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生物醫學與製藥促進會(SABPA)兩大旗艦專業論壇之一——第九屆治療與診斷前沿論壇(Frontiers in Therapeutics & Diagnostic Forum, 簡稱FTD)於 3 月 14 日美國南加州聖地牙哥圓滿落幕。來自南加州以及各地的學術研究機構、生技與製藥企業等約 470 位嘉賓出席此次論壇。論壇由 SABPA 會長劉毅博士揭開序幕。本屆論壇聚焦兩大主題:人工智慧(AI)及其於藥物研發中的應用,以及癌症最小殘留病灶(MRD)的檢測。
人工智慧引領新藥標靶開發
上午場由 FTD 主席 Stephanie Shi 與 Hui Wang 主持,圍繞人工智慧展開討論。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副教授 Rose Yu博士首先為論壇定下基調,介紹人工智慧的歷史與現況,以及其於各行各業,特別是醫藥研發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潛力。人工智慧已成功應用於新藥標靶的發現、小分子藥物設計、抗體與疫苗設計,以及現有小分子藥物的創新應用。隨後,Schrödinger 研發總裁 Karen Akinsanya 博士、Iambic 執行長 Thomas Miller 博士、Genesis Therapeutics 生物學資深副總裁 Stephen Dann 博士,以及 Cellformatica 執行長 Yury Goltsev 博士依序分享了他們運用 AI 於藥物研發的經驗與成功案例。
與會者可選擇參加五個由贊助商舉辦的交流學習環節,主題包含:Bioqual Solutions 針對寡核苷酸萃取的優化;ICE 生物科學提供的研發模組客製化服務;Porton/J-Star 的小分子藥物臨床前研發流程;Hit-Chem 基於 CRBN 的分子膠開發平台; WuXi 生物的皮下注射高濃度給藥技術。
癌症最小病灶檢測技術挑戰與契機
下午場由 Nathan Ihle 與 Howard Pan 主持,議程聚焦於人工智慧與癌症最小殘留病灶(MRD)檢測技術的進展。Tempus 首席醫學官 Ezra Cohen 博士介紹了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整合基因型與臨床資料,協助醫師根據基因型提供個人化治療方案。Personalis 產品管理總監 Dan Norton 博士與 Natera 副總裁 Sean Ferree 博士則分別分享了最新的癌症最小殘留病灶檢測技術與臨床試驗成果。UCSD 腫瘤醫師 Kay Yeung 博士則總結以 MRD 檢測指導治療的臨床進展與挑戰。
隨後進行了以癌症最小殘留病灶為主題的綜合座談。Kay Yeung 博士、Ezra Cohen 博士、Dan Norton 博士、Sean Ferree 博士、Element 生物科學執行長 Molly He 博士,以及 DLA Piper 合夥人 Jae Kim 博士,分別從臨床、技術開發與監管層面深入探討 MRD 檢測技術的臨床應用與潛力。
論壇並頒發本年度「創新與領導力獎」給予 Gracell 生物技術公司曹衛博士。曹博士分享了他從科學家轉型為企業家的心路歷程,以及在中美兩地創辦生技公司的經驗,並介紹了其運用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CAR-T)療法治療腫瘤的成功案例。
論壇最終在海報展示環節圓滿落幕。約有 40 位來自聖地牙哥及鄰近學術與研究機構的博士生與博士後研究員參與海報展示,並與產業界專家進行交流,探討研究成果的科學意義與產業應用潛力。經由與會者及產業評審評選,共有六位研究人員榮獲最佳海報獎。
第九屆 FTD 論壇是 SABPA 致力於促進南加州生技與製藥界連結的又一成功實例,充分展現出南加州在科學創新、尖端技術以及生物醫學與製藥產業上所展現的領先地位與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