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即將舉行的總統大選中,生技醫藥產業的政策立場成為選民關注的焦點之一。兩位候選人 — 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和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在生技醫藥領域的政策各有側重,展現出不同的願景與策略。以下針對各自的政策主張進行要點分析,並精簡探討對生醫產業潛在的影響。
賀錦麗生醫政策主張
- 醫療保健的普及:
賀錦麗主張進一步擴大《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 ACA)的覆蓋範圍,增進醫療保健的可及性。她計畫降低處方藥的價格,增加對中低收入家庭的醫療補助,以期讓所有美國人都能獲得基本的醫療服務。 - 生技創新與研究資助:
她積極支持對生物技術及醫藥領域的聯邦資助,特別是在癌症、心臟疾病等重大疾病等研究領域。賀錦麗希望公共資金能有效支持具有潛力的生技公司,以加速新藥與療法的開發,並促進醫療創新。 - 藥品價格管制:
賀錦麗提出對處方藥價格進行監管,並計劃允許美國消費者從國外進口更為經濟的藥品,希望可藉此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特別是針對長期依賴昂貴藥物的慢性病患者。 - 環境與公共衛生:
賀錦麗對於環境對公共衛生的影響也有所主張,她將推動投資於永續生技解決方案,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健康挑戰。她支持開發新技術,改善公共健康,並促進健康與環境的相互協同作用。
川普生醫政策主張
- 促進生技產業的發展:
川普以「美國優先」的政策為核心,鼓勵製藥及生技公司在美國本土進行研發與生產。他承諾對這些公司提供稅收優惠,並希望透過國內生技產業振興與成長提升美國經濟。 - 減少監管:
川普主張減少對生技醫藥產業的監管,以加速新藥的審批程序。他認為如此的政策將促能進產業創新,並讓患者能更快速地使用到新療法,提升醫療服務效率。 - 處方藥價格政策:
雖然川普也認同降低藥價的重要性,但他的政策更傾向於促進市場競爭而非直接干預價格。他支持通過藥品進口和競爭性定價來達到價格合理化的目標。 - 疫苗與公共衛生:
在 COVID-19 疫情期間,川普政府推出「快速疫苗計畫」(Operation Warp Speed),目的是加速疫苗的研發與分配,此計劃突顯出生技產業在公共衛生危機中的重要性,並強調生醫企業能夠快速應對的能力。
對生技醫藥產業的潛在影響
- 藥品價格:
賀錦麗的藥價管制政策可能導致藥品價格下降,這對消費者有利,但可能會影響製藥企業的利潤。相比之下,川普更傾向於通過市場競爭維持價格的穩定,這可能使藥品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但有利於企業的盈利能力。 - 研發投資:
賀錦麗的政策可能會增加政府對醫藥創新的投資,並透過公共資金來支持生技產業的研發。川普的減稅政策則可能激勵企業自身加大研發投資力度,促進新藥開發與技術創新。 - 供應鏈安全:
賀錦麗與川普皆強調加強本土生技製造的能力,以確保美國醫療供應鏈的安全。兩位候選人都希望減少對外國供應的依賴,特別是在國際局勢不穩的背景下,保障美國的醫療資源自給自足。
小結
賀錦麗與川普在生技醫藥產業的政策有著顯著差異。賀錦麗更傾向於政府參與,以擴大醫療保健的覆蓋範圍,並對藥品價格進行監管,強調公共資金對生技創新的支持。而川普則主張減少監管、降低稅率、促進市場競爭,強調自由市場對產業的推動作用,並在公共健康危機中展現生技產業的快速反應能力。

重要申明:
基因線上基於媒體中立性,僅彙整開放式資訊,針對美國政府的異動將對於生醫產業可能的發展影響進行客觀探討,並無任何偏向,亦不代表任何立場,謝謝。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