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日本生技大展(BioJapan 2024)的主題演講第二講,日本製藥工業協會(Japan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JPMA)會長上野 裕明(Hiroaki Ueno)針對製藥工業目前的大環境進行深入分析,同時也指出強化日本當地創藥(Drug Discovery,日語稱「創藥」,意即「藥物發現」)生態系統的務實方法。
數位轉型與全球合作驅動日本創藥生態系統變革:迎接抗體藥物與基因療法新時代
隨著全球醫藥產業日新月異,日本創藥生態系統也經歷許多重大變革。上野裕明指出,創藥領域的變化受到幾個主要因素的推動,包括新藥需求的多元化、醫藥產品的全球化以及數位轉型(DX)的廣泛應用。這些變革帶來機遇,但也伴隨著挑戰,尤其是在應對全球市場競爭、提升藥物研發效率和滿足個體化醫療需求方面。
隨著日本人口結構的變化,疾病種類也發生重大轉變。例如,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結核和肺炎曾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但如今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已成為日本長壽社會中的首要威脅。這意味著傳統的小分子藥物雖然仍然重要,但抗體藥物、基因療法和細胞療法等新興治療方式正在逐漸主導市場。
為了應對這一趨勢,日本的創藥企業需要更多地依賴全球合作,特別是在全球市場上進行技術轉移和臨床試驗。與此同時,數位技術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人工智慧(AI)和大數據的應用,也在改變創藥的方式,顯著提高研發效率。這一變革不僅限於新藥的發現,還包括整個價值鏈的優化,從藥物開發到製造和銷售的每個環節都在經歷數位化的洗禮。
AI 與數位轉型加速創藥革命:重新定義日本醫藥產業未來
數位轉型正在重新定義日本的醫藥產業。上野裕明強調,數位技術的應用對提升藥物研發效率至關重要。傳統的創藥過程通常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試驗再到上市,耗時且昂貴。隨著 AI 和大數據技術的普及,這一過程大幅簡化。AI 能夠快速分析大量的醫學數據,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潛在的藥物標靶,進而加速新藥的發現。
上野裕明還指出,數位醫療(Digital Health)的發展也為創藥帶來全新機遇。數位健康技術不僅限於藥物的開發和優化,還能應用於疾病的預防和監測。例如,透過可穿戴設備收集的健康數據,研究者可以更精準地預測病人的健康狀況,並根據這些數據調整治療方案。這樣的數位創新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並有助於降低醫療成本。
上野裕明強調,隨著數位技術的不斷成熟,日本製藥企業正在加速進行數位轉型,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創藥需求。這一轉型不僅限於技術層面的變革,還涉及企業文化的轉變。研究開發團隊必須擁抱數位技術,並積極探索新技術的應用場景,以在全球市場上保持競爭力。
融合本土資源與全球合作:日本創藥生態系統的崛起與挑戰
日本的創藥生態系統擁有豐富的資源和深厚的科研基礎,尤其是在關東地區的「大東京生醫聚落」(Greater Tokyo Biocommunity, GTB)和關西地區的「關西生醫聚落」(Kansai Biocommunity)等地區。這些生醫聚落匯集來自學術界、製藥企業和醫療機構的專業人才,並透過合作研發和技術共享,推動創藥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上野裕明指出,日本的生物技術集群雖然已經在全球醫藥產業中占據一席之地,但若要進一步提升競爭力,還需要加強各地區之間的合作,並與全球市場接軌。為此,日本政府和產業界正在推動建立更加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係,特別是在創藥初期的技術研發和實驗數據共享方面,這樣的合作能夠有效地提高技術轉移的速度和成功率。
此外,全球化的趨勢要求日本的製藥企業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合作。上野裕明建議,通過與歐美製藥公司以及新興市場的合作,日本企業可以更快地將創新藥物推向國際市場。同時,這樣的合作也有助於日本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獲取更多的研發資源,進一步鞏固其在再生醫療和基因療法等新興領域的定位。
上野裕明總結,日本的創藥生態系統正在迅速發展,數位轉型和國際合作是推動該產業持續增長的兩大關鍵因素。未來,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湧現以及全球市場的需求增長,日本製藥企業將迎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通過加強本土資源整合,並積極參與全球合作,日本有望在全球創藥領域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延伸閱讀:基因線上「2024 年日本生技大展」專題報導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