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 2025 GTC 大會:台廠扮演要角,液冷、矽光子與高壓電源供應齊發

0

本週(3 月 17 至 21 日),輝達(NVIDIA)再次以 AI 技術變革者之姿在 GTC 2025 大會上震撼全球。在本次大會上,NVIDIA 針對其核心產品進行多層次的升級,特別是針對 GPU 架構的演進,展現出三大亮點:Blackwell Ultra、Rubin Ultra 及未來的 Feynman 架構。這些產品不僅承襲過往強大的運算效能,更在設計與散熱技術上取得突破。而在台廠方面在整個輝達生態系中,液態冷卻技術、高壓電源供應與矽光子皆扮演要角。

大會亮點屬 GPU 迭代進化:Blackwell、Rubin 與 Feynman

Blackwell Ultra 是 GTC 2025 的核心亮點之一,其 GPU 效能達到 1.5 倍提升,採用 NVLink 72 互連技術,具備 1.5 倍 FLOPS(浮點運算能力)和記憶體容量的升級。Blackwell Ultra 的架構中,特別採用 OAM(Open Accelerator Module)與 UBB(Universal Base Board)設計,使得其運算效率和散熱能力皆有突破。

在接續的 Rubin Ultra 架構中,NVIDIA 更進一步強化運算能力,達到 100 Petaflops,記憶體升級至 1TB 的 HBM4e(高頻寬記憶體),配備 365TB 記憶體及 4.6PB/s(4600TB/s)的頻寬,預計於 2027 年問世。特別的是,Rubin Ultra 採用 Feynman 架構,將運算能力提升至下一個紀元,未來預期搭載 HBM4e 記憶體及更高頻寬,進一步縮短數位孿生與即時模擬的距離。

除此之外,NVIDIA 還展示未來將推出的 Feynman GPU 架構,計畫於 2028 年問世,這將是繼 Rubin Ultra 之後的新一代產品,目的是帶來運算力的飛躍性提升,進一步提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運算的境界。

液冷技術、高壓電源供應與矽光子封裝:台達電、光寶科、奇鋐、雙鴻、欣興、景碩

隨著 AI 訓練與推論需求日益增長,如何解決散熱與供電成為 NVIDIA 的技術關鍵。GB300(伺服器架構)作為當前資料中心的核心裝備,採用液冷技術應對 1400W TDP(熱設計功率)的高效能需求。其內部結構中使用多片冷板(Cold Plate)覆蓋 CPU 和 GPU,並透過液冷管路快速帶走熱量,確保系統長時間運行的穩定性。

根據法人研究指出,台灣供應鏈在 NVIDIA GTC 2025 大會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液冷技術及電源管理方面表現亮眼。台達電(Delta Electronics)光寶科技(Lite-On Technology)成為高壓直流電源(HVDC,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模組的主要供應商,具備 98% 的能源轉換效率,為資料中心建設提供可靠的動力來源。

同時,奇鋐(AVC)雙鴻(Auras Technology)則在液冷解決方案上持續精進,提供高效冷卻模組及液冷技術支援,尤其是在 GB300 架構的高 TDP 環境下,其解熱效果顯著提升。此外,欣興電子(Unimicron)景碩科技(Kinsus Interconnect Technology)在高密度印刷電路板(PCB)供應鏈中,持續提供高品質 ABF 載板,應對資料中心龐大的計算需求。

在傳輸技術方面,NVIDIA 採用矽光子封裝技術(CPO, Co-packaged Optics)台積電日月光投入研發多年,此技術目的是解決高帶寬數據中心的傳輸瓶頸問題。CPO 技術將光學元件與電子元件集成在同一個封裝中,大幅提升資料傳輸速度與能效。在 GTC 2025 大會上,NVIDIA 宣布推出 Spectrum-X 交換器及 Quantum-X 交換器,搭載矽光子技術,達到 115.2 Tbps 的傳輸速度,為大型資料中心和 AI 工廠的內部網路帶來革命性突破。

從邊緣運算到人形機器人:廣達、鴻海

GTC 2025 不僅專注於硬體技術,還展現人工智慧在各種應用場景中的潛力,尤其是邊緣運算(Edge AI)與人形機器人的發展。NVIDIA 發布的 Isaac 平台(Isaac Platform)加速人形機器人開發,搭載強化學習模組,使其在實際應用中具備快速應變與深度學習能力。

此外,NVIDIA 還提出 AI 代理(Agentic AI)技術,透過自主學習與跨領域協同運算,實現更精確的數據分析與決策能力。隨著 AI 技術的深化,邊緣設備逐步成為雲端資料中心的重要補充,能夠在本地進行數據預處理與即時反應,減少雲端計算負擔。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企業在 AI 產業鏈中亦具重要地位。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鴻海精密工業(Foxconn Technology Group)等公司,憑藉高效能伺服器和嵌入式系統的製造能力,積極參與全球 AI 設備供應鏈,推動產業升級。

未來已來,AI 技術驅動市場轉型

NVIDIA GTC 2025 展現的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 AI 應用場景的全面擴展。從數據中心到智慧邊緣運算,從自動駕駛到人形機器人,NVIDIA 正引領全球數位化轉型的浪潮。台灣企業也積極投入,成為 AI 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未來,在高效能計算與智慧應用的加持下,我們有理由相信,NVIDIA 與台灣科技產業將共同推動 AI 產業的新一輪變革。

(本文內容根據法人報告進行詮釋,不代表基因線上立場。所有內容皆僅供參考,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審慎決策。)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