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β 類澱粉蛋白質(amyloid beta, Aβ)在人類大腦中過度堆積以及 tau 蛋白過度磷酸化時,患者就容易誘發早發性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此外,科學家經由腰椎穿刺試驗和臨床前阿茲海默症獲得的腦脊髓液中發現,當腦部存在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但在臨床症狀出現之前,Aβ 和tau蛋白表現較低。然而,腰椎穿刺檢測對於許多患者來說,是昂貴且不方便的。
近日,由波士頓醫學中心的 Lauren Wright 醫師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新穎且具潛力的阿茲海默症預測因子,即眼液中的 Aβ 和 tau 蛋白表現過低時,患者的認知評分也呈現低評分。該研究首次將已知的阿茲海默症蛋白生物標記與眼睛的狀態聯繫起來。該研究刊登於《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一般來說,醫師在眼科手術中從患者提取出來的液體通常會被丟棄,而該研究團隊則收集 80 名眼科患者的眼液樣本,接著分析 Aβ 和 tau 蛋白等生物標記和簡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載脂蛋白E (apolipoprotein E, ApoE)等位基因狀態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MMSE 評分高低與玻璃體中的 Aβ40、Aβ42 和 tTau 表現成顯著正相關,生物標記表現低的受試者已經表現出輕度至阿茲海默症的跡象。並且上述生物標記與任何預先存在的眼睛狀況無關。此外,ɛ4 等位基因和 ɛ2 等位基因的存在與 Aβ40 表現和 p-Tau 表現升高有關。
該研究資深作者 Manju Subramanian 醫學博士表示,他們仍需要進一步研究,比較眼內蛋白質生物標記與更深入的神經系統檢測,以增加其準確性。
為了盡可能阻止阿茲海默症,在症狀出現之前,需要在疾病的早期階段向大腦提供治療。像該研究使用的眼科診斷工具能幫助醫師辨識及挑選出最有可能從臨床試驗或潛在藥物中獲益的患者。他們也能儘早開始改變其生活方式,進而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延伸閱讀:記憶的小偷:阿茲海默症(上) 延伸閱讀:記憶的小偷:阿茲海默症(下)參考資料:
1. J Alzheimers Dis. 2019 Mar 8. doi: 10.3233/JAD-181104. [Epub ahead of print]
2. https://www.beingpatient.com/alzheimers-eye-test/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