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中國誕生? 科學界對此強烈譴責!

0

11 月 26 日,中國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副教授表示,基因編輯(gene editing)雙胞胎姐妹於 11 月在中國誕生。他們在受精卵時期,透過 CRISPR 修改胚胎中的 CCR5 基因,創造出全球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

賀建奎副教授表示,他挑選 7 對正接受生育治療的夫婦,並且改變了其胚胎,其中只有一對夫婦成功懷孕。他使用 CRISPR 的目的,不在於用來治癒或預防遺傳性疾病,而是試圖賦予一種人們很少自然擁有的特性,也就增加抵抗未來可能感染 HIV 的能力。

但該試驗並沒有得到科學論文的支持,所以科學家們對基因體編輯工作的進展情況一無所知。因此,在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發布後,已有上百名中國學者聯合署名以及全世界科學家強烈譴責此行為違反生命和科學倫理。美國賓洲大學基因編輯專家兼遺傳學雜誌編輯 Kiran Musunuru 博士表示,該研究非常不符合人類道德和科學倫理。加州 Scripps 研究轉化研究所負責人 Eric Topol 博士也表示,該研究太不成熟了,他們正在處理人類的操作指令,將是一個大問題。

CRISPR 發明人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Jennifer Doudna 教授也發表聲明:「如果確認新聞報導內容屬實,該項研究就打破了全球科學共同體在用 CRISPR-Cas9編輯人類生殖細胞時謹慎和透明的慣例。公眾有必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一、臨床報告並沒有在經過同行評議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二、數據沒有經過同行評議,人們就無法確定基因編輯過程的精確度。三、假定今天的新聞得到證實,這使得對基因編輯技術的使用限制更為緊迫,我們應該限制對人類胚胎細胞的基因編輯僅僅用於確切的未被滿足的醫學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沒有其他切實可行的醫學手段,這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提倡的。同時,有必要確保目前很多重要的正在進行之中或者計劃中臨床研究不會因此被蒙上陰影,這些研究包含正在使用CRISPR 技術來治療存在的基因、感染或者其他成人和兒童疾病。對基因體編輯技術的使用應該保持公開透明的討論,這十分重要。未來三天在香港舉行的人類基因體編輯高峰會將是一個契機。」

另外一個 CRISPR 發明人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 Broad 研究所的張峰博士也對此發表聲明:「儘管我認同 HIV 愛滋病病毒對全球的威脅,但在目前這個階段,剔除人類胚胎細胞的 CCR5 基因,其風險要遠遠大於獲益,更何況剔除 CCR5 基因可能讓一個人對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更加易感。很重要的是,目前我們已經有常見也非常有效的手段來預防嬰兒從父母那裡感染 HIV 病毒。考慮到基因體編輯技術還處於早期研究研究,我支持全面暫停移植經過編輯胚胎,這也是媒體報導 CCR5 試驗當中的做法,直到我們建立一整套考慮周全的安全措施之後再開放。我不只是看到這其中的危險性,對於 CCR5 試驗缺乏透明性,我也感到深深擔憂。所有的醫學進步,基因編輯或者是其他領域,尤其是那些會影響到脆弱的人類,都應該是非常謹慎,而且經過仔細的試驗和公開的和患者、內科醫生、科學家以及其他科學共同體成員的討論之後,才能得到公正的實施。此外,在 2015 年,國際研究共同體曾表示,在全社會未達成統一的共識之前,推進任何有關生殖性的基因編輯都是不負責任的。這是 2015 年國際人類基因體編輯高峰會發表的共識聲明。我希望今年的高峰會能夠對這條新聞的含義有更深層次的對話和討論,並且提供指引,進而使得人類社會能夠從基因編輯當中最大的獲益。」

延伸閱讀:CRISPR 基因編輯教母-珍妮佛道納(Jennifer A. Doudna) 訪台演講

亞洲醫療科技創新論壇(Med X Tech Summit Asia)將於 11 月 29 日舉行,邀請美國 CRISPR 驅動的疾病檢測的搜尋引擎公司 Mammoth Biosciences 共同創辦人及執行長 Trevor Martin 博士和 Pacific 8 Ventures 管理合夥人 Chris Shu 以「CRISPR 及其巨大影響力」進行焦點對話。報名網址:https://bit.ly/2NUNbIg

參考資料:
1. https://www.statnews.com/2018/11/25/china-first-gene-edited-babies-born/
2. https://news.berkeley.edu/2018/11/26/doudna-responds-to-claim-of-first-crispr-edited-babies/
3.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12465/crispr-inventor-feng-zhang-calls-for-moratorium-on-baby-making/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