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COVID-19) 世界大流行對全球造成重大衝擊,台灣雖然在大流行中防疫表現極佳,不過經歷一波 3/7 境外移入案例的上升及最近軍艦群聚感染,還是無法鬆懈,此外由於採取嚴格封境及社交距離也相對打擊了各行各業經濟發展。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特別與本刊分享疫情中的觀察分析及寶貴的意見。學術經驗豐富的陳教授,在台大深耕公共衛生研究不輟十數年。更在今年度疫情期間,利用多年經驗,結合目前各國案例數字、確診率、死亡數等,進行大數據推估分析,在台大疫情記者說明會上,與各大媒體訪談中,大方分享觀察研究之成果。不害怕估算錯誤,身為公共衛生學者,陳教授不畏人言認為學者積極呼籲並給出相對建議是必須承受之重,若是錯高估疫情影響,也更證明提前佈署台灣防疫成果!此外在採訪中,陳教授更高聲疾呼,望學界與產業界儲蓄實力立刻投入。疫病濫觴,精準防疫及醫療更待何時!

現在就快篩!別錯過減害黃金期

由於還沒有辦法做精準藥物治療及疫苗預防,所以全民都要投入檢疫與減害,看似消極的防堵行為,其實是相當重要的防疫過程。隔離封鎖雖然不會殺死病毒,但此措施是在為抗疫研究爭取寶貴的時間,並延緩疫情進展。這是在大傳染病時期下重要的觀念,也是政府不斷向民眾宣導的理由,陳教授也表示,將各國的疫情疾病例數等相比,就能夠理解對於決策者來說,注意隔離、檢疫等措施的實際執行佔了防疫行動多麼大的比例。陳教授更期許未來即將解封之後,面對外來境外移入個案快篩的使用是最合適的,僅對境外移入者要求居家檢疫可能會造成不便,在各國病毒肆虐的此刻相對風險較高。若能讓歸國者先進行敏感度高的快篩,之後做第二階段的 RT-PCR 減少偽陰性,就有更高機會能夠減低境外移入案例的進一步傳染。目前快篩檢測方式有檢測病患體內病毒序列的核酸檢測,也有測定病人血液中抗原及抗體等兩種,相較下第一種準確性雖高但耗時較久,因地制宜的使用才能夠展現好的偵測效果。

這次疫情中數個國際事件闡明了,檢測試劑的靈敏度與準確性需要嚴格的把關,哪些檢驗工具是合格經過測試,並有實際數據可以衡量其靈敏度與準確性,才能夠真正投入疫區施用,避免人為的疫情擴大。陳教授認為科學的角度,要解決問題就必須要把未知的變成已知的,所以檢測未知的案例就是疫病對策的開端。帶有不確定性的檢驗器材,就會產生不確定是否帶原的病人,那麼疫情就永無消停之時。所以不管是國內外,準確的快篩試劑應用在機場、旅館等管控,能夠更有效的發揮功能,解決不確定性。從縮短疫情時間線的角度切入,活用工具與研究力,立即性的活用篩檢能量在高危險族群及場所,就能在短時間建立強力的防護,爭取更多時間研發藥物與抗體,完善醫療鍊。

疫情在走,病毒更會 72 變,科學免疫力才有利

在疫情一開始研究者就發現,冠狀病毒 SARS-CoV-2 的感染力跟人體內的 ACE2 受體息息相關,病毒對 ACE2 受體有高度親和力,加上 ACE2 受體在上下呼吸道表達量充足,因此病毒感染更加偏好肺部與呼吸道發育完整的成人,因為有更高的ACE2 受體表現,可以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讓病毒快速增殖。正常來說,SARS-CoV-2 對小孩或是老年人的感染偏好較低,因為 ACE2 蛋白含量較低的緣故,通常引起的症狀較輕微;然而現在已經發現有小孩重症死亡案例,陳教授推測是因為體內病毒量已經過高,造成個體死亡。但這樣的現象也說明了病毒的侵犯族群發生改變,病毒的基因感染易受性 (genetical susceptibility) 出現變化,這是非常值得研究人員切入的突破點。

