一步提升。他表示,全球約有 1,300 家公司從事細胞與基因療法的研發,其中 40% 位於北美,35% 在亞太區域。儘管臺灣擁有豐富的生技資源和技術實力,但要在這片紅海中脫穎而出仍面臨巨大挑戰。張幼翔特別強調,臺灣在開發罕見疾病療法(Orphan Disease Therapy)方面具備潛在優勢,這是未來可重點突破的領域。

專題報導:2024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

再生醫療法規結合結合 ICT 產業技術優勢,提升細胞基因療法的全球競爭力

細胞基因療法的發展不僅依賴於技術創新,更仰賴完善的法規支持。張幼翔提到,2024 年 6 月,臺灣通過了再生醫療法(Regenerative Medicine Act),這為細胞基因療法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礎。這項法律允許醫院經過倫理審查後,即可進行臨床實驗,這對於新療法的快速推廣具有重大意義。

然而,張幼翔也指出,再生醫療法雖然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法律框架,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仍需進一步細化。例如,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製造效率,以及如何在國際市場中尋求合作機會,這些都是未來必須面對的挑戰。他強調,臺灣應積極推動跨領域合作,結合 ICT 產業的技術優勢,以提升細胞基因療法的全球競爭力。

臺灣應發揮「外包中心」角色,有助吸引國際資金技術進臺灣市場

面對全球市場的激烈競爭,臺灣生醫產業的國際化戰略變得至關重要。張幼翔強調,臺灣應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強化與國際大藥廠的合作,並積極參與全球性的臨床實驗與技術研發,成為早期臨床試驗合作夥伴。他指出,臺灣在生醫產業中擁有眾多優勢,包括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先進的醫療設施以及強大的法規支持。適逢國際大藥廠退出新興療法之真空帶,台灣有望奠定開發新興產業的績優基礎。

此外,臺灣在全球細胞基因療法市場中應發揮「外包中心」(Outsourcing Hub)的角色,這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國際資金與技術進入臺灣市場。張幼翔強調,這樣的策略不僅能夠提高臺灣產業的全球競爭力,還能為國內生技企業創造更多商業機會與增值空間。

延伸閱讀:2024 年 BTC 會議:AI 賦能、智慧醫療與全球布局的六大戰略面向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