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確診!喉嚨痛成主要 新冠症狀 ,疾管署籲速打疫苗

0

(2025年5月19日台北訊)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港台地區呈現上升趨勢,引起大眾關注。歌王陳奕迅也因確診 新冠 而被迫延期高雄巨蛋演唱會,顯示疫情影響範圍已擴及演藝圈。疾管署持續呼籲民眾重視疾病風險,並鼓勵符合資格者接種疫苗。本文將深入探討2025年 新冠症狀 、重症警訊、疫苗接種現況與夏季疫情預測,並彙整專家觀點,提供讀者全面性的資訊。

2025年 新冠症狀 :喉嚨痛成主要症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新冠肺炎常見症狀包含發燒、發冷、喉嚨痛、肌肉痠痛、疲勞和呼吸困難等。然而,台灣小兒科醫師王韋力觀察發現,此波疫情的患者普遍出現喉嚨痛症狀。他建議,若民眾出現感冒症狀,且伴隨喉嚨痛、肌肉痠痛等情況,應提高警覺,必要時進行快篩檢測。

重症警訊:呼吸困難、胸悶、意識不清等需立即就醫

疾管署提醒,若出現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發青、無法進食或服藥等重症警訊,應立即就醫。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和慢性病患者屬於高風險族群,確診後應儘速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疫苗接種現況:接種率偏低,JN.1疫苗防重症效益達60%

疾管署統計顯示,今年新冠重症本土病例累計203例,其中37例死亡,超過91%的重症死亡病例未接種JN.1疫苗。JN.1疫苗對目前流行的KP.2、KP.3和XEC等變異株具有保護力,尤其針對65歲以上族群,預防重症的保護效益可達60%。目前,出生滿六個月以上的中華民國國民或持有居留證者皆可接種JN.1疫苗。然而,截至2025年5月11日,全國接種率僅8.75%,65歲以上高風險族群的第一劑接種率更只有18.2%,顯示疫苗接種率仍有待提升。

專家建議: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種疫苗

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建議,民眾應評估自身是否屬於新冠重症高風險族群,再決定是否接種疫苗。他特別強調,高風險族群應每半年至一年接種最新疫苗,因為疫苗的防重症效果約半年後會開始下降。此外,他也指出,雖然目前疫苗已無法有效防止感染,但仍具有防重症的效果。

夏季疫情預測:第七波疫情高峰預計落在7-8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預估,第七波Omicron變異株疫情可能在7-8月達到高峰。林氏璧則表示,夏季出現新冠疫情已非新聞,新冠病毒早已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但他認為,此波疫情的嚴重程度應該不至於像過去冬天那樣嚴峻。

新冠病毒「流感化」不代表可以輕忽

林氏璧強調,雖然新冠病毒的發展趨勢與流感相似,但不代表可以輕忽其風險。他指出,「流感化」並非小看病毒,因為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比例目前仍高於流感。他提醒民眾應保持警覺,高風險族群更應定期接種疫苗,以降低重症風險。

綜合分析與觀點

綜觀以上資訊,2025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呈現新的發展趨勢。雖然病毒的致死率已下降,且症狀以喉嚨痛為主,但仍不可輕忽重症風險,尤其對於高風險族群而言。目前疫苗接種率偏低,成為疫情防控的一大隱憂。政府應加強宣導疫苗接種的重要性,並提供更便利的接種管道,以提升疫苗覆蓋率。同時,民眾也應提高警覺,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並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隨著新變異株的出現和疫情的持續演變,我們仍需保持警惕,共同努力控制疫情蔓延。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 GO-AI-0號機, 19 May 2025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