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是一部沙漠與文明交織的壯麗史詩。一望無際的沙丘在日月更迭中,孕育無數傳奇,從古代的遊牧部落到今日的現代國家,中東世界的故事以其獨特的文化脈絡和歷史深度吸引著世人。在生技醫藥方面,中東得益於人口結構變化、醫療需求提升、政策支持推動、不斷發展的學術和研究環境及大量基礎設施投資下,他們的醫療保健產業正持續轉型中,使肥沃月灣形塑出獨特的生物技術與醫療保健風貌。
前(2023)年,中東代表團即首次登台參訪而吸引各界目光。隨著 2025 年阿拉伯世界醫療設備博覽會(Arab Health 2025)於 1 月 27 至 30 日盛大開展,世界的目光再次矚目於美索不達米亞。本文將深入探討中東市場的多樣化需求、機會與挑戰,並針對國際企業進入中東市場提出可行的策略建議。
儘管年輕但癌症與慢性病不減,資源不均也成問題
中東地區正面臨複雜的人口健康生態系統,其特徵反映經濟發展與醫療挑戰的多重面向。在人口結構方面,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卡達等國呈現年輕化特徵,人口成長率高,但同時也面臨嚴峻的健康問題。
慢性疾病已成為這些地區非常主要的公共衛生議題。糖尿病尤其令人關切,在沙烏地阿拉伯等高收入國家,約 23% 的成年人罹患此疾病,顯示出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和遺傳因素已經深深影響當地。癌症更是嚴峻,已成為該地區第二大死亡原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每年新增病例高達 170 萬例,這不僅是醫療負擔,也為精準醫療和基因治療等創新醫療模式提供龐大市場商機。
醫療基礎設施的發展程度在不同國家間存在顯著差異。阿聯酋等海灣國家已大幅投資現代化醫療設施,但伊拉克、葉門等中低收入國家的醫療系統仍相對落後,「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成為一大挑戰。這種區域性醫療發展不平衡,不僅影響居民健康,也反映該地區社會經濟的複雜性。
此外,中東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飲食習慣以及快速城市化進程,都對居民的健康型態產生長遠影響。而區域性的醫療創新、預防保健政策以及跨國醫療合作,將成為未來應對這些健康挑戰的關鍵策略。
各國計劃倡議紛至沓來、加成三大醫療創新領域推動
中東多國政府已啟動醫療體系現代化計畫。例如,沙烏地的「2030 願景計畫」(Vision 2030)和阿聯酋的「智慧醫療倡議」(Smart Healthcare Initiative)目的是提升醫療科技水平,並鼓勵外資進入,為國際企業提供友善的投資環境。
2023 台灣醫療科技展中,專家於《海外醫療市場商機說明暨交流會》表示,中東生技醫藥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快速轉型與成長,主要由三大醫療創新領域共同推動:基因醫療與個人化治療、生物製劑市場以及數位智慧醫療。
海灣合作委員會主導中東六國生技醫療產業
2023 醫科展,中東代表團 Masoud George 團長介紹海灣合作委員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GCC)組成國家,主要包含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與卡達等國。GCC 會員國的醫療保健經濟正迅速成長,2020 年至 2022 年間的複合年增長率達到 9.5%。這一增長主要由年輕且不斷增長的人口、收入上升、非傳染性疾病(NCD)的流行率上升以及政府對醫療保健的投資所驅動。到 2022 年,GCC 醫療保健市場預計將達到 10,041 億美元,其中沙烏地阿拉伯佔最大份額(38%),阿聯酋和卡達分別持有 25% 和 15% 的股份。
PwC 報告指出,阿聯酋在 2023 年聯邦預算中撥款 13 億美元用於醫療保健和社區保護,同時也將其現有基礎設施轉型為區域醫療保健創新中心,吸引醫療旅遊業並促進醫療物流。另一方面,沙烏地阿拉伯則啟動國家轉型計劃,其中包括建立新的醫療城市。
此外,阿聯酋的生物技術也正吸引來自外國的直接投資。到 2028 年,該地區的生物技術市場預計將達到 26 億美元,其中阿聯酋和沙烏地阿拉伯將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兩國都在積極促進中東和北非(MENA)生命科學生態系統的發展。除了關注醫療保健之外,阿聯酋還利用生物技術實現環境永續性,應用於生物燃料和可生物降解塑膠的生產。
中東生醫產業百花齊放、穩健均衡將在地資源與金流挹注生醫
中東生物技術和醫療保健領域的特點是多元化組成,同時維持穩定的平衡。諸如成熟的跨國公司、地區領導者和創新新創公司都為該行業的成長做出貢獻。(如下表,基因線上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