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癌症,我們不再聽天由命

今年,你看過哪些電影呢?我最近看了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這部電影探討了一位享譽國際的哥倫比亞大學語言學教授愛麗絲霍肯(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飾)在五十歲時被診斷出罹患了由基因遺傳導致的阿茲海默症,著急的她不僅要面對心智逐漸退化的難堪,還立刻要自己的三名子女透過檢驗基因,了解是否有遺傳到她的阿茲海默症,好為等在前方的人生預作準備。透過這樣一部電影,人們可以更真實的感受基因檢驗的好處,它能為人生做好規劃與準備。
Still_Alice_Poster_goldposter_com_1除了國外著名的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因為家族基因容易罹患卵巢癌與乳腺癌,而做出切除雙乳的決定外。國內也有類似的新聞,知名台灣藝人余天,因為不菸不酒的二女兒被診斷出罹患直腸癌,而積極讓一家人都做了基因檢驗。雖然我們無法100%計畫人生的,但是,隨著科學的進步,已經能讓我們對未知的人生,尤其是基因相關的疾病,有更多的掌控能力和瞭解。(推薦閱讀:遺傳性乳腺癌,光檢測BRCA1/BRCA2基因夠不夠?、基因決定「癌」上你?

癌症,就是這樣的一種疾病。你知道,在台灣,平均每七分鐘就會有一個人被診斷出癌症嗎?全球,每年有多達760萬人死於癌症嗎?你又知道,許多癌症,已經被確知為一種基因疾病。它是可以某種程度預先防範、又某種程度,且能依照每個病人不同的基因變異特徵,做精準的對症下藥的。但是現在台灣許多的癌症治療,仍停留在過時的治療方式:每個人走相同的化療療程。對個人來說,這樣的消極醫療極有可能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對整個國家社會來說,則是增加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推薦閱讀:癌症,是種基因疾病、化療是否產生療效,基因變異決定

在歐美國家,因為醫療資源昂貴的關係,政府非常重視透過基因檢測精準用藥來減少醫療資源浪費。而在醫療資源相對便宜的台灣,濫用醫療資源導致過度治療甚至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時而所見。然而現在的科學,對於曾經無能為力的絕症有更多的了解和對策, 而各種不同的癌症之間的關聯性也逐漸因為次世代定序的普及和大數據的應用被解開。因此這一次基因線上,從不同面向探討基因與癌症的關係。雖然誰都不希望癌症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如果自己與身邊的親朋好友,不得不面對癌症的侵入時,相信誰都希望能瞭解除了化療之外, 其實還有更多的選項和武器去對抗這個疾病,甚至預防勝於治療, 而不是只能聽天由命,你說是嗎?(延伸閱讀:客製化用藥的重要性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