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生技產業風向球, BIO 2025 波士頓準備揮棒

0

全球生技界年度趨勢盛會北美生技展(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2025, 本文簡稱展會)將於美國時間 6月 16 日在波士頓盛大登場,預計吸引來自超過 80 國、逾 20,000 名產業人士與投資人共襄盛舉。因應近年人工智慧(AI)興起的熱潮,其中「AI 藥物開發」與「生技投資與商業發展」相關論壇引人注目,因為市場總是關注兩大核心問題:「資金應投入哪些領域?」「什麼將成為下一波成長風口?」本文選粹展會即將舉行之有關生技投資與 AI 新藥開發的論壇。

The State of Emerging Biotechs: Investment, Deal, and Pipeline Trends」,這場由展會方與 Norstella 共同舉辦的數據導向論壇,將深入解析新興生技公司的發展現況。內容涵蓋風險投資與公開市場募資趨勢、交易動態,以及研發管線的策略調整。面對市場持續低迷與競爭愈趨激烈,講者將探討生技公司如何在關鍵點吸引資金、並強調維持健全創新生技生態系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Return on Innovation」場次將闡述生物製造創新具備高度影響力。本場論壇由美國健康高級研究計畫局(ARPA-H)、早期創新者及投資界代表共同探討新型製造模式,挑戰傳統思維,並聚焦於如何提升市場接受度。內容涵蓋可擴展的創新技術、跨市場應用潛力,以及新興製程在實務與風險認知上的挑戰,協助業界把握未來製造轉型機會。

Oncology Investment Themes」論壇將揭示癌症領域仍是目前新藥研發中最具深度與多樣性的一環,僅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產品就接近 200 項,其中小分子藥物已降至不到一半(45%)。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細胞治療、癌症疫苗與放射性藥物等新型療法逐漸崛起,已占 15% 比重。近五年交易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內有一半的生技併購集中於這些創新模式,顯示資金流向已明顯轉變。本場論壇將深入分析腫瘤新藥的投資與交易趨勢,探討創投、授權與 IPO 等不同資本布局重點與未來走向。

AI Summit: What is Working? What is Next?」論壇將邀集多家 AI 藥物設計新創與藥廠高階主管,分享如何透過大型語言模型、結構預測演算法與自動化分析,加速靶點驗證與候選藥物篩選。AI 工具已能將早期藥物開發時程縮短 30% 至 50%,並降低開發風險。

然而,產業界亦強調,AI 雖強但「不是萬能藥」。在「We Still Need the People」場次中,來自莫德納與多家新創公司專家將探討,AI 正加速改變新藥研發流程,不僅提升藥物候選的品質,也提高臨床成功率。然而,除了老生常談的資料不足問題,跨領域人才的培育更是落實這項技術的關鍵。相關人才需同時具備計算化學、分子建模與生物醫藥背景,但目前這樣的人才仍顯稀缺。本場論壇邀請來自學界與業界的領袖,探討如何建立這類人才培育體系,填補研發與產學落差,讓技術創新與人力資源齊步前進。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