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中國地區的生物醫療研究重鎮之一,更是亞太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公司首次公開募股(IPO)中心,無疑是亞洲生醫產業的其中一個焦點城市。而剛於 5 月 31 日完滿結束,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二屆國際醫療健康周,不僅連繫了區內不同領域醫療保健領袖及產業精英,也充分突顯香港作為亞洲醫療行業創新和投資中心的戰略角色。
本屆國際醫療健康周期間不僅舉辦了多場與生技醫療相關的研討會和商貿配對會議,更設有兩大旗艦活動。分別為由香港政府及香港貿發局合辦,在 5 月 17 及 18 日舉辦的第 3 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Asia Summit on Global Health,下稱「論壇」),以及同期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 14 屆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下稱「醫療展」)。基因線上編輯團隊也有派員參與此兩項盛事,一方面了解香港生醫產業的最新動態,另一方面也與來自香港、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參展嘉賓交流分享。
香港抗疫大作戰! 次世代定序(NGS)助監測病毒走向與防止擴散(基因線上國際版)
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連繫全球展商及買家,呈現產學研合作成果
本屆醫療展主題為「智慧醫健 無限商機」,是疫情解封後香港首個大型實體生技活動,有超過 300 家來自香港、中國、日本、台灣、美國、加拿大等地的公司共襄盛舉,產業領域涵蓋疾病檢測、醫療器材、生物科技、智慧醫療、復康及長者護理用品等等,吸引了來自 56 個國家和地區、超過 10,000 名買家入場參觀採購。
近年香港政府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讓企業、大學、科研機構互相配合,造就技術創新上下游的對接與融合。而此次展會除了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等頂尖學府參與其中,也包括了多家獲本地大學支持或是從大學研究項目分拆出來的生技新創公司,呈現多項醫療健康產業相關的研發成果。另外香港科技園亦在會場設立專題展館,讓包括園方培育的新創公司在內的 30 家企業展示其科技創新成果。
展會首天(5 月 16 日),在會場亦同步舉辦香港醫療及保健器材行業協會論壇,大會邀請到多名香港和國際產業領袖以「香港—國際醫療科技樞紐」為題,分享最新醫療科技以及香港生技醫療的投資機遇。


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創建全方位醫療平台,促進產官學交流合作
論壇為期兩天,首天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以實體形式進行,而次日活動則全以線上模式進行。本屆大會主題為「醫健躍變 重塑未來」,匯聚超過 90 位來自 20 個國家及地區的政府機關代表、國際醫學專家學者、投資者、產業領袖等等,分享在醫療科技、公共衛生、國際商貿合作等領域的寶貴經驗及最新發展,探討生醫健康產業的前景與商機。論壇期間亦舉辦多個專題討論環節,深入探討醫療健康產業多個範疇,涵蓋生醫科技、氣候變化與健康、中西醫結合、老齡化、身心健康等。
論壇首日的除了有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及香港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發表開幕演講,大會更邀請到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以預先錄影形式致辭。演講當中他提到雖然新冠病毒已不再是「全球衛生緊急事件」,但全球日後仍有可能面對破壞力更強的病原體的威脅。為了更有效應對各種緊急事態,世衛組織提出了一個針對治理、募資、體系和工具等範疇的框架,並積極支援不同國家協商合作抗疫。各國要擺脫恐慌和忽視危機的惡性循環,共同努力建設一個公平、共融和團結的新世代。

進入主題環節,大會邀得葛蘭素史克(GSK)董事會主席司明麒(Sir Jonathan Symonds)擔任演講嘉賓,他說:「疫情肆虐時,全球並沒有以應有的方式合作。以後還會有另一個疫情,世界各國不能獨善其身,必須以全世界作為着眼點來解決全球性的問題,不應再如上一次般應對運作。」另一嘉賓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法人代表會長安永竜夫表示:「在推行以價值為基礎的醫療保健時,我們需要努力改善臨床結果並節約成本。我們期望通過開發新藥和醫療器械,以及健康風險管理來實現第一個目標。我們也正朝着個人化醫療邁進,以彌補醫療護理和預防疾病之間的差距。」
在後續的討論環節,創投機構晨興集團的創辦人暨董事長陳樂宗博士表示:「社會對醫療保健的需求,以至醫療保健的成本均大幅飆升,加上人類的預期壽命愈來愈長;種種因素都加重了全球醫療保健系統的壓力。面對相關的供需失衡,唯一可以彌補差距的方法是利用可擴展(Scalable),例如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兼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教授則提到:「要成功讓香港發展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我們必須把重點從科學文獻轉移到專利申請、科研商業化、以及協助更多新創企業成立。」
論壇首天在會場設有 InnoHealth Showcase 以及新創項目發表會,展示超過 140 個醫療健康產業相關創新科技企業的項目和解決方案。另外同場又舉辦了環球投資項目對接(ASGH Deal Making Session)以及投資媒合會,投資項目涵蓋生技醫藥、醫療器材、疾病診斷、智慧醫療及社區健康與保健等產業,促進生醫新創企業與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建立聯繫。

基因線上團隊親赴展場,專訪鹽野義製藥社長
基因線上編輯團隊此次也有派員前往香港參與論壇和醫療展,不僅現場親身了解香港生醫產業的最新動態,也與來自香港、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參展嘉賓交流分享,商談未來合作機會。團隊更非常榮幸能與論壇其中一位演講嘉賓,日本鹽野義製藥(Shionogi & Co., Ltd.)總裁兼社長手代木功(Isao Teshirogi)博士進行專訪。
訪問中他提到鹽野義作為一家專注於傳染病藥物的公司,有必要在全球健康議題投入更多人力物力。研發新藥無疑是當務之急,但與此同時,如何讓醫療產品分配更公平、更快速、價格更合理,也是需要在社會中啟動討論的重要課題。
手代木功博士又表示此次參與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不僅是由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博士去年到訪日本鹽野義公司時一手促成,也是因為看中香港、中國及整個亞洲地區的發展潛力。他強調:「亞洲毫無疑問是對全球影響力舉足輕重的地域。目前全世界約有 80 億人口,到了 2050 或 2060 年,人口更可能會高達 100 億,而當中的增長大部分將來自亞洲和非洲,故此與亞洲社會、亞洲公司和亞洲人合作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其中一個想要討論和實現的主題是如何在這個人口迅速增長的社會中更有效進行臨床研究。」他又指出亞洲醫療保健業務的增長潛力在於如何進行臨床研究或制定法規,使兩者協調一致,讓藥品儘早獲得核准,令亞洲人口早日受惠。
參考資料:
1. https://research.hktdc.com/tc/article/MzEzOTQ1MjMz
2. https://www.acnnewswire.com/press-release/english/83968/
3. https://www.hktdc.com/event/hkmedicalfair/tc/press-release/international-healthcare-week-returns-to-showcase-hong-kongs-strengths-in-healthcare-innovation-and-investment
4. https://info.hktdc.com/dm/asgh/2023/pdf/press-release/Healthcare_Week_boon_for_medical_industry_TC.pdf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