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普政府積極對聯邦機構展開大規模人事調整,事件持續發酵並引發廣泛的關注與討論。在生技醫藥領域,從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等關鍵醫療衛生部門都受到顯著的影響,頻傳的裁員與人事變動一再牽動著美國公共衛生和科學研究領域的敏感神經。本報告將深入探討此波人事調整的背景、具體措施、以及其對醫療衛生部門的潛在影響與後果。
從最初的旅行禁令和通訊限制,到近期的大規模裁員,川普政府的舉措被支持者稱為「精簡官僚機構」,期望提高效率和服務水平。然而,批評者則擔憂這些變動將削弱這些機構應對公共衛生危機和推進科學研究的能力,並對美國民眾的健康與福祉造成長期負面影響。此外,新任命的 FDA 和 CDC 負責人的背景和立場也引發關於未來政策走向的諸多猜測。理解這些變化及其潛在後果至關重要,本文將提供客觀、中立的分析,為讀者深入了解這一複雜議題提供適當的參考指引。
官方裁員理由:重組、精簡、提升效率
NPR 表示,川普政府對聯邦衛生機構裁員的官方理由主要集中在「重組和精簡聯邦政府」,以「確保以最高效的標準更好地服務美國人民」。根據 Utah Public Radio 的報導,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通訊主任Andrew Nixon 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HHS 正在遵循政府的指導,並採取行動支持總統重組和精簡聯邦政府的更廣泛努力。
《紐約時報中文網》則指出白宮方面的強調,裁員旨在消除冗餘職位,提高政府運作效率,並將資源集中到更重要的領域。《觀察者網》蒐集到的資訊顯示,根據政府效率部(DOGE)的說法,裁員也是為了推動「川普主義」在聯邦政府各級制度化,並回歸「憲法」價值觀。
然而《香港01》指出,官方的說法並未得到廣泛接受,許多人質疑裁員的真正動機。批評者直言,裁員主要針對試用期員工,這些員工通常缺乏申訴的管道和保障,使得裁員過程顯得不透明且缺乏正當程序。此外,裁員的規模和速度也引發諸多擔憂,許多人認為如此大規模的裁員會對聯邦衛生機構的運作造成嚴重干擾,並降低其履行職責的量能。
公共衛生三大支柱:CDC、NIH 和 FDA 恐受到裁員的巨大波及
川普政府在 2025 年 2 月啟動對聯邦衛生機構的大規模人事調整,主要針對試用期員工,其中 CDC、NIH 與 FDA 受到最嚴重的影響。根據包含 STAT News 等多家媒體報導,此次裁員波及整個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預計將裁減約 5,200 名試用期員工。
儘管 HHS 官方聲稱此舉是為了「重組和精簡聯邦政府」,以「確保HHS以最高效的標準更好地服務美國人民」(WUSF Public Media),但工會組織和許多衛生專家對此表示強烈反對,認為裁員將削弱 HHS 應對公共衛生危機和推進科學研究的能力。
在 CDC 方面,身為美國最重要的公共衛生機構之一,是主責應對傳染病、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以及其他主要死因和疾病的關鍵。根據 KNPR 的報導,CDC 在此次裁員中損失約 1,300 名員工,約佔其員工總數的 10%。
裁員對象包括新聘員工與最近調任新職的長期員工,根據 WUSF Public Media 表示,其中甚至包括了被派往美國各地以及海外調查疾病爆發和公共衛生威脅、被稱為「疾病偵探」的流行病資訊情報員,以及參與公共衛生研究和數據分析的科學家。
此波裁員將直接削弱 CDC 在疾病監測、疫情應對和公共衛生研究方面的能力,讓其更難以有效應對未來例如新發傳染病的爆發或生物恐怖主義襲擊等公共衛生危機。此外,培養新一代公共衛生人才的公共衛生助理計劃(Public Health Associate Program)也受到重創,不利於美國公共衛生體系的長期發展。
至於身為全球最大的生物醫學研究公共資助機構的 NIH,過去擁有超過 18,000 名員工,並資助近 480 億美元的外部科學研究。根據 KNPR 的資訊顯示,雖然確切的裁員人數尚不清楚,但估計將有多達 1,500 名 NIH 員工在此次裁員中失去工作,其中包括負責審核和管理科研經費的行政人員,以及參與實驗室研究的科學家。
STAT News 則指出,裁員主要針對試用期員工,但臨床護理人員可能獲得豁免。後續的裁員影響 NIH 支持的各項研究計劃,導致科學研究經費審批流程延遲,影響研究計劃進展,並可能阻礙新藥和新療法的開發。更嚴重的是,裁員恐怕會打擊年輕科學家的士氣,使他們更難以獲得研究經費和發展科學研究的事業,從長遠來看損害美國科學研究競爭力。
另一方面,雖然關於 FDA 的具體裁員人數尚未有明確報導,但作為 HHS 的從屬機構,FDA也很有可能一併受到此次裁員的波及。FDA 負責監管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產品的安全性,其裁員將直接影響公眾健康和安全。
雖然具體裁員人數尚不清楚,但據 NPR 報導,負責醫療器械審核的部門受到嚴重影響。這可能導致醫療器械審批流程延遲,使一些不安全或無效的產品滯留在市場上,增加消費者面臨的風險。此外,裁員也可能影響 FDA 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增加食源性疾病爆發的風險。
裁員理由透明與合理性受質疑,衝擊醫療衛生系統穩定性
此次川普政府針對衛生部門的裁員,主要鎖定在試用期員工,涵蓋 CDC 、NIH 和 FDA。AP News 也表示,雖然官方聲稱裁員是為「重組和精簡聯邦政府」以提升效率,但裁員的廣泛性和針對性卻引發外界對於政府的真正動機和潛在後果的擔憂。
