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NSTC)推出「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以「擴算力」、「鏈場域」、「引人才」、「展應用」四大策略為核心。結合沙崙科學城與嘉義至屏東的半導體 S 廊帶,該方案目的是達成「AI 產業化、產業 AI 化」,協助百工百業數位轉型,構建大南方產業生態系。
引領智慧轉型:臺灣的大南方新矽谷願景
面對全球科技競爭趨勢,臺灣正以積極姿態迎戰,從基礎設施到創新應用,全方位布局。大南方新矽谷推動辦公室在中央與地方、部會間的跨域協作下,透過強化 AI 技術研發、高功率化合物半導體應用、淨零技術推廣及智慧電網示範等多面向發展,邁向「均衡臺灣」、「韌性臺灣」、「健康臺灣」的目標。
智慧計算基礎設施:AI 運算資料中心
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中,運算資源與基礎設施是關鍵。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中,AI 運算資料中心應運而生,預計成為國內 AI 發展的重要支柱。該中心將導入高速運算主機,提供豐沛的算力,以應對人工智慧技術對資料處理與計算效能的龐大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將建立智慧節能 IDC 機房,透過整合燃氣發電機、釩液流儲能系統與太陽能發電系統,建構智慧防災微電網。此舉不僅降低機房 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電力使用效率)能耗,還能達到節能減碳與淨零排放的永續發展目標。
隨著運算能量提升,該中心也將支援新創企業與產業數位轉型,促進智慧化技術的普及應用,讓產業在變革中站穩腳步。同時,這也將使臺灣在全球 AI 技術競爭中搶占一席之地,成為智慧科技應用的重要示範基地。
智慧健康創新基地:醫療與健康照護全面升級
健康產業是國家韌性的重要一環,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特別設立智慧健康產業創新園區,以臨床需求為核心,融合 AI、資通訊技術與醫療科技,聚焦數位醫療、病理管理與健康照護三大研究主題。
園區以智慧醫療和數位健康為雙軸,推動醫療服務平台的建置,串聯醫院(BIO)與企業(ICT),促進跨領域聯盟合作。這不僅強化醫療資源整合,還能讓醫療服務從院所端拓展至社區與居家端,實現更貼近民眾生活的數位健康科技應用。
特別是在偏鄉醫療服務提升方面,透過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的開發與推廣,實現健康平權,縮短城鄉醫療落差。這不僅提升國人健康生活品質,也帶動智慧醫療產業的全面升級與發展,讓臺灣在數位健康技術上保持領先地位。
綠能未來:淨零永續與智慧科技專區
面對氣候變遷挑戰,臺灣致力於推動淨零碳排放與綠能發展。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中,淨零綠能示範場域與資安暨智慧科技專區扮演重要角色,從技術驗證到產業應用,構築智慧能源與資安科技的新藍圖。
淨零綠能示範場域:建構智慧能源管理
以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為基地,整合綠氨轉氫、燃料電池應用及其他淨零技術,打造綠能科技與化合物半導體應用的完整生態鏈。藉由高效能氨製氫技術與低碳燃料電池,推動氫/氨能源應用,加強區域能源整合調度,提升能源供應效益。
透過 AI 深度強化學習方法,構築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提升分散式能源及用電負載管理效能,不僅降低碳排放,也展現未來智慧能源發展的無限潛力。
資安暨智慧科技專區:強化科技韌性
在智慧科技專區中,強化研發能量與國際鏈結,聚焦智慧載具技術、監控管理及智慧電網建置,以智慧微電網管理系統與區塊鏈技術,建立虛擬電廠交易平台,確保電能交易的透明與安全。
此外,專區亦積極推動智慧載具技術之學研合作,活化場域應用與科普教育轉型。這不僅讓臺灣在國際智慧科技發展上具備更強韌的競爭力,也為未來智慧城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智慧產業鏈整合:臺灣智慧系統整合製造平台
在數位轉型過程中,中小企業面臨技術升級與整合挑戰。大南方新矽谷特別提出臺灣智慧系統整合製造平台(Taiwan Smart System Integration and Manufacturing Platform),主要服務項目包括「系統規格制訂」、「軟體客制化開發」、「硬體客制化設計」、「系統試製與雛形驗證」等。
此平台將串聯台灣 AI、半導體及電子資通訊能量,透過開放式精神,納入多產業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因應市場多變需求,落實少量多樣的客製化生產。未來,此平台不僅促進傳產與中小企業智慧轉型,還能推動產業鏈價值提升,讓多元產業共榮發展。
臺灣智慧島嶼夢想啟航
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是臺灣邁向人工智慧島嶼的重要一步,透過智慧科技與永續綠能的結合,從基礎建設到智慧應用,全方位提升產業競爭力。未來,隨著數位健康與智慧製造的蓬勃發展,臺灣將以嶄新的姿態,站上全球科技創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