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城與臺北市自 46 年前締結為姐妹市以來,雙方一直維持緊密友好的城市外交與產業連結。基因線上團隊參與「2025 鳳凰城生醫洽商參訪團」,實地深入走訪美國生醫重鎮第一線。台積電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高達 1650 億美元,成為美國史上最大外國直接投資案。以台積電為核心形成的科技園區,預計吸引大量高科技與生技公司進駐,成為帶動該地產業轉型的關鍵。鳳凰城市政府代表,社區與經濟發展部門 Claudia Whitehead 指出,如今透過台積電的重大投資計畫,彼此邁向更深層的合作。
科技 x 生技:鳳凰城打造第五座生科重鎮
Claudia Whitehead 指出,台積電的進駐不單是資金投入,更象徵一種產業認證。這不僅為鳳凰城在全球高科技產業版圖上添磚加瓦,也為當地生技產業的發展注入強心針。「這將是我們在鳳凰城的第五個重大生命科學聚落,未來將成為科技與生醫深度交匯的熱點。」
他強調,未來園區不僅聚焦於大型企業進駐,對於初創公司與個人創業者同樣友好,提供全面資源配套與扶植機制,無論是單人創業者還是大型跨國企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他指出現今生技發展與晶片密不可分——無論是基因定序、精準醫療、診斷工具還是高通量數據處理,背後都依賴晶片運算與相關製程技術支撐。
科技產業鏈重組,全球化轉為區域發展
過往的「全球化」逐漸轉變為「區域化」發展,各大經濟體如美國、中國、東協等分別形成獨立的市場與生產體系,臺灣、日本和韓國則必須重新定位在供應鏈中的角色。臺灣因擁有完整的電子產業鏈,尤其是在電源供應產品領域,已佔全球營業額的 50%,技術升級和創新將是鞏固優勢的關鍵。
另一方面,臺灣製造業面臨的人才招募、本地化團隊建置、IP 保護和技術創新等挑戰愈發嚴峻,企業必須制定明確的全球化布局策略與目標。此外,臺灣必須重新評價本土知識價值,調整產品策略,避免低價競爭,提升高附加價值產品的比重。
從晶片到醫療,台積電催化生醫產業革新
透過台積電設廠,鳳凰城有機會打造出一個橫跨半導體與生技的創新引擎。在晶片支持下,未來的生醫應用將更精準高效。從個人化醫療到疾病預測、人工智慧輔助診斷、遠距健康裝置開發等領域,都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快速萌芽。
「此次跨界合作,讓我們感到興奮,因為這不只改變鳳凰城,也可能改變全球科技與醫療的發展節奏。」Claudia Whitehead 表示,隨著台積電的設廠進度推進,鳳凰城已開始規劃如何吸引更多生技公司進駐,從而擴大該地生技產業群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