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 cells)堪稱腫瘤的職業殺手,在腫瘤免疫治療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但是在腫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中,NK 細胞的抗腫瘤功能受到嚴重挑戰,多數晚期腫瘤都能逃避 NK 的攻擊。因此,科學家需要釐清其中的機制,找出恢復 NK 細胞功能的方法。
最近科學家對於這個機制有新發現,相關的研究於 3 月 23 日發表於《Nature Immunology》。研究團隊發現腫瘤組織微環境中, NK 細胞遺失了表面的膜突起,無法識別腫瘤細胞,因此失去了抗腫瘤的功能。
從細胞膜拓樸學角度說明腫瘤來源與 NK 功能和免疫逃脫的機制
對免疫療法的高度可變反應率,說明了我們對腫瘤如何操縱免疫細胞的了解有限。研究團隊透過肝癌患者的 NK 細胞的膜拓撲(membrane topology)結構,說明 NK 細胞功能和腫瘤免疫逃脫的機制。研究顯示,在肝臟中腫瘤內( intratumoral)NK 細胞的膜突起比腫瘤外及周邊的(peripheral)的同類型細胞更少。
進一步探索發現,正常 NK 細胞利用膜突起(protrusions)識別和抓取腫瘤細胞,並促使細胞間相互作用,形成「免疫突觸 ( immune synapse ) 」,發揮殺腫瘤作用,這種免疫突觸是 NK 細胞與腫瘤細胞形成的特殊結構。
腫瘤內 NK 細胞的膜改變了神經鞘磷脂(Sphingomyelin,SM)含量,腫瘤中絲氨酸(serine)代謝失調導致腫瘤內 NK 細胞神經鞘磷脂水平降低。外周 NK 細胞中神經鞘磷脂生物合成的抑製表型,複製了腫瘤內 NK 細胞被破壞的膜拓撲結構和細胞毒性。用神經鞘磷脂酶(sphingomyelinase)作為標靶,無論是作為單一療法,或作為與檢查點封鎖的聯合療法,都具有強大功效。
然而,晚期腫瘤患者的腫瘤組織微環境中, NK 細胞突起丟失,無法識別腫瘤細胞,不能形成免疫突觸而失去殺傷腫瘤細胞的能力。
神經鞘磷脂酶聯合免疫檢查點阻斷劑,可攜手提高抗癌效果
使用標靶神經磷脂酶的抑製劑,能夠顯著提高腫瘤微環境 NK 細胞膜鞘磷脂的含量,恢復突起的形成,提高腫瘤細胞識別以及殺傷能力。靶向神經鞘磷脂酶的干預方式聯合免疫檢查點阻斷劑,達到共同抗癌的效果。
研究人員認為,此項研究從全新的細胞膜拓撲學角度詮釋了腫瘤來源 NK 細胞功能絮亂和免疫逃脫的新機制,也為 NK 細胞的免疫治療提供新策略。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3-01462-9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