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是必要之惡? 反提升實體腫瘤患者得血癌的風險!

0

近年來,癌症化療藥物和臨床流程發生了重大變化,許多患者預後也大幅改善。然而,許多癌症臨床試驗樣本數和患者長期追蹤資料不足,使得臨床研究人員和醫師團隊無法完全了解新療法的效益和風險。其中,面對大部分實體腫瘤,醫師會採取化療進行治療,以控制病情。

近日,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CI)癌症流行病學和遺傳學高級研究員 Lindsay M. Morton 博士所率領的團隊指出,大多數實體腫瘤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後,其治療後罹患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或急性骨髓性白血病(therapy-relate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tMDS/AML)的風險顯著上升,而該病是一種罕見但通常致命的血癌。該研究刊登於《JAMA Oncology》。

他們首先使用 SEER 資料庫分析 700612 名來自 2000 年至 2013 年被診斷罹患首例原發性實體癌的成人患者,他們都接受化療和存活期超過 1 年。然後,其中 1619 名患者被診斷罹患 tMDS/AML,其平均年齡為 64.3 歲,有 70.9%為女性,其總體生存期中位數為 7 個月,有 1270 名患者在研究期間死亡,死亡率達 78.4%。

他們接著分析原始癌症類型的 tMDS/AML風險時,他們發現在 23 例實體癌症中,有 22 例風險增加了1.5 ~ 10 倍以上,其中 15 種癌症的風險持續 5 年以上,僅有結腸癌風險未提高。再來,他們進一步分析發現,最高的標準化發病率(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io, SIR)發生在骨頭(SIR = 39.0),其次為睾丸(SIR 12.3)、軟組織(SIR 10.4)中,又以年輕患者為大宗;腹膜、小細胞肺細胞、卵巢、輸卵管、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 SIR 範圍為 5 ~ 9;其它剩餘組織,SIR範圍為 1.5 ~ 4。

由於 SEER 資料庫的數據中沒有關於特定化療藥物的訊息,他們使用 SEER-Medicare 鏈接資料庫檢查同一時期內特定化療藥物的使用模式。接著,他們發現有 165000名原發性實體癌患者在 2000 年 ~ 2013 年研究期間接受了第一次的鉑類化療藥物(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gents)。此外,接受該療法的人數大幅增加,從 2000年 ~ 2001 年之間的 57%,到 2012 年 ~ 2013年之間,已達到 81%。然而,由過去研究結果得知,鉑類化學治療劑會增加患者罹患 tMDS/AML 的風險。

Morton 博士表示,雖然癌症治療的進步改善了許多類型癌症的預後,但至今許多患者接受化療後,卻顯著提升其罕見的治療相關白血病的風險。治療風險和效益的評估應該平衡上述風險和因化療造成的其他不利影響,以提升初始實體癌治療後存活率的增加。未來的關鍵在於繼續努力使患者減少接觸誘導白血病的化療藥物,並開發有效且毒性較小的化療方法。

延伸閱讀:癌症新藥生死鬥! 2019 年令人矚目的臨床試驗

參考資料:
1. JAMA Oncol. 2018. doi:10.1001/jamaoncol.2018.5625
2. https://www.nih.gov/news-events/news-releases/study-finds-elevated-risk-certain-rare-blood-cancers-after-chemotherapy-most-solid-tumors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