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0 月 9 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名字,這一獎項見證蛋白質科學史上兩個革命性發現的誕生:一個是創造全新蛋白質的壯舉,另一個則是突破預測蛋白質結構的長期困境。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大衛·貝克(David Baker)憑藉其在計算蛋白質設計領域的開創性研究,與來自英國 Google DeepMind 的戴密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約翰·馬丁·喬姆帕(John Jumper)攜手,以人工智慧(AI)預測蛋白質結構的技術,共同奪得這一榮譽。
這兩項發現揭示蛋白質,這些生物化學工具背後的精妙之處,為科學界開闢無限可能。正如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主席海納·林克(Heiner Linke)所說:「其中一項發現,展示構建奇妙蛋白質的可能;另一項則實現人類長達 50 年的夢想,從氨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結構。這兩個發現,為未來開創廣闊天地。」
蛋白質的世界:生命的化學工具
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石,控制並驅動所有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它們是荷爾蒙、訊號傳遞物質、抗體,也是各種組織的構建材料。由 20 種不同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具有驚人的多樣性,賦予生命無限可能。這些氨基酸排列成長鏈,並折疊成三維結構,而這一結構決定蛋白質的功能。然而,科學家們一直努力尋求從氨基酸序列預測其折疊方式,這是一項自 1970 年代以來就令科學家困惑不已的難題。
大衛·貝克於 2003 年進行突破性的研究,成功使用這些「生命的積木」,設計出與已知蛋白質完全不同的新型蛋白質。這是蛋白質設計領域的一個里程碑。從那時起,貝克的研究團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穎的蛋白質,其中一些蛋白質可以應用於藥物、疫苗、奈米材料和微型感測器。這一成就充分展現科學家在創建全新蛋白質上的無限想像力。
蛋白質結構的預測:懸而未決 50 年的夢想終於實現
在預測蛋白質結構方面,戴密斯·哈薩比斯和約翰·喬姆帕所引領的人工智慧技術取得驚人的突破。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序列以長鏈形式存在,並折疊成複雜的三維結構,這一結構決定其功能。然而,科學界長期以來試圖從氨基酸序列中預測其折疊方式,但這一直是一個困難重重的挑戰。
這一局面在 2020 年發生改變,哈薩比斯和喬姆帕開發 AlphaFold2 模型,成功預測所有已知 2 億種蛋白質的結構。這一技術的推出,讓人類得以洞悉蛋白質如何在細胞內運作,並為抗生素耐藥性的研究提供關鍵線索。此外,AlphaFold2 還幫助科學家繪製出能分解塑料的酵素,顯示出其在環境科學中的巨大潛力。
自 AlphaFold2 推出以來,來自 190 多個國家的 200 多萬名研究人員使用此一技術,進行各種科學應用,這使得蛋白質結構的研究進展迅速,也推動生物技術的發展。
科學的突破:改變未來的發現
生命無法離開蛋白質運轉,而如今,科學家不僅能預測蛋白質的結構,還能設計出全新的蛋白質,這為人類帶來更多可能。這一變革性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生命過程的理解,也將對藥物開發、環境保護、基因編輯等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以 1,100 萬瑞典克朗獎金,表彰這兩項開創性發現。大衛·貝克獲得其中一半獎金,而另一半則由戴密斯·哈薩比斯與約翰·喬姆帕共同分享。他們的工作,不僅是對蛋白質科學的巨大貢獻,也為未來無數可能的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些發現告訴我們,科學不僅僅是一個理性與實驗的領域,它同時也充滿想像與創造力。從蛋白質設計到結構預測,這些科學家突破自然界的界限,為人類探索更為複雜的生命現象提供新的視角,也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對科學與人類的貢獻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其聲明中強調,蛋白質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化學工具,隨著我們對蛋白質結構與設計的認識不斷加深,這些發現將在人類健康、環境保護和工業應用等領域產生持久而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利用蛋白質開發新藥,還是應用於材料科學,這些科學家的貢獻,都將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這些突破背後,不僅是數十年來無數科學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展示人類不懈追求知識與真理的精神。從華盛頓大學到 Google DeepMind,從實驗室到全球應用,這些科學家們的發現,將持續改變著我們所認識的世界。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