一方面推行政策措施,一方面更要推動基礎研究防患於未然,利用基因體學分析病患基因易受性,像是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定序、Omics 研究針對病毒引起的生理症狀,在基因體、蛋白質體等層面解讀疫情,利用 AI 判讀並收集相關診斷與病例資料,並且在大感染時期,跨國的資料庫建立與開放式數據分享,都是勢在必行的工作,這些過往再熟悉不過的研究,此時正是刻不容緩著手的時機。將這些頂尖技術馬上投入疫病分析,能夠收穫與幫助生技發展,並且大幅防治流行病持續惡化。陳教授的團隊也分享,在 MERS 疫病期間,他們曾利用公開數據分享的結果,進行統計推演,不僅能夠分析疫情趨勢,還能夠針對特異病例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獲得許多成果。目前感染的族群正在改變,是相當適合進行基因體相關的易受性研究,台灣在這次的疫情中,在研究上相對保守,台灣的研究實力完全可以勝任這樣的分析,病例數也足夠研究,流行病疫情沒有真正結束的日子,基礎的研究必須確實執行,讓精準醫學能在傳染病上獲得成功。死亡與重症的案例,都是值得學界進一步探究的。

大傳染病下的精準醫學是科學大勝利

在流行病學上結合精準醫療,從篩檢源頭,確認感染來源,配合最佳隔離與出入境封鎖時機。從這次的疫情來看,在境外移入個案增加前,台灣有一波喘息的機會,可以有效率的率先部署後續可能需要的機場檢疫,降低境外移入個案。因為依照數據統計,在持續大流行的境外移入案例之後,接種而來的是源頭難以確認、風險更高的社區感染。以北美州或南韓為例,因為嚴重社區感染爆發,兩國接連擴大檢疫,快速通過篩檢試劑並設置多個檢測站點,雖能有效確認並把握案例數,但相對英國的消極佛系防疫來說,所背負的成本壓力則更大。台灣搶得先機,在第一波武漢擴散的時機點控制住了大規模感染的可能,但提前部署的科學防疫接軌卻未能在2月初即時趕上黃金時機。雖然目前台灣依照症狀檢疫,搭配自主居家隔離等措施,盡可能避免社區感染的再爆發,但相較起擴大檢疫的效果來說,依舊是有較高的不確定性以及隱藏成本的。在知情不報或是輕症高感染力族群的出現下,症狀檢疫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陳教授才積極提倡提前部署,將能夠動員的科學研發能量都投入疫情控管與分析,擴大快篩使用及進行血清學調查監視計畫也可以知道不同族群感染狀況及免疫力,並分析輕重症病患個體差異做到精準醫療。這是用技術和時間競賽,搶得先機,在感染源確認與輕重症患者確認上下功夫,擴大檢疫能源,後續的醫療分流才能夠更順暢。依照統計結果來看,症狀檢疫的國家比起擴大檢疫的國家的確病例數較低但相對死亡率較高,而擴大防疫的國家與佛系檢疫相比,增量成本效益的比值數字可高達 180 萬。足見檢疫加上精準化分流治療的高報酬率。

提前佈局,不僅能夠減低傷害,快篩檢測的使用與感染易受性的研究更能夠仿效癌症精準醫學,預測病患的藥物反應以及預後,減低病患不必要的藥物資源浪費,以及隱藏的醫療成本。綜觀目前疫情對整個經濟體的衝擊,如果可以結合快篩、感染基因易受性研究,與疫苗開發,加上流行波勢的預測,就能夠幫助疫情穩定,陳教授表示。如果可以在 4 月份控制住境外移入的個案量,不繼續攀升,5 月就能夠看到社區感染減少,並且處理完醫院中的感染個案。樂觀而言,6 月航空業就可以慢慢復甦,但這時候快篩的重要性,就大大顯現,結合快篩做出入境防疫管制。12 月後等到疫苗出現,台灣就能夠以科學實力擁有佛系免疫。陳教授不諱言,各界都在詢問精準的疫情時間軸預測,但他強調,我們必須活用科學與研發能量,來為台灣產生對 COVID-19 的免疫能力。在這樣的流程和配合下,積極的研究和技術研發,其實更能夠為日後,疫情趨於平緩時,爭取到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一席立足之地。疫情是危機更是生技產業的大契機,陳教授呼籲各界放開保守的心態,不再做 me too 研究,在好不容易爭取的黃金時間段,放手研發,讓台灣尖端研究走進世界舞台。

訪問:Thomas Huang

文字:Ray Jhang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