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民總醫院(簡稱臺北榮總)腎臟科專家近日指出,隨著臺灣於 2025 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末期腎臟病與透析(洗腎)治療成為重要健康議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風險與死亡率遠高於腹膜透析患者,促使全球積極推動居家透析。為提升治療可及性,台北榮總團隊研發創新腹膜透析植管手術,縮短恢復期,讓患者隔天即可開始治療,並已成功應用於近 200 位腎友,為透析治療帶來更安全、高效的選擇。
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透析治療成健康關鍵議題
臺北榮總內科部唐德成主任表示,根據 2022 年國際腎臟病統計資料,臺灣的「末期腎臟病發生率」與「透析盛行率」皆居全球之冠。隨著人口老化,臺灣自 2025 年起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 20%,末期腎臟病與透析治療照護成為國家重要的健康議題。
目前透析治療主要分為「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兩種方式。唐德成主任指出,COVID-19 疫情期間,血液透析患者感染 COVID-19 後住院比例是腹膜透析患者的 3 至 4 倍,且感染者死亡率高達 25%。這一數據顯示,在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血液透析患者面臨更高的風險,因此疫情後,美國與亞洲各國開始積極推動居家透析治療。臺灣衛生福利部也自 2023 年起特別設立獎勵計畫,鼓勵醫療機構與患者選擇居家腹膜透析,以減少感染風險並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拖延透析風險高,及早治療提升生活品質
臺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林志慶主任表示,許多腎友不願面對腎臟功能即將永久喪失的事實,甚至尋求偏方,或因擔心洗腎會影響工作、家庭負擔及生活品質,而一再拖延透析治療的時機。這樣的行為往往導致病情惡化,直到嚴重尿毒症狀出現後才緊急送醫,不僅增加心血管疾病與感染等併發症風險,甚至可能因緊急透析引發出血、感染、昏迷甚至死亡。
醫師會依據臨床指標及病患狀況來評估是否該進入透析治療。如果病患能夠及早與醫師溝通,並在殘餘腎功能尚存的狀態下開始透析,不僅可以減少尿毒症帶來的不適感受,還能以較少的透析劑量達到治療效果,並維持腎功能,進而提升透析後生活品質。因此,透析不應被視為絕望的選擇,而是一種積極管理腎臟病的治療方式。
腹膜透析成全球趨勢,具備 FIRST 多項優勢
林志慶主任指出,腹膜透析因具備「FIRST」五大特點,近年來成為國際優先推薦的治療方式,相較於需定期前往醫院且感染風險較高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更符合現代患者的需求:
- F:Flexibility(彈性)& Free of needles(免扎針):治療時間及飲食彈性較高,且無需頻繁扎針。
- I:Incremental(漸進式)& Infection rate(較低感染率):治療可循序漸進,感染多為局部性,風險較低。
- R:RRF(殘餘腎功能保留)& Risk(心血管風險低):有助維持殘餘腎功能,降低心血管併發症風險。
- S:Survival(存活率高)& Social function(保有社會功能):患者仍可維持學業或工作,生活影響較小。
- T:Treatment at home(居家治療)& Travel(旅遊自由):可在家進行治療,旅行安排更有彈性。
臺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楊智宇醫師表示,腹膜透析利用人體腹膜的自然過濾功能,搭配透析導管和透析液,幫助體內排出尿毒素與多餘水分,因此又被稱為「洗肚子」。對於希望保持工作、生活自主性、不想頻繁進出醫院或害怕打針的腎友來說,腹膜透析是一個更合適的選擇。此外,腹膜透析依據透析液更換的方式,可分為「機器自動洗」、「自己手動洗」及「看護幫忙洗」等不同模式,讓患者能根據個人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台北榮總研發創新手術,腹膜透析植管後只需等 1 天
臺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黎思源醫師表示,腹膜透析治療前需進行腹膜透析植管手術,但許多末期腎臟病病友未提早準備透析,導致治療時程受到影響。傳統腹腔鏡植管手術後需等待約兩週,待傷口完全癒合後才能開始透析;而傳統經皮內科植管雖能在術後一天內開始透析,但因無法清楚觀察腹腔內狀況,不適用於曾接受腹部手術或有腹部沾黏風險的患者。
為了提升治療效率,北榮腎臟科團隊兩年前研發「改良式腹膜透析植管手術」,該手術同樣採用腹腔鏡技術,但將腹腔鏡套組從 3 支減為 1 支,使術式更簡化,傷口更小、復原更快,患者在植管後隔天即可開始腹膜透析治療。此創新技術已成功應用於近 200 位腎友,幫助他們避免因延遲透析而面臨健康風險。
黎思源醫師強調,這項創新手術大幅降低患者需同時接受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的風險,適用於所有洗腎病友,且術後併發症少、早期感染與滲漏發生率低,能確保透析治療的穩定性與有效性。
隨著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末期腎臟病與透析治療需求將持續增加。腹膜透析因具備更高的安全性與靈活性,成為全球推動的趨勢,而台北榮總的創新腹膜透析植管手術更為腎友提供了更快速、有效的治療選擇。醫療團隊呼籲腎友應及早與醫師討論透析方案,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以確保良好的生活品質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