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美國總統大選 :全球生技產業的新契機

0

隨著唐納·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他對醫療保健領域的人事任命和政策方向正對全球生技產業產生深遠影響。美國政策的重大變化,包括法規監管的放寬、供應鏈的重新調整,以及對創新科技的支持,將為台灣及全球生技製藥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這篇文章深入探討新政對台灣生技業的潛在影響與應對策略。

川普政府提出多項醫療改革政策,意圖通過市場機制提升效率並降低醫療成本,其中包括:

  • 放鬆FDA法規監管:大幅簡化審批流程,加速創新藥物和醫療器械的上市,特別支持基因治療、腦機介面等尖端科技。
  • 推動價格透明化與成本降低:藉由《降低通膨法案》來降低醫療負擔,促進市場透明競爭。
  • 支持本土創新與生產:鼓勵美國本土醫藥供應鏈的強化與發展,同時預期海外製造業回流美國市場。

這些政策將進一步強化美國在全球生技產業的競爭優勢,同時為新興市場帶來重塑供應鏈的機會。


1. 台灣製藥與醫材廠在美設廠的契機

川普政策強調本土生產與供應鏈自主化,為台灣生技業提供了進軍美國市場的絕佳機會。台灣企業可藉由在美設廠緊扣美國需求,增加生產效率並降低製造成本。

2. 投資創新科技的方向

政策支持再生醫療、人工智能醫療應用及基因編輯等技術。台灣企業若能聚焦於這些新興領域的技術研發,將有望搶占全球市場先機。

3. 醫藥併購與國際合作的可能性

隨著美國法規的放寬,生技產業併購活動將增加。台灣企業應積極參與跨國併購或合作,提升自身競爭力。


  1. 加速布局美國市場:建立本地生產基地或加強與美國合作夥伴的聯繫,順應市場政策變化。
  2. 專注高附加值創新:聚焦於高科技領域,例如細胞治療和數位健康,與國際趨勢接軌。
  3. 強化政策研判能力:密切追蹤美國醫療政策動向,及時調整策略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 12 Dec 2024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