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這個充滿挑戰與轉折的年份,臺灣邁入歷史里程碑 —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今(2025)年 65 歲以上高齡人口已超過總人口 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場肩負產業轉型、科技創新與人口挑戰重責的展覽隆重登場。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2025)」於 6 月 5 日至 7 日,在臺北南港展覽二館盛大舉行,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 TAITRA)主辦。此次展覽集結來自全球 300 家廠商,設置超過 500 個展位,展示最新醫療科技、照護解決方案與創新應用,不僅是一場產業的盛會,更是一場為臺灣醫療與照護未來打下基石的關鍵時刻。
被忽視的影像陰影,AI 醫療打開新契機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致詞時表示,一位看似健康的阿嬤,在例行檢查中發現臉部出現異常陰影。這本是傳統診斷難以察覺的細微變化,卻在人工智慧(AI)系統的輔助下被精準辨識為早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AI 所賦予的醫療感知力,如今不僅延伸了醫師的視野,也改寫了臨床診斷的邏輯。
黃志芳指出:「AI 系統在初步判讀中標記了不尋常的陰影區塊,我們進一步檢查後確認是早期肺腺癌,幸好病人及時接受手術,目前已經完全康復。」這類案例日益增加,成為今年展會上引人注目的關鍵焦點之一。他也表示,在本屆展會中,AI 醫療輔助系統(AI-assisted Medical System)、精準健康不僅是技術展示的核心,也成為各大醫療中心發展重點的趨勢標的,而寵物醫療方面,他指出雖然還是發展中的領域,但隨著少子化現象,會是一個近年新興的焦點。
馬拉松前的 AI 心電圖,預警生命危機
在開幕演講中,黃志芳提到另一樁發人省思的真實故事。2025 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中,62 歲參賽者馬先生,在參加馬拉松比賽前,依規定進行 AI 心電圖(AI ECG)檢查。令人震驚的是,這項 AI 檢測竟意外發現他有潛在的心血管阻塞風險。
AI 分析系統標記出心電圖中潛藏的異常波形,經專業醫師複檢後,馬先生立即被送往醫院接受詳細檢查,最終在當天進行心導管手術,成功化解一場近乎致命的健康危機。「若沒有這項檢查,這次馬拉松可能就成為他的人生終點,真的非常感謝 AI 科技。」黃志芳語帶感性地說。
透過這個案例,主辦單位強調 AI 心電圖監測系統(AI-based ECG Monitoring Systems)在大型公共活動與運動競技中的應用價值,成為未來全民健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正如近年各大衛生與醫護團體的倡議:「AI 讓我們可以用科學的方法與速度,主動介入疾病發生前的黃金時機。」
來自四方注目焦點,延續台北國際電腦展動能的國際醫療實力大會師
本屆「2025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2025)」盛況空前,開幕當日人潮湧現,堪稱歷年高峰。來自全球的產業領袖、政府官員與專業協會代表齊聚臺北,共同見證臺灣在後疫情時代下如何以科技創新驅動醫療升級。
黃志芳也指出,今年同樣由外貿協會舉辦的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中,展現出驚人的生醫科技發展能量。除了全球 AI 運算晶片龍頭輝達(NVIDIA)的重磅演講,從頂尖醫療中心到新創企業也紛紛亮相,AI 醫療、智慧健康系統(smart healthcare systems)、遠距診療(telemedicine)等應用一一登場,他期許本展會延續 Computex 動能,繼續創造更多產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