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破解十大常見的癌症迷思,並提供正確的癌症知識給大家參考。
癌症一定是絕症?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展和新藥的問世,癌症的死亡風險持續在下降,乳癌、攝護腺癌、和甲狀腺癌的五年存活率甚至可達到 90% 以上,所以現在癌症不一定是絕症。不過癌症的發展、特性、以及最佳治療方式會隨病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個人化治療和精準醫療非常重要。
癌症有沒有傳染性?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癌症可經由人與人之間一般的接觸或互動而傳染,只有極少數因為接受器官或組織移植而出現癌症的案例。不過有些可能引發癌症的細菌或病毒確實可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染,包括幽門桿菌、B 型肝炎病毒、人類乳突病毒等,因此施打預防針、定期篩檢、以及積極治療,對於防範這些病原可能造成的癌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吃素比較不會罹癌?
研究顯示吃素可降低罹癌風險約 10-20%,畢竟許多蔬菜水果中的成份都有抗癌效果。但植物性蛋白質不如動物性蛋白質能完整滿足人類營養需求,純蔬食也幾乎不含維生素B12,因此吃素的人需更加注意營養平衡的問題。即使不採全素飲食,只要多多攝取全穀類、蔬菜、水果、堅果、以及豆莢類食物,同時減少紅肉、加工肉品、高油脂食物、和加工食品的攝取,也是能夠降低癌症的死亡率和發生風險。
有機飲食可以降低癌症發生率?
目前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有機飲食可降低癌症的發生率。有機食品現在還沒有全球統一的標準,其營養成分是否較高,有害物質是否較少也沒有定論。就現階段來說,預防癌症仍建議採用均衡、健康的飲食習慣,並少吃過度加工的食品。
年輕人不會得癌症?
年輕人還是有可能發生癌症,有些可能是家族遺傳或其他先天因素所引起,而有些則是因為外在環境所造成。例如肺癌和大腸癌在近年均有年輕化的趨勢,而目前專家認為可能分別與空氣污染和飲食習慣改變有所關係。即使年紀還輕,仍然需要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並養成良好的睡眠、運動、和飲食習慣。
沒有抽菸就不會得肺癌?
抽菸雖然還是發生肺癌的最大風險因子,但是從未抽菸者的肺癌發生率在近年持續上升,可能與空氣污染、二手菸、炒菜油煙、工作環境、或其他因素相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遠離菸品之外,尚須避免於空氣品質較差時在外面運動或活動,減少大火炒菜的烹飪方式,並且遵守各種工作環境的安全防護規範,做好自我保護。
男性不會得乳癌?
儘管絕大多數的乳癌案例都是女性,但有大約 1% 的案例是男性,而且男性乳癌往往發現的時間都比較晚,因此治療效果也會比較差。當男性出現胸部腫塊或乳頭滲漏異常液體等症狀,應立即就醫尋求協助,以期能早期發現和治療。
斷食/饑餓療法可以餓死癌細胞?
為維持體力與免疫功能來對抗癌細胞,熱量和營養都必須充足。癌細胞本來就比較容易掠奪身體的資源和營養素,此時若攝取的營養又不足,恐會使身體抵禦機制得不到足夠資源對抗癌細胞,反而只是讓身體更加虛弱而癌細胞更容易存活。有鑑於此,抗癌期間切忌採用斷食或飢餓療法;有需要時也應請教醫師、護理師、或營養師的專業意見。
吃甜食會不會讓癌細胞壯大和快速發展?
雖然研究顯示癌細胞吸收和使用糖 (血中葡萄糖) 的速度超過正常細胞,但沒有研究顯示吃糖會使癌症惡化,或不吃糖就能使癌症改善。不過攝取過多甜食確實可能引發發炎和肥胖的問題,而發炎和肥胖又是許多癌症的重要風險因子,所以還是應該避免吃太多甜食或常喝含糖飲料。目前 WHO 建議每天吃的糖不宜超過25克,但一罐350毫升的汽水之含糖量往往已經超過這項標準,故不可不慎。
癌症病人可以進補嗎?
抗癌期間確實需要足夠的熱量和營養,但傳統的進補菜單 (如燉湯、麻油雞、藥膳等) 多有高量的油脂、飽和脂肪、熱量、肉類、甚至中藥,對身體的負擔不小;而帶有藥性的材料 (如人參、靈芝等) 也可能會影響到抗癌治療藥物的藥理作用。因此在進補前,務必先徵詢醫師、中醫師、和營養師的專業意見。
延伸閱讀:兵不血刃 抗癌之道首重預防(一):癌症在台灣的重要趨勢 延伸閱讀:兵不血刃 抗癌之道首重預防(二):大腸癌的成因、預防、與篩檢 延伸閱讀:兵不血刃 抗癌之道首重預防(三):肺癌的成因、預防、與篩檢 延伸閱讀:兵不血刃 抗癌之道首重預防(四):肝癌的成因、預防、與篩檢 延伸閱讀:兵不血刃 抗癌之道首重預防(五):乳癌的成因、預防、與篩檢文章出處:「永齡健康基金會 Medinsight——解密癌症指南」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