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9 日,基因線上與慶辰法律事務所聯合在 2022 BIO Asia-Taiwan 期間,盛大舉行生技月論壇,從「生技公司如何邁上成功之道?估值與授權有所不知」角度,邀請各界專家講者針對生技醫藥專利佈局、併購策略進行交流,深入探討生技市場未來走向。
會議開場邀請數位貴賓致詞,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李芳全理事長表示,專利法是促進醫藥產業競爭的良好機制,專利佈局則仰賴長久規劃策略。台北市生物產業協會張立言理事長也提到,整體專業佈局對於台灣企業進入全球市場競爭有關鍵影響力。
華威國際科技合夥人林翰飛進一步舉例,醫藥界若能類比台灣經濟支柱半導體產業,積極掌握上下游整合機會、市場開拓、法規與 IP 佈局、爭取國際資金,產值有望翻高 2-3 倍。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理事長李鐘熙總結道,生技醫藥產業不是只有科技與生產製造環節,另外財務投資、法務、智財權不僅不可或缺,缺乏這方面專業更是亞洲生技發展的最大障礙。
中美醫藥專利鏈接制度,開放或保護的兩難?
慶辰法律事務所創所合夥人侯慶辰律師,首先以「中美醫藥專利鏈結制度的比較」為題,從專利商品化、專利侵權分析等角度介紹醫藥領域 IP 的資產價值。身為南京華訊知識產權公司創辦人 ──首先將專利概念帶進中國的企業,侯律師分享在中國曾參與跟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諾華(Norvatis)、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等國際大廠與學名藥廠之間的專利訴訟案件,最終達成和解的案例。
「醫藥行業的衝突,就在用專利解決原廠藥與學名藥的仿製問題。」侯律師解釋進行專利無效攻擊案件的 2 個主要方向:專利內部、與專利外部。前者指的是專利本身寫作有瑕疵,也是中國專利最常出現的問題;專利外部則是藉由更早的文獻,推翻專利的新穎性與創造性。而談到醫藥專利市場,則不能忽略主要的壟斷大國美國。
美國於 1984 年通過 Hatch-Waxman Act,是有別美國過去著重創新與專利保護立場,首度往學名藥傾斜的法案。其中法案 Paragraph 4 規範若學名藥產品是第一申請(First-to-File)且挑戰專利成功,將擁有 180 天市場獨家銷售專賣期。該法透過降低專利侵權訴訟風險,促進原廠藥及學名藥間的公平競爭,深遠影響往後醫藥專利產業化的進程。最後侯律師也比較中、美專利鏈結制度的差異,儘管中國的市場獨佔權保障期限長達 12 個月,但近年仍未出現迸發式的 P4 訴訟案件,其他誘因與限制需要近一步觀察。
IP 為技術發展公司最重要資產
接著台杉投資王佳惠生技基金協理,分享從投資人的角度看 AI 技術應用在生醫領域時的智財管理議題,王協理介紹 AI 與生技技術結合的成功案例,創投公司在這類新興技術看到了投資機會,也讓製藥或生技公司看到更多研發的可行性。
例如來自位於瑞士 的 AI 公司 Nanolive SA 所開發的技術應用,Nanolive 旗下 tomography 造影機器以 AI 模式紀錄細胞的長期活動,能分析細胞甚至分子結構等多重參數,因此研究人員不需耗費大量人力持續監控細胞生長情形。除此該公司去年也發表另一 live T-cell assay 技術,許多投資人看見科技與生技結合不僅能作為研究工具,更有用於藥物開發、監測癌症用藥反應潛力,因此積極挹注基金。
王協理總結道,IP 是以技術為中心的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因為以技術為基礎的公司發展走向,相當高程度取決於該公司處理其智財資本資產、並將其轉化為戰略知識產權資產的策略,知識產權資產將使他們比競爭對手享有持續且不易被取代的競爭優勢。
醫療保健領域投資熱度寫下新高
論壇最後由康橋資本鄭又仁副總裁線上連線分享,鄭副總裁指出醫療保健領域的私募股權資本市場是過去 20 年全球所有產業中,累積最可觀收穫的產業類別,相關因素包含醫療保健相關投資的下行風險(down risk)平均低於其他行業別,且相比技術、能源等行業別投資回報的波動性也較小。
亞太地區則是醫療保健市場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由於人口結構老化、資源分配持續改善,為私募股權投資提供了重要機會。估計至 2026 年,亞太地區醫療保健支出將超過 3.6 萬億美元,由 2017 年起計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達 7.4%。其中 2020 年亞太地區醫藥市場規模 2,930 億 中國即佔據 1,370 億,成長幅度 9.6%,為亞太地區成長幅度最大市場。
鄭副總裁分析中國私募基金市場擴大,關鍵分水嶺是 2017 年起中國開始出現大量創新藥廠,發展推力除了來自政策動力,也關係到醫保制度改善,從腫瘤到心血管藥物都能進入醫保範圍,寫下中國新藥開發的重要轉折點。隨著藥物開發標準統一化、資本活躍、研發公司更專注研發高風險與高報酬藥物,皆呼應近年中國公司的授權案件增加熱度。
深入解析:專利鏈接制度差異、VC 投資趨勢、SPAC 暴起暴落?
論壇最後在江蘇華瀚醫藥科技李悅寧總經理的主持之下,邀請與會講者與專家們展開精彩討論。其中針對台、美、中三地專利鏈接制度差異,侯慶辰律師分析道除了受各地區訴訟制度、訴訟時程不一影響,也和司法制度的成熟程度有關。侯律師也預測中國未來的 P4 訴訟應該越來越快,因法定審理時間須在一年內完結,因此和解率高有助加速訴訟時程。
而面臨生技投資領域的「資金寒冬」,康橋資本鄭又仁副總裁點出,在經濟緊縮環境下 VC 選擇投資標的時會更審慎評估 R&D 風險可控性、公司有無國際化發展潛力、估值評估期限等多重條件。此外,台灣維昇藥業的林柏佑副總裁也舉例說明,該公司的募資新途徑不選擇傳統 VC,而是走可轉換公司債並擴大投資規模的交易策略。
Pacific 8 Ventures 傅斯誠醫師接著從臨床醫師與投資人雙重身分角度,提到美國的基因、細胞治療累積了許多創新進展,但如果轉到投資端,最注重風險與投資報酬率,因此會變得非常謹慎、平均募資時程拉長,市場仍在重整過渡期。不過也可以看到,如果有投資人破繭而出選定新穎標的,能成功帶動其他投資人積極跟進,在風險、投資報酬比例改變的大環境下創造出新市場。
基因線上財務長黃得信分析近年興起 SPAC 與傳統 IPO 上市途徑差異,他指出 2020-2021 上半年生技界 SPAC 案件創下高峰值。但隨著 IPO 市場回穩,且生技業 IPO 和其他企業相比門檻較低,尤其對新藥研發公司沒有獲利要求。綜合考量下,SPAC 誘因沒那麼大,生技有逐漸回復到傳統上市軌道趨勢,未來企業選擇不同上市途徑的傾向值得進一步觀察。
此次會議論壇匯集線上線下、台灣與中國共近 40,000 名聽眾熱烈參與,基因線上與慶辰法律事務所也特別在活動中舉行合作簽約儀式,盼透過雙方在專利法規、生醫產業分析與資訊平台方面的優勢結合,將來能為更多生技企業服務,有效佈局邁向國際市場。
延伸閱讀:佈局中國生技市場,搶先掌握知識產權及專利法規動態!©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