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0 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宣布一項劃時代的決策,將逐步淘汰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ies)與其他藥物研發中的動物實驗,轉而採用更貼近人體生理反應的「新型評估方法」(New Approach Methodologies, NAMs)。這項政策不僅意在提升藥物開發效率與安全性,也致力於降低研發成本與藥品價格,長遠來看,亦是一項關鍵的倫理轉向。
人類資料為本、科技為輔 — 重新定義藥物安全評估
此次變革涵蓋三大核心策略:首先,FDA 將推動運用 AI 與電腦模擬(Computational Modeling)技術來預測藥物毒性,進一步取代傳統的動物毒理實驗;其次,實驗室中培養的「類器官」(Organoids)及「晶片器官」(Organ-on-a-Chip)模型,將成為評估藥物對肝臟、心臟與免疫系統等人類重要器官毒性的主要工具;最後,FDA 也將引入其他國家已具臨床使用紀錄的「真實世界安全性資料」(Real-world Safety Data),以增進藥物有效性評估的速度與準確度。
FDA 局長 Martin A. Makary 醫學博士表示:「我們正處在藥物審查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時刻。這不僅將促進創新藥品能夠更快、更安全地提供給患者,也能有效減少不必要的動物實驗,達成公共健康與倫理的雙贏。」
不再強制部分動物實驗,鼓勵提交 NAMs 數據報告
FDA 已同步發布一份詳細的政策實施路線圖,規劃自即日起於「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階段開始,鼓勵研發者提交包含 NAMs 數據的報告。這些來自 AI 模擬與人體細胞模型的資料,將作為藥物安全性的重要評估依據。
這項變革性政策也將帶動監管機構進一步更新審查準則,使不再強制部分動物實驗成為可能。對製藥業者而言,若能提交高品質的非動物測試數據,將可能享有更快速的審查流程,這也將激勵業界投資並採用現代化試驗技術平台。
FDA 同時強調,這項轉型不會以安全性為代價。相反地,透過仿人體器官與 AI 模型,研究者將能偵測到過去動物實驗中可能忽略的毒性反應,進而提升藥物的安全性。
跨部門合作,引領新技術驗證計畫先河
為了落實 NAMs 評估方法的廣泛應用,FDA 將與多個聯邦機構緊密協作,包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毒理計畫、退伍軍人事務部等。這些機構將透過「跨機構替代方法驗證協調委員會」(ICCVAM)推進新方法的驗證與普及。
此外,FDA 也預計啟動一項試點計畫,邀請特定單株抗體開發者採用以 NAMs 為主的測試策略,在 FDA 密切監督下進行,並藉由研究結果為日後的政策修訂提供實證基礎。透過跨領域科技的應用與多部門合作,單株抗體等創新藥物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更快速、更安全且更人道的全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