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世界最致命的癌症之一。早期肺癌多半沒有明顯症狀,和其他許多肺病如:肺炎、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相當類似,難以區分,因此多數不易早期發現。肺癌一般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這兩種類型的癌細胞生長、分化及擴散速度不相同,臨床治療方式和對化治的反應也差距甚大。但整體來說,肺癌患者目前可以選擇的療法並不多。近期,一種新的癌症治療新策略-細菌療法,可以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可望成為對某些類型的癌症相當有效的治療方式。
首個將細菌療法與藥物相結合的治療策略
哥倫比亞工程學系(Columbia Engineering)研究人員研究指出,他們開發了一種臨床前評估流程,可用於表徵肺癌模型中的細菌療法。這項新研究於 2022 年底發表於 Scientific Reports ,顯示可以將細菌療法與其他治療方式結合,以提高治療效果而不會產生任何額外的毒性。這種新方法能夠快速特徵化細菌療法,並成功地將它們與當前的肺癌標靶治療結合。
研究團隊的第一作者 Dhruba Deb 博士表示,自己曾因癌症失去親人,希望能藉由此研究建立快速和具選擇性的管道,以提高實體瘤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並在未來將這種策略實際應用於臨床。
該團隊用 RNA 定序,來了解癌細胞在分子細胞基礎上是如何對細菌產生反應。他們以肺癌小鼠模型為例驗證了細菌療法與 AKT 抑制劑(AKT-inhibitor)結合,透過建立癌細胞分子路徑,用目前的抗癌藥物阻斷了這些通路,成功驗證了細胞對細菌療法產生耐藥性的假設:將這些藥物與細菌毒素結合使用,可以更有效地消除肺癌細胞。
美國 LUNGevity 基金會研究執行主任 Upal Basu Roy 說:「從細菌中提取的毒素可望成為一個令人興奮的藥物開發管道,該管道以前未在肺癌中探索過,現有的臨床前數據為該領域的持續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並為診斷出患有這種致命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新治療的選擇。」 Deb 博士計劃將此策略擴展到更大規模的難治性肺癌臨床前模型研究,並與臨床醫生合作推動實際應用於臨床。
延伸閱讀:借助細菌組裝人工細胞,合成生物學又一新突破!參考資料:
1. https://www.engineering.columbia.edu/news/new-bacterial-therapy-approach-treat-lung-cancer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