試用期員工指的是新近受聘或剛調任新職位的聯邦政府雇員,通常為期一至兩年。這些員工享有的工作保障較少,更容易成為裁員目標。儘管官方解僱信件中將「績效不佳」列為裁員理由 ,但根據包含 WUSF Public Media 等多家媒體報導指出,許多被解僱的員工擁有優秀的工作記錄,質疑裁員決策的合理性和透明度。諸多跡象也引發外界質疑裁員的真正目的,並非提升績效,而是基於其他政治或預算考量。
在長期影響和潛在風險方面,除了上述直接影響外,此次裁員還可能帶來一系列長期負面後果。首先,大量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的流失,將大幅減弱衛生部門的整體實力與應對能力,其次,裁員將打擊衛生部門的士氣,使留下來的員工感到不安和不確定,降低工作效率,最後,裁員也可能影響年輕人投身公共衛生和科研領域的意願,導致未來人才短缺。
這些長期影響將對美國的公共衛生和研究體系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並可能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構成威脅。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以「績效不佳」為由裁減大量試用期員工,可能引發法律訴訟和社會爭議,進一步加劇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此外 WUSF Public Media 也指出,裁員對 FDA 的影響,特別是對由使用者付費支持的部門的裁員,並不會真正節省納稅人的錢,反而可能因為審批延誤而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公眾與專家擔憂聲浪頻傳,工會誓言採取法律行動
NPR 報導指,許多衛生專家和學者對裁員表示強烈擔憂,認為這將嚴重削弱CDC、NIH和FDA等機構在疾病防控、生物醫學研究和食品藥品監管方面的能力。Utah Public Radio 指,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執行主任 Georges Benjamin 甚至稱 CDC 的裁員是「不分青紅皂白的、考慮不周的裁員」,將對公共衛生核心基礎設施造成「非常大的破壞」。他們擔心裁員會導致疫情監控不足、科研進展放緩、藥品審批延遲,最終危害公眾健康和安全。
根據 BossMind 指出,面對大規模裁員,美國最大聯邦政府人員工會 AFGE 主席 Everett Kelley 誓言會採取法律行動,認為裁員過程不透明且缺乏正當理由。然而,工會的介入可能會使裁員進程複雜化,並引發後續曠日費時的法律訴訟。此外,聯邦僱員自願離職計劃的「解凍」也引發爭議,被質疑是變相裁員。此事件的後續發展以及裁員的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但毫無疑問的是,川普政府的精簡政策將持續對美國的公共衛生和科學研究體系產生重大衝擊。
而民主黨和部分共和黨議員也在反對之列,《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稱,民主黨議員普遍批評裁員,認為這是川普政府的政治操弄,目的是削弱聯邦政府的職能,並將其意識形態強加於聯邦機構。《大公文匯網》報導指出,部分共和黨議員也對裁員的規模和方式表示擔憂,認為這可能會對政府的運作效率和公眾服務造成負面影響。國會眾議院監督與政府改革委員會的民主黨籍成員更呼籲對馬斯克掌管的政府效率部進行調查,稱其「可能威脅國家安全」。
事件總結
川普政府於 2025 年 2 月啟動的大規模聯邦衛生機構人事調整,主要針對試用期員工,其中 CDC、NIH 和 FDA 等關鍵機構受到顯著影響,引發廣泛爭議。儘管官方聲稱裁員的目的是「重組精簡、提升效率」,但大量裁減疾病偵查員、科研人員和監管人員,削弱這些機構在疾病防阻、生醫研究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等核心職能上的能力,引發對美國公共衛生和科研體系未來發展的擔憂。
裁員層面廣泛且針對試用期員工的特性,同時缺乏透明度的決策過程,更使外界質疑裁員的真正動機並非提升效率,而是基於政治或預算考量。聯邦僱員工會已誓言採取法律行動,而衛生專家、學者、民主黨議員以及部分共和黨議員也紛紛表達擔憂和批評,認為此舉將對美國的公共衛生安全、科研創新和經濟發展帶來長遠的負面影響。
此次裁員事件暴露出美國聯邦政府人事制度的脆弱性,以及政治因素對科學和公共衛生領域的潛在干擾。裁員的長期影響,例如對機構士氣、人才吸引力以及美國在全球衛生安全和科研領域領導地位的影響,仍有待觀察。後續發展可能包括法律訴訟、國會聽證會以及更廣泛的社會討論。
失業人士安置輔導、國會監管與建立有效溝通成解方
1. 建議未來應加強對聯邦機構人事決策的監督機制,確保其透明度和公正性,並將政治因素與科學及公共衛生決策有效區隔,以保障美國的公共衛生安全和科研發展。
2. 應重視對受影響員工的安置和輔導,減輕裁員帶來的負面衝擊。
3. 政府應重新評估此次裁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特別是針對疾病防堵和科學研發等關鍵領域的裁員決策。
4. 國會應發揮其監督職能,對裁員過程和決策依據進行調查,確保聯邦機構的正常運作不受政治因素過度干擾。
5. 建立更有效的溝通機制,使政府決策過程更加透明,並充分考慮專業人士和公眾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