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腫瘤耐藥性的來源,細胞死亡過程的隨機性是關鍵?

0

儘管癌症治療上已有許多新療法出現,化療目前仍是對抗多數癌症的主要療法,這也是為什麼了解腫瘤細胞如何產生耐藥性是癌症研究的關鍵之一。

在《Science Advances》針對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的新研究中,澳洲加文醫學研究所(Garvan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團隊發現細胞在死亡過程中存在著「噪音」,這種噪音使腫瘤細胞對化療反應存在先天的隨機性,成為抵抗治療中的一大武器,也是癌細胞在化療後產生耐藥性的關鍵因素。

在腫瘤細胞鎖下耐藥狀態前出手

為了克服多種腫瘤可能產生的耐藥性,除了已知與化療耐藥性有關的表觀遺傳(epigenetics)機制,近年許多研究更關注在非遺傳機制在耐藥性中發揮的作用。在最新研究中,加文團隊便嘗試透過對神經母細胞瘤腫瘤細胞的觀察來找出耐藥性產生的關鍵。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侵襲性兒童腫瘤,對於化療具有高耐藥率,大約 15% 患者對化療沒有反應,另有 40-50% 患者會在初始反應後復發。

在使用數學模型模擬神經母細胞瘤死亡過程中的噪音信號後,研究人員將其應用於患者細胞樣本,透過尖端成像技術在腫瘤細胞中尋找對治療無反應的單個細胞並成功分離,最終從中發現了一種抗性標記,一組參與細胞凋亡(apoptosis)過程的蛋白質。

研究團隊認為,考量到神經母細胞瘤細胞一旦達到抵抗化療的狀態就無法再次恢復,這代表在腫瘤細胞鎖下狀態前還是存在一小段時間窗口可以對其進行治療。另一方面,這項研究結果顯示遺傳學並不能解釋一切,其他調控層面和腫瘤發展機制上也存在可以支援藥物反應的靶點,必須將其納入考量。

靶向腫瘤內「噪音」的藥物具應用潛力

癌症臨床試驗的傳統多是為已用盡所有治療選擇的患者提供新治療嘗試,但考量到這項研究結果所發現的內容,加文網路生物學實驗室負責人 David Croucher 認為,如果將化療與靶向腫瘤內這種噪音的藥物相結合,作為診斷後、腫瘤進入耐藥狀態前的第一線治療,將有望能取得最佳治療效果。

團隊目前已鎖定一些具有與化療結合使用潛力的已核准藥物,能穩定參與細胞死亡的基因表達,或改變腫瘤細胞進入耐藥狀態的先天閾值來嘗試應對耐藥性的產生,研究人員計畫下一步將開始推進至臨床試驗。

參考資料:
1. SCIENCE ADVANCES, 2023,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p8314
2.https://www.garvan.org.au/news-events/news/tumour-cells2019-response-to-chemotherapy-is-driven-by-randomness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