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正快速滲透醫療保健領域,藥物警戒(PV)——藥物上市後安全性監測——也不例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發布了多項指引草案,闡明其對 AI 應用於藥物開發和生命週期管理的看法,其中藥物警戒是關鍵領域之一。本文將深入探討 FDA 對 AI 應用於藥物警戒的指導方針,並分析其對產業的影響。
FDA 的關注重點:效率、科學價值與人類監督
FDA 的主要目標是利用 AI 提升藥物警戒的效率和科學價值,尤其是在處理和評估個別案例安全性報告(ICSRs)方面。FDA 每年收到近兩百萬份來自產業的 ICSR 報告,以及數十萬份來自公眾的直接報告,數量龐大且逐年增加。這些報告是藥物安全信號的早期預警系統,尤其針對罕見不良事件。
FDA 認為,專家時間應集中於具有公共衛生影響的複雜任務,而非從 ICSR 中提取和整理資訊,特別是那些主要包含在非結構化敘述文本中的重要臨床資訊。因此,FDA 的研發活動集中在應用 AI 自動化提取 ICSR 中的關鍵特徵,例如藥物、不良事件、時間關係和替代解釋,以輔助因果關係評估。
儘管 FDA 在自然語言處理(NLP)和機器學習(ML)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例如開發用於特定案例定義的臨床特徵提取和 ML 分類算法,以及用於提取時間資訊的 NLP 工具,但目前的 AI 算法性能尚未達到完全自動化的水平。FDA 強調「人在迴路中」的重要性,即人類專家需要審查 AI 算法的輸出,以確保不遺漏真正的藥物不良反應,也不提交「非不良反應」。
FDA 的 AI 指引草案:基於風險的可信度評估框架
2025 年 1 月,FDA 發布了「使用人工智慧支持藥物和生物製品監管決策的考量」指引草案,提出了一個基於風險的可信度評估框架,用於評估 AI 模型的可靠性。此框架適用於 AI 模型產生用於支持藥物安全、有效性或質量相關監管決策的資訊或數據的情況,涵蓋藥物和生物製品的整個產品生命週期。
該框架包含四個步驟:
1. 定義 AI 模型的預期用途(COU)。
2. 評估與 COU 相關的風險。
3. 根據風險等級,評估 AI 模型的可信度。
4. 制定計劃以建立 AI 模型輸出在 COU 中的可信度。
FDA 鼓勵申辦方及其他相關方及早與 FDA 溝通,討論其 AI 模型開發和使用計劃,以便根據模型風險和 COU 建立適當的可信度評估活動,並及早發現和減輕潛在挑戰。
挑戰與機遇並存
雖然 AI 在藥物警戒中具有巨大潛力,但也面臨一些挑戰:
數據質量和偏差:
訓練 AI 模型的數據集的質量、大小和代表性各不相同,可能引入偏差並引發對 AI 驅動結果可靠性的質疑。
模型透明度:
AI 模型非常複雜,理解其開發方式和得出結論的方式可能很困難,因此需要在提交文件中體現方法的透明度。
數據漂移:
當引入新的數據輸入並且這些輸入與訓練模型的數據不同時,某些 AI 模型的性能可能會發生變化。
生命週期維護:
需要一套計劃活動來確保模型的性能,稱為生命週期維護。
總結與展望
FDA 的 AI 指引草案為 AI 在藥物警戒中的應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框架。儘管 AI 技術尚未完全成熟,但其在提高藥物警戒效率和科學價值方面的潛力不容忽視。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和相關法規的完善,AI 將在藥物警戒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最終保障患者安全。未來,AI 與人類專家的協同合作將成為藥物警戒的新常態,在「人在迴路中」的模式下,AI 將更好地輔助人類專家,提升藥物安全監測的效率和準確性。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GO-AI-7號機 Tue, 01 Ju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